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山市胜利街天筑绿洲小区,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宝威幼儿园的教室。五岁的乐乐正与外教老师击掌互动,清脆的英语童谣从钢琴角流淌而出,而走廊尽头一群佩戴护具的孩子在轮滑课上欢笑飞驰。这座成立于2004年的教育空间,早已超越传统幼儿园的范畴,成为乳山地区早期英语启蒙的标杆。作为宝威教育机构布局的重要支点,乳山宝威深耕“开发潜能、培养性格”的育人理念,将语言习得与人格塑造深度融合,为半岛地区的国际化教育注入了鲜活样本。
宝威的核心课程采用“六维驱动”模式,通过言语、认知、运动、社会、绘画、音乐六大领域构建全人教育框架。在言语模块中,英语并非孤立学科,而是融入每日的情景对话、绘本共读、戏剧扮演中。教师会设计“超市购物”“节日庆典”等主题任务,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自然习得生活化表达,2013年该园获评“山东标准少儿剑桥英语示范园”,印证了其教学法的科学性。
特色课程则聚焦个性化发展需求。钢琴课强调听力敏感度与韵律感知的协同训练,轮滑课则在运动协调性训练中融入指令英语的即时应用。这种“身体记忆+语言反射”的模式,使幼儿在非语言场景中强化英语思维。课程设计参考了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的融合教育理念,宝威作为其“加盟百强园”持续引入创新课程架构。
师资构成呈现“双轨制”特征。22名专职教师均持有学前教育资质,其中超80%具备双语教学能力,3人拥有育婴师认证,确保教育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团队定期参与香港跨世纪教育集团的国际教研,近年来在威海市教学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游戏观察三等奖、课程资源设计一等奖等。
专业发展机制包含“三维培养”路径:每月国际教育专家工作坊更新教学方法;季度跨园轮岗交流(如与威海高山街宝威培训学校联动);年度教学成果评审。这种体系使教师既能深耕幼教本质,又掌握前沿语言教学工具,2021年山东外事职业考察团曾专程调研其师资培养模式。
物理空间设计遵循“环境第三教师”理念。占地3300平方米的园区中,2000余平方米户外场地设有情境化游戏区:模拟交通路标融入方向英语学习,种植园标识牌采用中英对照,使语言与生活体验无缝连接。室内配备数字化教学系统,每间教室配置智能白板、投影仪及英语互动软件,局域网覆盖支持实时资源调取。
环境安全体系通过三重保障:全覆盖电子监控、烟感报警装置、卫健部门认证的餐饮管理系统。保健室由专业营养师制定双语食谱,将食物名称转化为趣味英语卡片,实现健康管理与语言浸润的协同。
宝威积极突破园所边界,构建“社会大课堂”。2019年联合女童保护基金开展防性侵教育,通过情景化英语短剧教学,覆盖57名幼儿及138位家长,获评“金喇叭少儿口才明星分校”。每年组织“小小国际文化周”,邀请外籍家庭展示母国传统,儿童通过英语采访完成跨文化实践。
社区联动方面,定期在乳山市图书馆开展英语绘本公益课,并组织幼儿参与养老院双语慰问演出。此类活动既提升语言应用勇气,又深化社会情感教育,实践数据表明参与社会活动的幼儿口语流畅度提升显著。
追踪数据显示,宝威毕业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参与度、发音准确度显著优于同龄人。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综合素质:在市级少儿才艺大赛中,宝威学员多次在双语主持、英语戏剧环节获奖,印证了“性格培养”理念的实效。
机构持续发挥区域引领作用。2021年山东外事职业参访后,将宝威课程模型引入西藏日喀则职校幼师培训;乳山市教体局将其列为民办园教师研修基地。当前正探索与威海领世贵学教育合作开发“幼小衔接英语能力评估体系”,有望填补区域标准空白。
宝威乳山的故事,是本土化国际教育的生动诠释。它证明语言启蒙的本质不在词汇量的堆砌,而在于创造浸润式成长生态——在这里,英语是游戏时的欢呼、轮滑场的指令、绘本中的幻想,最终内化为儿童认知世界的思维工具。其“六维课程+社会课堂”模式,为县域城市的早期英语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如何借力乳山文旅资源(如母爱文化研究会)开发在地化英语绘本?能否通过AI技术实现儿童个体化语言发展图谱分析?当更多教育者思考这些问题时,宝威的实践将不仅属于乳山,更会成为连接乡村与国际教育的桥梁。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