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考研培训机构

400-850-8622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今天小编先给大家讲一下关于考研的一些事情,我发现很多同学对于考研还是云里雾里的,连考研有哪些科目都不清楚。教育学考研考那些对于考研,小编认为选择比努力重要,动力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结果,希望通过我想考研,考教育学专业,具体考哪些科目?,教育学考研学校有哪些?,教育学考研考哪些内容,教育学考研要考哪些课程?,考教育学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 能够帮助到你。

1.我想考研,考教育学专业,具体考哪些科目?

希望你采用我的回答。 【1】初试:思想政治、外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教育心理学40分和教育研究方法30分等科目)卷面分值为100、100、300。 【2】推荐书目 1、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人教版,王道俊 王汉澜 《教育学基础》 十二校联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荐)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荐) 《教育概论》叶澜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外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华东师大出版社(荐)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人教社(荐) 3、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 安徽教育出版社(荐) 4、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北师大版 (荐) 《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人教版 5、辅导资料 酷考教育学考研应试全解 酷考教育学考研应试题库 酷考教育学考研全真预测题 酷考教育学考研掌中宝 (经济实力较好的同学以上书籍建议全部购买,经济情况一般的同学买推荐的教材。基础班的课程是结合这9本书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讲授。)

2.教育学考研学校有哪些?

2020年的院校有所更新,南师大、华中、湖师大等院校都由自命题改为311统考,下面心意就来更新一波最新的教育学考研的院校信息供大家参考~985院校211师范211其他院校省属师范院校其他师范院校其他综合院校在其他综合类院校中我们划分了三个部分供大家参考:1.人气高的院校2.人气一般的311院校3.自命题院校任何关于教育学考研方面的问题都欢迎留言和私信,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帮到大家~

3.教育学考研考哪些内容

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考研分为统考和自主命题两类,自去年起,很多学校退出统考采取自命题的形式之后预计今年将继续有学校陆续退出统考。 无论是统考还是非统考考试科目都是三门:政治、英语、专业课,统考和非统考的区别仅仅在于专业课上。对于统考来说,专业课的考察科目如下: 1、教育学原理:王道俊、王汉澜编著《教育学》;十二院校合作编著《教育学基础》 2、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3、外国教育史: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 4、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主编《教育心理学》 5、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而对于非统考的学校来说,需要根据学校的规定,看其指定的参考书目来准备研究生考试。 最后,祝您考研成功!

4.教育学考研要考哪些课程?

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为: 政治、外国语、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教育学考研不考数学。博仁推荐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十二所重点师范合编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儒德、陈琦   《中国教育史》 华东师范出版社 孙培青   《外国教育史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吴式颖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裴娣娜

5.考教育学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

教育学考研科目: 学硕考试科目: 1、统考院校:政治一,英语一,311教育学基础综合(总分百300分),一般统考代码是311,自主命题代码不同。 2、非统考院校:政治一,英语一,自主命题院校科目,(总分300分,例如:北师大740,首师大774,西南666,东北师范634等) 专硕考试科目: 1、政治一 2、英语二 3、专业课一教育基础综合333(总分150分) 4、教育学专硕专业课二(总分150分,专业课二有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度学,学科基础等,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的不同,考试科目不同) 专硕的专业大方向其实可以分为三类:学科教学(直接参与教学的方向,报考时最好是本科就是相关专业的,即有所谓的学科背景,这样一般认为可以有利于后期复试)、教育管理(一般要专求有教育管理等管理类相关工作经属验,且要求两年以上),余下的最后一类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一类专硕方向可以跨专业报考,但是去年有极少院校对于这类专业也出现要求,建议考生报考时候注意。

通过这几点我想考研,考教育学专业,具体考哪些科目?,教育学考研学校有哪些?,教育学考研考哪些内容,教育学考研要考哪些课程?,考教育学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心之所向,为之奋斗,结果如何都是是自己努力了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选择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以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才是明智、理智的做法。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考研培训机构
  • 已关注:215501
  • 咨询电话:
  • 热门课程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