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日语零基础两天怎么学听力非常好入门,读音也简单易掌握,也有不少与中国文字、文化相似的地方,但其实真的想要学得精打好基础,那也是得花费很多心思和精力的。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作为日语初学者如何打好听力基础,学习日语,零基础到二级时间安排,怎么提高日语听力?,每天2小时,一个月,就能真正听懂日语!??。
如果要打好日语听力基础,就须要从三方面去提高,第一个是发音,如果发音不标准,那么听别人的肯定也就是变的不太标准,所以先要解决发音问题。第二个是背诵的单词和句子,如果太少的话,那肯定是没有办法去快速提高听力。这个也只能慢慢的去累积,第三个就是必须要多说,因为听力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的,只有自己说的很多语感才会慢慢的上来,那么听力问题自然就会慢慢的解决掉的。如果是初学者,首先就要自己注意发音,如果发音不准确的话在后面不管怎么努力,是很难纠正的,当发音准确的话,在慢慢累积词汇和句子,时间长了基础慢慢就会有的,主要是看个人是否有执行力,很多小伙伴都是慢慢的累积,但是执行力不够,最后导致基础就会不好,最后影响自己的听力。可以来我们这个群:先写下这三个数字:301,我们这里每天晚上都有日语学习方面的课程,然后在写下中间这三个数字:055,对于学日语的人是很有帮助的,最后写下的三个数字是:971,按照这个顺序连起来,群就会出现。,当然如果不想日语学,不想让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新的改变,那么就不要来了,等待被淘汰的命运吧。注意:还有语法问题,答题的技巧问题也是需要去自己学习的。最好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这样对于听力的提高还是会很快的。
我到过您的个人中心,看到了您回答她人的提问,我也觉得您回答得非常好,想必您是位做事条理分明、有责任心的人。那么从您现在开始学习日语到12月份有将近一年的时间,我认为只要学习的时候努力,那么在时间上就考二级而言是很充分的,因为我本人也是学日语的,现在也已经过了二级,虽说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但也是我经过努力得来的,所以以下是我个人部分的学习经验,希望对您有用。虽然没有办法保证您一定会通过,但在这里预祝您今年考试顺利通过二级。 一:以下是时间方面的安排(我自己也有在用) 词汇方面:每日固定看15页单词(切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大声读,做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 听力方面:每日听的听力不少于1.5个小时。(在周末放假时可以看日本的电视剧,这样可以放松压力。建议看接近日常生活的,不要光看情节,能听几句算几句,把听到的写下来,就算不会写汉字也没有关系,可以用假名代替,过后再用字典查出来)。 语法方面:每个星期内做三套试卷,(不要光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还要自己学会进行分析,分析这一点很重要,这样才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 阅读方面的话呢,最主要就是要自己挤出时间来,平时随身带着份日语杂志或文章,有时间就拿出来看。 二:以下是我的部分经验简介 (1)词汇方面: 1:词汇的积累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首先在心态上不要急,尤其是您刚刚学习日语,所以一定要在一个个词记牢记扎实了之后再看另一个,这样就比较不容易混淆。 2:当词汇量有一定的累计后,要用现有的已知的词汇来组词,这样会使词汇量轻松大幅度提升。在您掌握好教本里面的单词后,再记忆手里的单词工具书时一定要多翻、多看几遍,其中的重点词汇重点记忆(尤其考能力考试时都有相对应的词汇工具书,例如:日语能力考试二级专用词汇)。 3:重点是要关注往年真题考试中出现过的词汇类型,它在今后的考试中再次出现的几率还是相当高的。 建议您在快临近考试的时间段里面,把重心放在文字词汇和语法上面比较好!! (二):听力方面 1:在听力方面最主要的还是靠平日的练习,考试的时候则一定要保持精力集中。 2:由于您今年考二级,所以起先不要急功近利听太多资料,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历年的真题听透、听懂。因为听力考试是有规律可循的。有图题部分每年要考到物体形状、人物形象、数字、方位等,历年都是万变不离其宗,通过做历年真题总结常出现的考题类型,把握考试方向。 学好、学精一门外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好在您的目标是过二级,虽然学习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我自己今年也会继续努力望在今年过一级,早日将口语练好,这是我最大的愿望。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加油吧! 备注:另外平时可以去以下的网站学习:沪江日语、新世纪日语、天声人语 参考文献:沪江日语、新世纪日语、天声人语
1、找一段有准确文本的录音。用于对照自己哪里听错了、听漏了。文本难度最好略高于自己的水平。准备考N1就以N1听力真题为训练内容,准备考N2就以N2听力真题为训练内容。不考试,可以用自己正在学的教材(没学过部分)。也可以用NHK新闻素材(有文本)、或者其他的有声读物、日剧(有日文字幕)。2、以句子为单位听写。听写过程中,不能听一个词就按暂停。这样不能训练到短时记忆能力,也不利于训练对上述各种语言现象(音调、长音、无声化、连读等)的掌握。一句话一遍听不懂,就反复听。直到自己的极限,无论如何也听不出来了。这个极限不能太低,听20遍就说自己不行的都是妄自菲薄,或者胸无大志。听的遍数多了,也就能听出其中奥妙了。有些句子虽然听不懂意思,但是能 听出来每一个假名 就可以了。不懂意思是因为词汇量不够,或是语法知识不足。听出发音才是听力训练的真正目的所在。可以先写下自己听出来的部分,再在重复听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当然,如果句子太长,也可以分成短句听写。3、听写完一段之后,和文本对照。把听漏听错的地方,用红笔修改。一般5分钟左右的文章,都会分出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是一个分主题。以段落为单位听写,有利于训练逻辑理解能力。4、对照之后,重听错漏的地方。5、查字典,查不懂的单词和语法,理解文章意思。6、全篇听写完之后重听。对照着被修改的乱七八糟的听写笔记,从头至尾再听录音。可以1遍,可以5遍。重点听错漏的地方。7、放下笔记,听全篇。遇到听不懂、跟不上的地方,再回到(6),对着听写笔记重点听。拓展资料一、以N1为例来总结一下听力考试的题型。1、 考试时长:1小时2、 考试顺序:在语言知识(词汇、语法)阅读之后。因为经过了两个小时的高强度答题,考生这时已经累得头晕眼花了。如何在疲劳状态下答出好的成绩,真是难上加难。3、 题目数量:共五道题。具体如下:1)问题 1、共 6 道小题。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问题会在对话之前、之后各说一遍。所以要先听懂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对话,排除干扰选项。2)问题 2、共 7 道小题。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问题会在对话之前、之后各说一遍。所以先听懂问题,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读选项(考试给了读选项的时间)。然后听录音作答。问题2结束之后,会有30秒的休息时间,有轻快的音乐可以听。休息时间一定要高效利用,别纠结之前的题。纠结也完全于事无补,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可以做几个深呼吸,伸伸懒腰,揉揉肩颈、揉揉眼睛。不要小看30秒的时间,如果利用好的话,会让你瞬间满血复活,耳聪目明。3)问题 3、共 6 道小题。与前两题不同,试卷上没有任何提示信息。无论是问题还是选项都要自己听。稍有走神就会让你瞬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心理素质不好者,犹如坠入无间地狱,痛不欲生。不过也正因为所有信息都要靠听来获取,所以听力内容的难度并不高。而且录音时间大多在15~25秒左右,不太长。只要放松心情,基本都能准确作答。录音顺序:情景介绍→听力正文→问题→选项12344)问题 4、共 14 小题。同样,试卷上没有任何提示信息。形式为听句子,选择合适的下文(对话)。录音顺序:一句话→选项1235)问题 5、共 4 个小题。对话较长,一定要作笔记。其中第1和第2题为单独题。试卷上没有任何提示信息。录音顺序:情景介绍→对话→问题→选项1234第3题和第4题是同一对话下的两个问题。试卷上有选项。录音顺序:一段文章→对话→两个问题二 、听力考的是什么(1)短时记忆能力。(2)对文章逻辑的理解能力。练习听力,有三种方法:操作难度由易而难排序为:泛听→精听→听写训练循序由先而后排序为:听写→精听→泛听按照难易程度介绍三种练习方法。然后着重讲如何做听写练习。1、 泛听。就是广泛地听,同时也往往被做成了泛泛地听而效果不明显。人们常说的学外语要有语言环境,整日常年浸泡其中自然就听懂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外语成为生活背景音的说法。也是这个道理。再者,泛听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否则就真的只是听热闹了。2、 精听。就是仔细地听,要听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精听需要作笔记,但不是逐字写出来,而是写出重要信息。有点像做口译笔记,听完之后看着自己的笔记,可以复述出所听内容的梗概。这样的练习做多了,就可以提高对文章逻辑的理解能力。有了理解能力,再听文章或者对话时,就具备了对下文的预测能力。这种预测能力不可小觑,其实它存在于我们生活里所有的听、读、看之中。这也就是开篇提到的应试技巧的作用所在。什么都了如指掌了,那么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有预测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哪怕是预测错了,也可以及时更正,总比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要好得多。3、 听写。就是听完一句话、一字不差地写下来。这个练习的难度最大,但是也是最有效果的。难度大到什么程度,一段5分钟的录音,全程听写下来要3~5个小时。听写所用时间长短,取决于你的日语水平。效果好到什么程度,第一层次,5分钟的录音前半程,可能需要3个小时,后半程会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也就是效率会翻倍。当然,主要原因不是你的听力真的突飞猛进了。而是因为:对这段话的主题和相关信息有了了解,对相关词语有了暂时的词汇储备,适应了这个语速和表达方式,听力就暂时提高了。第二层次,完成一段文章听写之后,再听第二段时会发现专注力、进入听力内容的时间要比第一次听写快了三分之一左右。第三层次,如此连续做10篇听写(以1篇文章5个小时计算,总耗时50小时),保证听力考试至少能提高20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第一,可以训练对声音的敏感度。因为是逐字听写,所以每一个假名的发音,包括音调、长音、无声化、连读等都能得到重复训练。第二,可以训练短时记忆。让你在答题时依然记忆清晰。第三,可以训练专注力。让你不分神。
听力一直是初学日语者比较头疼的问题,很多人在纸上做题,单词语法都能做对,等到让他听别人讲或者自己开口说的时候,就云里雾里 ,一脸懵逼。这其实是很多初学者的常态,也不用太担心,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日语听力的所有内在逻辑后,听力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我最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但是弄清楚了自己听不懂的原因之后,我的口语听力突飞猛进(零基础3个月听懂了动漫《犬夜叉》)。后来我把自己的这段经验总结成了《60小时听力强化》,现在已经成功帮助几百位同学打破了不敢开口说日语的状态。其实听力和口语是相互促进的,听力是口语的基础,口语又能拔高听力的上限。所以我会带大家看看听力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法。很多同学会产生这样的误区,觉得光靠练听写就能提高听力水平。但现实很残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先带领大家分解一下人类听懂外语的步骤。1.基本听清每一个音节。2.大脑根据学过的外语知识(单词和语法表达),把音节还原成可理解的内容。3.根据语法知识和逻辑推理,将听出来的内容划分成相应的意群并理解。以上任何一个步骤出问题,都会导致“听不懂”,然后看看每一个步骤要注意的关键点。1、基本听清每一个音节做好这一步,需要先掌握正确的日语发音,即五十音每个假名的正确口型和舌位。大家可以测试一下,随便找一篇1分钟左右的听力(语速可以偏慢),只逐个听写假名,看看能否达到90%的正确率。2、大脑根据学过的外语知识(单词和语法表达),把音节还原成可理解的内容。如果听力材料中有生词,就一定要接受“绝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能听懂这个词”的现实。当一段外语材料的生词率超过10%,听力效果几乎和聋子差不多。以8个词的句子为例,只要有1个生词,对于老司机还可以根据语境猜一猜,但对于初学者,就会造成在陌生单词的第1个音节开始无法准确断词,导致后面所有的单词还原困难甚至是失败。若是该句子有两个生词,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近,单词还原步骤受的影响越大,因为陌生的音节数连续出现,大大提高还原难度。如果在听力材料语速偏慢时,发现材料可以阅读懂,但听的时候还是听不出来,说明之前记单词时,没有刻意把发音和释义建立联系,所以大脑听到音节,还是找不到对应的意思。3、根据语法知识和逻辑推理,将听出来的内容划分成相应的意群并理解。有的时候,句子里的单词全都认识,但单词和单词出现了陌生的搭配等陌生的语法现象,这和碰到生词一样可怕,都相当于完全陌生的内容。遇到没学过的内容,听不懂很正常。此时该句子,在阅读时也很难读懂。问题出在语法的句子结构部分。如果听力材料的文本,阅读起来都有困难,听的时候,肯定也听不懂。以上的步骤弄明白之后,再回到“听写”。“听写”到底能帮我们干什么呢?答案很简单:检验以上3个步骤哪一个出了问题。相信各位大家已经发现问题了:“听写”只是一个检验手段,而不是能力提升手段。就好比某人去医院,次次都只让医生帮他检查什么病,但从不问医生怎么治,自然不可能治好病。如果想治好病,不仅要检查,还得问清医生怎么治,接着执行治疗的过程。知道了我们日语听力在哪个步骤出了问题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开始"治病"了。1 听不清音节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己发音的口型和舌位不对。这一块可以找专业的老师纠音,或者跟着音频大量朗读课文,模仿正确的发音和句子的调以及节奏。随着跟读训练的进行,会有明显的改善。2 无法把音节还原成可理解的内容需要刻意把记过的单词的发音,和释义建立联系,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单词朗读、单词听写、课文朗读等),把这些单词真正变成听力词汇,而不是停留在阅读词汇。如果你觉得把单词的发音和释义建立联系很困难,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领取我专门录制的200个词例,每个单词都具体教你如何把发音和释义建立联系,会对你有启发: 听出了每个单词,但无法理解整句话需要加强长难句的句子结构分析,练习一定数量之后,就会熟能生巧,一眼快速理解长难句的意思。此时只要能听出具体的单词,就能快速理解听力的句子。以上问题解决后,你就具备在慢语速的情况下,听懂你能阅读懂的听力材料的能力了。剩下的就是进一步提升听力反应速度。针对性提升听力反应速度的训练,就是《60小时听力强化》,效果如下:如果你现在能阅读懂听力的文本,但听力语速稍微快一点就反应不过来,不妨试试这个听力训练方法。点击下方链接,我会分享给你:
作为日语初学者如何打好听力基础,学习日语,零基础到二级时间安排,怎么提高日语听力?,每天2小时,一个月,就能真正听懂日语!??。上面的内容内容都是我自己辛苦整理出来的,不知道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