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师是服装企业的核心,在精彩纷呈且竞争激烈的时装界,正闪现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注重设计创意与市场结合的虎门,时尚产业从头到尾、从制作到展示更处处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与男设计师相比,女设计师承担了更多来自家庭、企业和社会的责任;与女企业家相比,女设计师又少了几分强势和独当一面的性格。她们正以热情、自信、冷静和创意缔造着新的时尚世界。
值“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一群“美的使者”……
陈玉清
设计前卫骨子传统
9年前,刚走出校园的她奇迹般担纲富民首场时装秀。26岁就获得广东””服装设计师称号,成为虎门本土获此殊荣最年轻的设计师,她就是陈玉清。
由“陈设计师”到“陈校长”
有才华的设计师往往桀骜不驯,而第一次见到陈玉清时的感觉却是温柔、娴静以及拥有难得的亲和力。2009年,31岁的陈玉清与友人创办高培服装培训学校,从此以后,她从陈设计师变为陈校长。
陈玉清是为数不多的虎门本土设计师。1999年,她毕业于华南农业艺术设计,随即进入富民时装城担任管理工作。虽然从事着与服装设计无关的工作,但她始终对服装设计情有独钟。
2000年之前,时装表演只是临时向服装工作室或者婚纱影楼借用衣服。2000年的服交会已经是第五届,富民时装城决定在此次服交会上办一场自己的时装秀。得知这一消息的陈玉清非常兴奋,感觉机遇正在向自己走来。
当时,公司已经请来一位服装界的名教授担任设计师,但是陈玉清却在默默地准备自己的设计方案。
怀着忐忑的心情,她把初稿交给了上司。“你竟然是学服装设计的?”直到此刻,她的上司才知道她有服装设计功底。看过她的作品后,上司在惊叹之余当即拍板“富民首场时装秀方案就用你的了!”
陈玉清回忆,她当时设计的服装风格非常大胆与性感,比虎门当时的流行超前了很多。“那会儿模特也很保守,被前卫的服装给吓倒了,一个个都不敢穿。”正因为如此,她的设计让观众耳目一新,“站在台上享受着如潮的掌声,我知道我的设计人生开始了”。
富民时装城的首秀由自己的设计师陈玉清负责,她也就奇迹般地成为了富民时装秀的首创者。
经过4年的积淀,在2004年的广东国际服装博览会上,她的作品《爱琴海风》从众多入围选手中脱颖而出,并荣获“第四届广东服装设计师”称号,这也是虎门镇获此荣誉最年轻的本土设计师。
然而,T台上如潮的掌声渐渐变得不那么动听,除了鞠躬致谢,站在T台上的她已感到麻木。“当你年轻的时候,自己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去做,否则将来肯定会后悔。”挣扎了很久,她终于离开工作了10年的富民,与友人创办了服装培训学校,一边做设计,一边培养更多的年轻设计师。
设计大胆前卫 平日着装朴实
在平日里,陈玉清的穿衣风格非常朴实、简单。第二次见到她时,她很随意地穿了件印着狗熊的休闲衫。T台下的陈玉清与“大胆”、“前卫”“时尚”等词语大相径庭。然而,认识陈玉清的人都清楚,她的作品大部分前卫脱俗、倾倒众生。
“时装秀上的衣服强调的往往是局部某一个流行元素,而非服装的整体。”陈玉清解释道,“时装秀上的衣服可以性感、裸露,但是这样的衣服带到日常生活中,是不太现实的。”
陈玉清平时很少穿自己设计的衣服,除非是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在生活中,我认为合适的就是时尚的,衣着只要能够配合你的气质与身材就好,不需要过于夸张与盲目追逐潮流。”
大多数设计师需要通过逛街获取灵感和设计创意,陈玉清有过之而无不及。里,陈玉清一有时间就去逛街,上下九、北京路、状元坊等街道都被她踏遍了。她逛街,只为在大街上观看服装、人群,却从来不买东西“大街上充斥着设计灵感与流行元素,我会观看一切能够勾起设计灵感的东西。”
陈玉清还有一个“坏”毛病,那就是喜新厌旧“设计师对时尚的掌握必须紧紧跟随着国际的变化,然而时尚又是最不稳定的东西,时刻都在变化着。有时候今天设计好的衣服,自己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到了明天一看,就会觉得已经过时了。对时尚的喜新厌旧程度,反映着设计师对时尚的敏锐程度。”
“我要给女儿做榜样”
2002年,陈玉清结婚了,那年正是她事业的巅峰期。“我也向往着成为世界一流的设计师,但是我骨子里还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我不能让自己的生命中只剩下服装,我还要拥有自己的家庭、丈夫和小孩。”
结婚后,她才发现,安定的家庭环境反而让她放开手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在拥有幸福的家庭之余,从事自己最喜欢的服装设计行业,我很满足。
如今,她的女儿已经8岁了,是她的忠实粉丝,不仅每次时装秀都去捧场,而且经常做她的小模特。
“我要给女儿做榜样。”她说,即使不做校长,不做设计师,她的生活也可以过得很舒服。“如果我在家做家庭主妇,我女儿也会觉得她将来是不用做事的。如果我辛苦地工作,我女儿也会觉得人生应该拼搏。”
“我妈妈是一个服装设计师,是校长,我以后也要继承妈妈的事业,做一个出色的设计师!”她被女儿的日记感动了。
张丽华
自扔铁饭碗 下海做服装
20年前,她放弃在银行工作的铁饭碗,从事服装代理销售;6年前,她已经39岁,毅然来到虎门,创办了自己的品牌“泽黛佳伊”。如今,她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要创造一个服装品牌连锁王国,她就是张丽华。
扔了铁饭碗
虎门的服装设计师,65%都是靠“自摸”,即“半路出家”,张丽华就是很典型的一位。
1983年毕业后,张丽华被分配到云南昆明一家银行,后又觅得一个家境殷实的老公。捧着一个铁饭碗,又有老公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她很满足于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
然而,这种优越感很快就被击碎了。“上世纪80年代,大家生活都不富裕,可我朋友已经住上了豪华别墅,还有几部私家车,工厂里还有数十名工人。”此时,她才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竟有了那么大的差距。
心中的不安分开始躁动,对银行的工作也心生厌倦。“一辈子做重复的工作太不可想象了,没有一点挑战性!”1986年,张丽华决定离开银行,下海干个体“做这个决定经过了深思熟虑,把最差的结果都估计到了。”
由于平时喜欢购买各种品牌的衣服,几乎成瘾,所以她决定从事服装代理销售。回想起当年服装生意的火爆,张丽华却认为是自己运气好。“第一家店生意很好,再开另一家店又很好,之后越开越多,最后有了9家连锁店。”她笑着说。
转型做设计
苦心经营之下,她的连锁店在昆明有了很大的消费群体,“一年赚200万元很轻松。”在做了16年服装代理销售之后,对服装酷爱的她也拥有了自己的审美体系。一直以来,准确的年龄定位、风格定位,乃至价格定位也让她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服装经营上的潜力。此时,创建自己的品牌成了她最强烈的愿望。
2002年,张丽华开始谋变。由于不满足于昆明狭小的市场,她开始在珠三角考察,准备选择合适的地方开办自己的企业。同年6月,她来到了虎门,可满眼望去都是摆地摊的。她只待了一天,就失望而归。
2003年,张丽华再次来到虎门。她决定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考察市场“考虑到虎门是女装发源地,而当时高档女装品牌又不多,我就决定在虎门招兵买马,开创自己的品牌。”
张丽华将办公地点选在黄河时装城,专心做起服装设计。她设计的衣服将设计元素与市场相结合,备受欢迎。后来,她被邀请进入广东省设计师协会。
“虎门是服装行业公认的品牌成长的摇篮,对服装企业的政策支持是我选择在虎门办企业的主要原因。”她说,当时虎门镇花大力气扶持服装企业做品牌的提升,这个政策使她信心大增。
老公是后盾
“之后,我回到了昆明,用一个月的时间结束了自己9家店铺的经营,集中资金到虎门办企业。”那一年,她已经39岁了,外人很难理解她作出的这一决定。而她的家人,尤其是老公给予了她最大的鼓励。
“2003年来虎门发展时,我女儿刚好上初三,正要面临中考,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