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 中韩文化广泛交流
近几年,中国和韩国的经济上都保持着飞速发展的态势,文化上也保持着密切的交流。自1992年8月中韩正式建交的21年来,中韩政治上的互信不断增强,两国也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文化是沟通的桥梁,两国以文化为途径,引领和培养两国人民之间的情感和友谊。
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远航海洋第一人的徐福泛海东渡,传说遍及中日韩三国。韩国济州岛的海边岩石上刻有“朝天”两字,在正房的瀑布绝壁上刻有“徐福过此”四个字。传统的儒、佛、道在两国文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中韩两国都有过新文化运动,韩国的新文化运动发生在日本统治前后,核心是振兴教育。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则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一场崇尚科学、抨击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在近代,中韩两国有一段共同抗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积极寻求两国文化的共通点,加强和深化两国文化共同点的研究,对动不同文化间的借鉴和发展大有裨益,更可促进和加深中韩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当前韩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以韩国电影、电视剧、歌舞为代表的 “韩流”使韩国的礼节、饮食、服饰和节庆文化渐渐走进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去韩国留学或工作,但韩语不够流利的中国人,初到韩国,还是会有一定困难。
当对外汉语老师 成功转型设计师
学设计专业的玛莎因为姐姐在韩国留学,同时很喜欢韩国的文化氛围,决定去韩国一边深造、一边工作。“到韩国才发现,高端服装公司门槛太高,需要毕业于知名设计。后来在一个小服装公司找到工作,但小公司很少需要设计,更多的工作是贸易往来,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我也很难明白他们的意思,工作效率很低。”玛莎发现即使会使用韩语,与韩国人沟通时还是会存在一定障碍。玛莎暂时放弃了工作,回国参加了儒森的对外汉语培训。同样是韩语专业的刘老师,也在韩国留学过,课下会耐心地给玛莎介绍很多韩国的文化、习俗。玛莎发现很多小的风俗习惯并不是我们通过电视了解的那样,这些认识的差异也会反映在平日的语言中,成为交流、沟通的阻碍。
为了能在韩国顺利地学习和工作,玛莎系统地学习了对外汉语教师课程,拿到了IPA证书,并决定选择将对外汉语教学作为自己的职业。再次回到韩国,玛莎成为了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因为有了不错的收入,我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服装设计,了解韩国的服饰风格。”半年之后,玛莎已经掌握了韩国人对服饰的审美特色,并独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优秀的设计能力,加上与韩国人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很快受一个准备拓展中国市场的服装设计公司邀请,担任了公司的设计顾问。玛莎经历波折后,终于得以顺利留在韩国发展。
中国崛起 汉语成韩国最受欢迎的外语
随着韩国和中国交往的日益密切,许多韩国人对中国也充满着向往。东西孔子韩方院长金彦河教授,就毕业于北京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他在东西孔子成功承办了中国的京剧展演。“有讲解”的京剧展演很有特色,可以初步知道服饰、脸谱、动作在京剧中的象征意义。剧目片段比较多武打等,也让观众容易接受。“通过这些传统的中国节目传播中国的文化。”金院长说,“目前第二外语中最受欢迎的是汉语,而以前分别是法语、德语、日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金院长说,当然跟中国的崛起有关系。中韩建交以前没有办法学汉语,中韩建交以后,人们开始关注中国,大开眼界,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经济、政治都感兴趣,韩中关系越来越密切。”
这种趋势让人们对汉语言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交流形式上,除了京剧等舞台艺术,其他文化形式比如中国画、书法、杂技、饮食文化等也很受欢迎。他说:“东西孔子从2009年开始就定期举办开放的中国文化讲座,现在很多面向中国的公司、企业都跟中国有贸易关系,饭店随处可见中国旅客。”随着韩国学生对汉语言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对外汉语教师会成为韩国越来越热门的一个职业。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