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mba报考人数下降
2023年'MBA报考人数下降,今年MBA线是降、升还是与去年持平?
我的预测是:
A区:170或者165
B区:160或者155
英语单科线大概率上涨,综合单科分数大概率持平
近五年MBA线一览
做出这样的预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依据:
01
笑英语、哭逻辑,两年真题总体难易程度相当
2023年真题总体难度:数学中,逻辑难,写作易,英语易。
今年管理类真题总体难度与去年持平,所以整体分数不会有太大波动。
而考生普遍反映英语二相对比较简单,那么其平均分随之上升,线单科线大概率也会水涨船高;院校复试线一般与线持平或高于线,线单科线上涨,院校复试线也会随之上涨。
所以,从真题难度及考生反馈的情况来看,线保持在170的几率较大,英语二单科线、院校复试线大概率会上涨。
02
弃报、弃考,竞争对手减少
竞争对手数量减少,内卷程度随之降低,分数线大概率持平或略下降。
竞争对手数量减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01
报考人数下降
根据统计的数据来看,受大环境影响,2023年MBA、EMBA报考人数较之于去年下降20%左右,竞争对手明显减少,内卷程度也自然随之下降,所以预计分数线大概率与去年持平。
02
考场缺考率高
受新冠阳性影响,许多考生临考前几天甚至当天因为身体原因放弃考研。
据不完全统计,考试当天缺考率达30%以上,部分考场缺考率甚至到了40%。对于今年的考生来说,能坚持考完,就成功一半了。
高温、疫情轮番轰炸,部分考生备考效果不佳
2023年,疫情反复来袭、夏季高温限电,2023届考生的备考路堪比“西天取经”,一难过完还有一难。
这中间不乏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的考生,但也有部分考生受到疫情、高温等因素影响,复习效果欠佳,导致考试能力不足。
一个人或许无关痛痒,但是一群人考试能力欠佳,就会影响整体中位数、平均分,从而影响划线。
综上所述,2023年管理类联考(MBA)专业线将与去年持平或略有降低。
知道线大概在哪个区间,下一步就是边准备复试边等成绩与线正式公布。
2021年由于疫情推迟公布成绩与线,其余均是3月份中旬,但由于今年过年较早,所以预测成绩可能会在2月中下旬公布、线预计3月中上旬公布。
mba好考吗
MBA好不好考,首先要看自己的有没有决心考好?如果报考条件足够,好好备考,我认为MBA还是挺好考的。
首先,MBA的笔试部分,英语二+初高中数学+简单公务员考试的逻辑题+高中作文(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这些真心不难。况且300分让你考个175以上,基本百分之八十的MBA院校随便选择了!
其次,MBA有低门槛儿进入学校的途径。提前面试,所以只要你能过提前面试,就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名校的大门,为你被录取保驾护航!其他的普通的研究生都是要先笔试,再复试,笔试老高面试不被老师看上的太多了。
最后,MBA笔试不会很难,只要你满足报考条件,本科毕业满3年或者大专毕业满5年,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好好准备,问题真的不大。
考MBA难度大不大啊?
MBA考试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名校的MBA项目还是挺难考的,竞争会很激烈,尤其面试环节,面试官对考生的要求也是较高。如果提前批面试若能拿到好成绩,将大大缓解联考笔试的压力。譬如面试结果为优秀的同学,即拿到所谓的C线资格,联考时通常达到线即可录取。
MBA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12月末,考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和考研英语2)。2016年,取消了EMBA自主招生,纳入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同年,明确规定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均可获得学历证和学位证。我国的MBA教育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主要的学习形式。
报考条件:
1、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具有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b)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c) 获得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4.、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此外,各校还可能在教育部门规定的MBA报考条件基础上制定本校的报考条件。比如清华,对大专毕业生考生,要求有突出的工作业绩(相关证明、业绩报告),或者有达到学士学位水平的,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论文 (1万字以上);须通过英语CET四级考试。
mba考试难度怎样?一般人能考过吗
如果仅仅为了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话,MBA并不难考。线的设置,更像是为了提醒同学们预热起来,从职场工作的状态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状态。
当然,这其中的调整和努力必不可少。而对于更多读MBA的同学们,更大程度上是对自我素质的提升——远了,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近了,是为职业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和推动力。对于有志于创业或是正在创业同学来说,就更为直接,寻求更好的项目、合作机会等等。这时候,如果目标设定为报考一流院校(复旦、交大、中欧之类),目前录取率则不超过10%。
幸运的是对于刚刚准备报考的同学们来说,一些完全陌生的信息,长期工作的招生老师以及辅导机构来几乎了如指掌。用可度量的货币成本来交换相应的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就是目前MBA辅导班的价值核心。
MBA备考可以分为提前批面试+联考笔试这两部分。提前批面试若能拿到好成绩,将大大缓解联考笔试的压力。譬如面试结果为优秀的同学,即拿到所谓的C线资格,联考时通常达到线即可录取。所以认真准备提前批面试,是值得再次敲黑板的。面试前,建议了解通常会涉及的问题、小组面试形式等信息,提前多作准备和模拟。
笔试是相对于所有研究生项目考试来说比较轻松的。
MBA考英语二(比四级难点,比六级容易点)及综合科目(数学、逻辑、语文写作)。英语总分是100分,综合科目满文为200分。数学考试主要考察初等数学和几何,作文以论说文为主。
MBA考试的门槛不断降低,详细取消了英语听力、管理知识考试、高数以及政治等科目,给更多的在职人员提供了读MBA的机会。
在MBA考试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时间也是尤其重要的。 我们建议:数学25道题,共75分,需要时间较长,分配60分钟完成。逻辑30道题,分配45分钟。小作文分配25分钟,大作文分配40分钟,留10分钟机动。基本原则是:3小时/200分=54秒/分,得出数学67.5分钟,逻辑54分钟,小作文27分钟,大作文31.5分钟。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科目的擅长程度做适当调整,但不应该偏差太多。
还有一个是关于做题顺序,因人而异,主要是要适合自己。
原则1:最擅长的放在最前边(提升自信缩短时间);
原则2:两个作文尽量分开写(连续写太累);
原则3:选择题留到最后(时间不够可以蒙)。所以基本上就是数学和逻辑的先后顺序问题。
参考资料:HZMBA
2023 MBA报考会不会很卷?
今年MEM线分数189分,确实分数偏高。
在MBA和MEM没有分开划线的时候,MEM的线跟MBA是一样的。同时MEM的学费一般都要比MBA低很多,同时也可以拿到双证,所以MEM的高性价比也是很多同学的选择。
自从分开划线,21届MEM的线是174,22届的线是189。而MBA这两年线都是170.
所以很多在纠结报考MEM还是MBA的同学,很有可能会因为分数线的问题而选择MBA。
不管是MBA还是MEM报考大概率会比以往要卷。
每一年的政策都在变,学费都在涨!
还是那句话,要考,趁早!
23年mba联考综合难度
23年mba联考综合难度不大。MBA考试相对其他研究生来说是最简单的,考试内容的难度不大,就是时间的问题,很多知识点都是小初高学过的,综合的内容比较多,时间比较短,很多人做不完,其他都比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