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培训进入学校需遵循及地方教育部门的规范要求,确保合法合规、安全有序。以下是主要条件及流程,依据最新政策文件整理:
一、机构资质条件
1. 合规审批与登记
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并在市场监管或民政部门完成法人登记(营利性机构办营业执照,非营利性机构办民办非企业登记证)。
需通过消防审批、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
2. 场地与安全要求
场地面积:非体育类机构培训场地总面积≥200㎡,且不得超过3楼,须设置独立消防通道。
安全设施:安装全覆盖视频监控,禁止在密闭空间开展“一对一”培训;涉及肢体接触的课程(如舞蹈)需透明化教学环境。
3. 师资与管理团队
教师:全职教师≥3人,须持有教师资格证及学历证明。
管理人员:校长需大专以上学历、无犯罪记录;财务人员需会计从业资格且不得兼职。
禁止人员:高校艺术专业在职教职工、参与艺考评卷的专家不得参与培训。
二、校内资源评估与引入程序
1. 校内资源评估
学校需先确认自身艺术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方可引入校外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区域资源,优先通过校内课程、特色高中或区域共享资源解决需求。
2. 引入程序与监管
清单管理:教育部门发布合规机构及服务项目清单,动态审核更新。
招标竞争: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服务费用,收费标准需低于市场价。
备案与报备:集中住宿培训或接收外地学生时,机构须向主管部门报备。
三、培训内容与实施要求
1. 课程与时间规范
培训内容须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不得变相开展学科类培训。
时间限制:集中住宿培训仅限节假日或寒暑假;日常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0:30(线下)或21:00(线上)。
2. 学生管理衔接
离校申请:高三学生确需离校短期培训的,须家长申请、学校同意,明确各方责任。
文化课保障:学校需为离校学生安排教学衔接,确保文化课学习。
四、组织管理与责任划分
1. 责任主体
学校:由校级领导分管艺术教育,监督培训质量。
机构:法定代表人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与家长建立沟通机制。
2. 禁止行为
严禁机构到校招生、通过教师推荐获取生源,或冒用艺术院校名义宣传。
禁止炒作考试结果、干扰招生秩序。
五、收费与资金监管
1. 收费标准
收费项目公开公示,一次性收费不超过3个月/60课时,且≤5000元。
鼓励“先培训后收费”模式,减轻家长资金风险。
2. 预收费监管
费用全额纳入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账户,与机构自有资金分账管理。
艺考培训进学校条件概览
| 类别 | 具体要求 |
| 机构资质 | 办学许可+法人登记;场地≥200㎡且消防合规;专职教师≥3人持证 |
| 校内评估 | 学校资源不足方可引入;教育部门清单管理+招标定价 |
| 培训内容 | 仅限非学科类艺术培训;时间限节假日/寒暑假;离校学生需文化课衔接 |
| 组织管理 | 校长负责制;机构签订安全协议;禁止到校招生或炒作成绩 |
| 收费监管 | 一次性收费≤3个月/60课时/5000元;预收费全额银行监管 |
政策依据与执行要点
核心文件:
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在深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中加强艺考培训规范管理的通知》(2023)、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
地方细则:如广东、江苏等地对场地、消防、收费等有细化要求(如广东明确非体育类机构面积下限)。
注:具体操作需结合属地教育部门规定(如盐田区要求机构联合科创、文旅部门审批),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教育局获取执行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