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B卷)
2011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地市级)参考答案及解题思路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作答思路】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道题的作答范围要锁定在材料1和材料2。从作答要求上看,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这里有条理这条要求需要我们多加注意,这预示着我们写出的答案结构一定要清晰,建议形式上采用部分的结构框架,内容上,通过对材料1、2的整体把握,要分两个方面来阐述,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两个方面的表现,这样就可以将摘录出来的要点进行分类,应该将一些重复的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保证字数的要求。
【参考答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两个方面:
公办学校不仅学费、赞助费、借读费高昂,而且缺少专门供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没有城市户籍;考成为难题;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使农民工子女心灵受到创伤。
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没有办学许可证,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支持;教师队伍不稳定,生源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作答思路】
从题干可以看出,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着重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题目要求理解“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指出困境是什么,接下来要指出不绝希望是什么,最后简要说明应该如何实现在困境之中不绝望。在题干中要根据给定资料4的字限,那么作答本题,应该主要从材料4之中寻找要点。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