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教育网

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德智教育网>从选材与构思入手 备考中考作文

从选材与构思入手 备考中考作文

来源:德智教育网 时间:2013-09-11

从选材与构思入手 备考中考作文

 考场作文提倡回归本真,写“真情实感”,而提倡写“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就强调要写身边人和事。从中考作文阅卷的情形看来,考场作文写好身边人和事的最大挑战,是选材的平庸。选材的平庸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第一、选材内容陈旧缺乏新意。比如,写母爱,就是雨中送雨伞、母亲深夜带病送子女上医院之类老掉牙的素材桥段。这样的选材,即使文笔上乘,得分也难以如意。第二、选材内容缺乏表现力。身边人和事内涵平庸缺乏亮点,素材本身在主题表现上价值意义不大。导致考生选材平庸的原因:一是初中生生活圈子狭窄、人生经历和生活阅历基本相似,他们笔下的身边人和事基本类似;二是写作上缺乏思考,满足于人云亦云。

 正因为考场作文写好身边人和事的最大挑战是选材的平庸,那么,中考作文的考前准备主要内容就是素材的准备。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量准备一些独特新颖且富有表现力的素材,以备考场所用。
获得独特新颖且富有表现力的素材的途径有三方面。一是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身边的人与事虽然大多雷同,但是只要认真地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就可以发现身边的人与事中常常有一些细节与过程是具有独特性的,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与过程的独特性,突出地加以表现。比如有一篇写父母之爱感怀亲情的记叙文。文章中的“我”是个男孩子,上初一了,身高仅1.47米,父母就为“我”的个子矮着急,想尽办法让“我”长个子,经常为“我”量个子,“我”长个子了一家人高兴,“我”个子不见长,一家人担忧。此文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选材独特新颖且富有表现力,别有一番情趣。二是对生活中的身边人和事进行组接提升。准备素材时,可以把观察到的不同的人和事组接到同一个人身上。这种组接法的使用可以强化素材的表现力。三是虚构手段的运用。写的身边人和事应该来自生活而又超越生活。提倡写身边的人与事,不等于就是百分百原生态地再现现实生活。文章中身边的人和事,可以是对生活观察提升的“虚构”。当然,这种“虚构”应符合两方面的真实:一是生活规律的真实;二是生活细节的真实。提倡所写的身边人与事来自生活而又超越生活,是因为惟有这种超越生活的人与事,才更具表现力。

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有三种: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温州市近10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形式是标题作文一统天下。考生临场应试时,面对标题作文在选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第一,将宽题变“窄”。所谓宽题,就是从内容上看,可以包含许多题材、许多素材的题目。由于它的“宽”,似乎许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写作文,我们就必须选准材料,把作文的内容“浓缩”到一个点之上,使之变“窄”,以便顺利成文。如2009年温州市中考题“从那时起”,是一个宽题。可以让你联想到非常多的事,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现象。但在构思过程中必须从这丰富的联想中决定一个供展开的“联想点”,才能开始考场作文的写作。

第二,将大题变“小”。所谓大题,其实也是一种宽题。从“意义”上看,有些题目的主题比较直露,比较追求一定的“意义”。如去年温州市中考题“向前走”,从“前”和“走”看,就要求在文中一定要点示出某种“意义”。对于这样的题,我们可以用加“限制”的方法将其变“小”。如可以在题目前加上限制性的语言,像“困难面前,向前走”、“团结战斗向前走”、“向前走,迈向音乐殿堂”。经过这样的处理,就可以开始构思了。

文章来源:德智教育网

亲爱的学员
欢迎光临德智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