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职业教育是面向企业IT岗位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系统性的综合IT技能培训。为了与这种以技术应用为根本、以实践为显著特点的培训相适应,IT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和使用,必须体现技术体系的整体性、与技术市场发展的同步性乃至前瞻性,以及技术培训由浅入深的科学性、连贯性等特点。BENET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课程内容都是企业和社会最需要的知识,并且课程为学员奠定了好的技能基础,使学员便于进入更高的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
在BENET课程开发中,突出体现了实用性及可实施性两大原则。BENET的课程体系按照企业要求的岗位及技能需求设计,在内容的选择上以实践为主;对于非IT专业大专以上学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企业对网络方向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帮助学员找到进入IT行业并提高自己水平与价值的发展途径,整套课程通过中心教师的面对面指导,可以直接准确地传授给学员。
一、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1) 以实用性为主,整个体系针对特定的岗位,按职业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出发,充分体现职业培训的特点;
(2) 体现整体的概念:整个体系采用系统化设计,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3) 体现专业方向:整个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强;
二、注重实现下列目标:
任务驱动:以实际的应用项目为目标,课程内容注重与整体目标相结合,体现知识的递近和相互衔接的关系。在概念和知识环节的讲解上,将根据实际情况把内容与实际的任务相结合,从而来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
实际操作:为了使学员的知识面和思路有所拓展,鼓励学员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课程中的实验和项目练习,达到培养学员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掌握重点技术的应用,为将来完成更大的项目打基础。
技术研讨:通过教师和学员一起对重点技术、综合应用、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一些理论性知识的深入讲解和讨论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所学概念。
团队合作:在授课过程中以及项目实践时,学员将被划分为几个团队,每个团队将根据课程内容和讲师的安排,通过技术讨论、实际操作等手段,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实验、任务和项目。
三、全新的“目标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通过“项目介绍—课程学习—项目讲解—项目实施—项目点评和总结”这样一个目标明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施过程,将项目的概况、项目实施需要掌握的知识、项目的综合解决方案层次分明地呈现在学员面前。这样一种符合学员认知规律、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切实保证了学员对各个知识要点的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
“目标教学法”从实际工作内容出发,以应用项目目标为核心,使学员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培养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强调学员的参与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员的沟通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实行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在这种新的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与教材的组织结构、授课顺序,以及具体的授课方法和要求相结合,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BENET所设计的课程内容都围绕着项目来进行。在学员学习之初,就向学员进行项目的介绍,从功能上进行讲解,从而使用学员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使学习更有目的性。然后简单讲解如何实现这个项目以及对项目各个阶段的划分,以及各个阶段目标和阶段成果。以项目的目标作为阶段的最终目标,各课程的目标与阶段项目目标一致。然后再详细讲解“项目”在该阶段的功能实现,及相关的知识点。根据“项目”需要的知识点,进行理论知识的介绍,语言表达简洁易懂,应有相应的小例子进行辅助解释。等学员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后,再根据前面的要求具体实施项目的操作。从而使学员进一步掌握综合性的技能要求。
BENET的教学实施环节与教学特点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以项目目标为导向的宗旨,无论是教材组织还是课时组织及教室安排,都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两部分,在注重知识讲解、技术讨论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