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在长沙岳麓区中南西大门旁,一所艺术教育机构正以独特的“传媒基因”改写艺考培训的叙事逻辑。湖南微力量艺术教育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力量”)自2011年成立以来,依托湖南广电的行业积淀与学术资源深度融合,构建起覆盖影视表演、播音主持、编导、音乐、美术等全门类的艺考培养体系。这里不仅是刘柏辛等艺术新星的启蒙地,更是20余省市学子奔赴的“艺术黄埔军校”。作为首家艺术教育上市公司,微力量以“专业+文化一体化”为核心理念,将媒体实战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累计向中传、北电、中戏等顶尖学府输送千余名人才。

教学理念:专业与文化双轨并重

首创“专业+文化一体化”模式,微力量打破传统艺考培训重技能轻文化的痼疾。学校自主研发课程体系,将播音发声训练细化为声音弹性控制、气息状态调整等模块,通过对比性、层次化的专项训练,使学生掌握从基础发声到情感表达的进阶能力。例如在播音主持课程中,强调“声音的复合弹性”,将气息深浅、音色明暗等要素融合训练,解决学生“只会读稿不会表达”的痛点。

小班化精英教学是质量保障的关键。每班配备专职教师团队,采用“专家授课+导师带班”双轨制,由30余名教授、40余名副教授及70余名讲师组成教学梯队,其中不乏央视、湖南广电资深从业者。这种配置确保学生既能接触前沿行业经验,又能获得个性化指导,2023年该校播音主持专业联考通过率达92.3%,印证了教学有效性。

行业资源:贯通媒体与高校的纽带

深度产学研合作构成核心竞争力。微力量创始团队源于湖南卫视,与中传、北电、上戏等院校建立课程共建机制,定期开展大师工作坊。其打造的《音为梦想》等实践平台,曾助力长郡中学学生刘柏辛完成从文化课学霸到职业歌手的转型,凸显“实战赋能”特色。

跨区域教学网络拓展学习维度。通过300余个教学中心联动,实现生源地与长沙总部的课程衔接。湖南总部基地可容纳1500人集训,配备专业录音棚、演播厅及形体教室,模拟省级电视台工作环境,使学生提前适应行业标准。近年更有北京、深圳等地的学生专赴长沙参与“暑期特训营”,印证了品牌辐射力。

培养体系:从艺考到升学的全链条

动态化分层教学应对生源差异。针对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入学即实施专业测评,编导生侧重故事创意与镜头语言训练,表演生强化声台形表综合实训,并设置阶段性考核机制。2023届编导班学员在湖南省统考中拿下剧本创作单元最高分,其“广告创意”教案被多校借鉴。

生涯规划闭环突破升学瓶颈。学校组建志愿填报专家团队,结合历年录取大数据及校考政策,为不同层次学生定制“保底-冲刺”院校方案。数据显示,近三年该校文化课过线率提升21%,其中78%的录取学生通过“专业排名+文化课增值”策略进入理想院校。这一成果与长沙市教育局推行的“从入口看出口”增值评价理念高度契合。

教育反思:艺术人才培养的科学路径

破解“唯技巧论”误区需回归教育本质。北京师范辛涛教授指出:“长沙的增值评价模式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应关注学生专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增值”。微力量近年增设文学鉴赏、艺术史论等通识课程,正是对“重术轻道”现象的修正。

技术赋能亟待加强。尽管已建立智慧教室系统,但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方面仍存空白。未来可探索AI模拟艺考面试、大数据预测校考命题等方向,这与长沙市教育局倡导的“教育评价信息化”改革方向一致。同时需警惕规模扩张导致的教学标准化风险,保持小班化教学特色仍是核心竞争力。

艺术教育生态的重构者

微力量的成功实践,印证了艺考教育从“应试工厂”向“人才孵化器”转型的可能性。其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媒体资源-学术支撑-文化赋能”三角模型:通过行业专家反哺教学,破解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依托增值评价动态调整策略,实现低起点学生的跃升;更以文化课融合塑造复合型艺术人才。

当前艺术教育仍面临评价工具单一、区域发展不均衡等挑战。建议后续研究可聚焦三点:建立省级艺考生素养数据库,开发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跨学科课程,探索普职融通背景下的弹性学制。如长沙市教育局局长卢鸿鸣所言:“科学的评价不在于甄别优劣,而在于让每所学校找到生长坐标”——微力量的探索,正为艺术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双重提升提供新范式。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2347725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