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教育网

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成人高考教育网>中高考作文为何频频上演“古装戏”(一)

中高考作文为何频频上演“古装戏”(一)

来源:成人高考教育网 时间:2013-09-02

中高考作文为何频频上演“古装戏”(一)

名言汇萃古人开会反复唠叨高分绝对
月初,一位日本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作文《我和爸爸的便当盒》在网上热传。网友称,“其朴实的文字,不仅感动了2000万日本人,更震撼了10亿中国人。”回到现实,调考过后,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又将迫近。作为考试重头戏的作文,又该如何面对呢?不妨看看下面各方的意见吧。

中高考作文如何能拿高分?有捷径吗?如今电视屏幕上频频播出各类古装剧、穿越剧,而为了稳妥地拿到高分,学生的中高考作文也普遍演起了“古装戏”。近日,市语文特级教师胡明道在讲到中高考作文时,严厉批评了这种现象。

将古人事例或诗句写入中高考作文,已成为目前中学生参与中高考写作拿高分的“秘籍”,老师们习惯这么教,学生们更习惯这么写。

李白苏轼陶渊明“出镜率”最高
一省级示范高中某班上作文课,主题是如何选择写作的事例。作为写作中学生普遍感觉头疼的问题,这节课帮助学生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各种信息中选择最契合作文题目的信息,并将它们用自己的语言写成事例,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非常及时,课程的目的也非常好。这节课吸引了该校的其他老师与校外专家到班听课。
不过,当上课老师将一系列事例罗列出来时,大家发现,在几十个事例中,几乎全部都是古人的例子!从大家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到近现代的一些名人,学生写任何作文,几乎都能从中挑选出事例往上“靠”。
“‘名言汇萃,古人开会,反复唠叨,高分绝对’,这几句中高考作文‘秘籍’现在很流行,也很害人。”胡明道在说起古人入作文的现象时,提出了严厉批评。

据统计,目前学生中高考作文中,“出镜率”最高的古人依次为李白、苏轼和陶源明,其次为杜甫、李清照等,学生们在运用这些古人作为事例时,并不仅仅引用他们的诗句,更普遍的是结合古人们的生平发展,或励志、或坎坷、或忧国,再把现代人对古人的评论也引用一番,最终成为自己作文中的一部分。
近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发现,就算是这些能拿到50分满分、被普遍认为是“范文”的作文中,也从不缺乏古人的身影。

2008年高考,湖北考题为《举手投足之间》,一篇获得满分的作文写了三幕戏,前两幕就是古人搭台唱戏,首先出场的是屈原:“汩罗江畔好像还弥漫着丝丝香草的气味。当年被昏君奸臣排挤的屈子在这里踯躅迂久,他身配香草幽兰,这一个微细的举动,便已展现出他那份‘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心胸风骨。”接着出场的是阮籍:“竹林七贤之首的阮籍,是魏晋时代的一道彩虹。他的风流、风度、风骨便在举手投足之间灵便展现。”

不少老师反映,现在多数学生的作文取材已习惯性地把眼光投向遥远的古代,似乎古人身上有榨不尽的油水。不管你出什么标题,他都能从古人那里搬来救兵,都能想方设法找到与作文标题之间的联系。

文章来源:成人高考教育网

亲爱的学员
欢迎光临成人高考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