成人高考教育网

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成人高考教育网>谈高考作文

谈高考作文

来源:成人高考教育网 时间:2013-10-09

    福建卷的作文题目近四年来在变化中稳定。2009年是文体不限的半命题作文,题面简单,题目指向清晰,思考空间大,文体适用灵活;而2010年是材料作文,引导考生思考材料思考生活;而2011年与2012年继续两个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思辨,二是引导学生写好记叙文或议论文,引导学生拒绝华而不实的文化散文与议论性散文。注意明年这种导向将继续坚持。

★今年作文试题特点:
一、简洁明了,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也让学生发挥应有水平。
福建省2010年的作文背景材料太长,学生难以迅疾抓住中心;2011年的高考作文材料较晦涩,学生不易看懂,因此很多考生被挡在审题的门外,今年4月省质检的作文题对非连续文本(三幅漫画)的思考,很多考生有了审题的恐惧症。今年高考作文材料简洁,话语清晰,指向明确,学生考完后感觉轻松。高考阅卷时,也感觉学生离题较少,争议较少,由此也减少阅卷的分歧,今年高考是仲裁分数最少的。因此,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获得考生与老师的好评。
二、引导考生思考人生,思考生活。
材料前句是讲运动中的赛跑这一生活现象,学生可以感悟速度的重要;后句是写人生中的赛跑,学生则由此思考人生。由此引导学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这是一个颇有意义的引导。此不仅是思维横向或纵向的引导,更是人生价值取向的深层思考的引导。
三、引导学生思辨。
试题“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话语简洁,但给考生留置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实际上也就引导考生对材料作自己的思考,或赞成或质疑材料的观点,自圆其说即可。如此学生有了自由的思考空间,也就更好地引导学生展示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写作构思:

△从整体把握的角度
从速度与质量角度思考。前句讲奔跑的速度,后句讲人生的质量,那么我们可以立意为“速度与质量”,文章则可以谈我们的追求要有速度,但也(或更)不可忽视质量。从跑向终点与跑得更远的角度思考。运动赛场上是讲速度,人生赛场上要跑得更远,则就要保持速度的恒心与耐心。
△侧重后句。
前一句是引言,是铺垫,表达的重心是放在后一句,我们可以对后一句作思考。如: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人生不可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目光;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或增加生命的亮度或厚度);不能迷恋一时的精彩与辉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肯定或质疑的角度
肯定冯骥才的话语,我们可以见上述观点;否定冯骥才的话语,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如:
一、冯骥才的观点是在人生的赛跑上,要跑出更多的路程。而人生讲究质量,不奔跑,慢慢跑也是一种对人生赛跑的态度,于是标题可以拟定为“享受慢生活”“慢慢走,一路欣赏风景”。
二、奔跑跑出更多的路程固然可叹,而自己力所能及地奔跑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寄语:
寄语一:文章要脱俗。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审题难度不大,但要让自己文章脱颖而出,展现脱俗亮点,文章也就要有二要:
一要有自己的思考,彰显立意亮点。或对生活某一现象的思考(如父母急功近利教育孩子,社会的舍本逐末),或对材料作自己的质疑,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要有自己独特的材料。很多考生还在沿用李白苏轼鲁迅的事例,没有关注现实生活自己独有的示例或名人话语,材料俗气,让人感觉底蕴的浅薄。
寄语二:文章要关注“二美”。
高考作文快速阅卷,所以文章应凸显:
一是清晰美。首尾不深沉,开头、结尾要点示中心,让人感觉文章与材料的关系;结构要清晰,尤其体现脉络的中心句与过渡句,要醒目凸示,让阅卷老师迅疾感受文章的脉络;文体要分明,让阅卷老师清晰感受记叙文或议论文的文体,避免抒情散文或议论性散文的文体再现。
二要厚重美。文章要有自己的分析,表现思维的缜密,“不能尽是事例的罗列”;文章要恰当引用名人话语作佐证,“尽是自己的语言,文章难有说理的力量,也难见佐证积淀的厚实”;语言要讲究文采,不仅要讲究语言的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也要讲究诗句的恰当引用或化用。

文章来源:成人高考教育网

亲爱的学员
欢迎光临成人高考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