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先给大家讲一下关于考研的一些事情,我发现很多同学对于考研还是云里雾里的,连考研有哪些科目都不清楚。考研笔试和面试比例对于考研,小编认为选择比努力重要,动力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结果,希望通过为什么有些学校考研复试的时候只有面试没有笔试?,研究生考试复试中,面试和笔试的分值各占多少?,考研复试分笔试和面试吗?,考研复试面试成绩所占的比例大好还是小一点好??? 能够帮助到你。
我也听过这种情况,就我们学校为例哈,西南文。以往复试都是笔试加面试。然后突然某个新年,出现了不知“知网”的翟某,我不想过多说什么,毕竟今后每年毕业论文期间都会有同仁去问候他,我就不多说了。在此之前每个学校招收的研究生相对来说都还可以稍稍放宽一点对考研人的限制,但是这件事以后,就提高了保送比例,没错,这将是未来的趋势吧,考研同学名额变少,自然进复试的人也就少了,少到4-5个,所以就没必要通过笔试啦,面试能更清楚的了解考研人,相应的每个人面试的时间会变长,问题会变多,所以更要加油准备呀,这会就蒙混不过了,必须要有真才实学啦。面试加油呀我会在知乎发出一个关于面试的帖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抛开学校来说具体比例和分值都有问题比如西北考研复试总分是三百分。其中专业课笔试150分,专业综合面试100分,专业外语面试占50分。考研总成绩(750分)=初试成绩×90%(450分)+复试成绩(300分)。面试和笔试的分值所占的比例各个学校规定不一样。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方法如下: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笔试是复试的基本环节之一,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面试分值比重逐步加大,有些院校甚至完全以面试取代笔试。有些院校,例如浙江经济复试专业成绩中,面试比重占60%,笔试比重仅占40%。但由于传统考试方式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国内多数院校中专业课笔试成绩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可小觑,例如北京经济没有专业课面试,只有复试笔试考核。对一些重要的复试环节作出规范性要求,如每位考生复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等;每个复试小组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善保存以备查;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对的,复试分为面试和专业课面试和英语口试。考研不仅仅看成绩的高低,还要看对知识的积累程度,大多数导师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学生,其实文科需要背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说老师们很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知识点的理解是真的要去融会贯通,而不仅仅局限于应试,所以专业课面试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决定了复试不仅有笔试还有面试。
作为初试第一最后没 考上的人,我依旧认为复试应该占更大的比例。不过我认为复试应该加大比例是基于复试可以考察学生更多的能力这一前提的。有的地方复试加大比例是基于面试老师的印象,这就给各种不信任提供空间,如果你没考上,可能就有怀疑导师暗箱操作的倾向。所以既然研究生初试一定要无聊的被政治考,还要统一很多类考试的专业课,那么初试就是个智商测试而已了,判定一下是不是有能力读书。对学生专业性的考察就应该在复试的时候重点考察。最后吐槽一下我考的学校,复试包括笔试英语,面试英语,专业笔试,专业面试,体检(直探菊花,非常彻底),心理测试。虽然我第一年乌龙了,不过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准备,所以没考上,这说明了考试的合理性。
通过这几点为什么有些学校考研复试的时候只有面试没有笔试?,研究生考试复试中,面试和笔试的分值各占多少?,考研复试分笔试和面试吗?,考研复试面试成绩所占的比例大好还是小一点好???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心之所向,为之奋斗,结果如何都是是自己努力了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选择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以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才是明智、理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