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陕西齐越艺考培训学校自2011年创立以来,依托陕西齐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西北地区传媒艺术教育的标杆机构。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升入名校而奋斗”为办学核心,致力于打造中国艺考培训的精英品牌。其命名“齐越”不仅承载着对中国播音界泰斗齐越先生的致敬,更延续了西北齐越教育研究中心对专业精神的追求,将“严谨教学、实践赋能”的理念贯穿于育人全程。

在十余年的发展中,学校从单一工作室扩展为覆盖播音、编导、表演、美术等多元专业的综合培训体系。创始人李政良(西北播音系双学士、原西安电视台主播)及其团队,将媒体从业经验与高校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形成“精品化教学、精细化管理、精英化培养”的三精模式。这一理念不仅呼应了陕西省“十四五”教育规划中“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更直指艺考教育的痛点——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协同提升。

教学体系与专业特色

课程设计与方法论创新

学校独创“一心四肢”教学法,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心”,以理论、实践、文化、应试为“四肢”,构建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例如,播音专业融合语音矫正、新闻播报、即兴评述三模块,编导专业强化视听语言分析与剧本创作双轨训练。针对艺术生文化课短板,学校同步开设文化强化班,采用“专业集训期线上文化课+冲刺期线下沉浸辅导”的策略,确保学生专业与文化课均衡发展。

实践资源与技术赋能

投资建设的3000余平米教学基地,配备融媒体蓝箱虚拟演播室、高保真录音棚、戏剧黑匣子工坊等前沿设施。这些场景模拟省级电视台与剧院环境,使学生提前适应行业标准。例如,虚拟演播室用于模拟艺考面试场景,录音棚录制作品集直送校考评委,黑匣子剧场开展即兴表演训练,形成“课堂即考场”的实战闭环。

师资力量与行业资源

顶尖师资团队构成

学校师资均来自一本及以上院校,含研究生学历5人、中级职称以上3人,其中级专业带头人2人(如教学总监李政良)、省级名师5人。核心教师兼具高校背景与行业履历:例如,播音教师吕默为西安电视台《西安新闻》主播,编导教师范瑞蝉任西安培华戏剧影视系副主任,影视配音导师杨家豪参与过多部央视纪录片导演工作。

高校与媒体协同网络

依托西北、陕西师范、西安外国语等高校的教研支持,学校获聘“中国影视高考联盟教学研究院”,定期邀请高校考官参与模拟校考。与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可参与新闻录制、晚会导播等实战项目。这种“高校导师+媒体精英”的双轨制师资,精准对接统考命题趋势与名校校考偏好。

教学成果与行业影响

量化成绩的持续领跑

2020-2023年,该校传媒类统考本科通过率连续达100%,2020届陕西省统考名中占7席。校考方面,累计培养中传播音系陕西省状元3人、中央戏剧第1名、浙江传媒状元等顶尖案例。近三年名校录取包括中国传媒4人、北京电影2人、上海戏剧3人、西北15人,211/985院校录取率超20%。

方法论输出与行业标杆地位

学校教研成果辐射艺考领域:2019年首创“文学文艺常识脑图复习法”被多省机构采用;2021年出版《统考押题指南》,其名词解释与视听语言题库押中率超80%。作为中国影视高考联盟理事单位,年均培养数百名艺考教师,形成“陕西模式”的专业标准。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应对艺考改革与数字化转型

随着202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通知》发布,艺考文化课门槛持续提高。学校需进一步优化“专业课-文化课”动态课时分配模型,开发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如弱项智能诊断模块)。拓展虚拟现实教学场景,例如通过VR模拟中传校考多考场切换,降低学生异地应考成本。

深化产教融合与终身艺术教育

借鉴陕西省“十四五”规划中“构建职普融通体系”的导向,学校可探索与高校共建微专业认证(如“青少年艺术素养导师”),向素质教育领域延伸。联合陕文投、西影集团等本土文创企业,开发“艺考-实习-就业”链条,从培训输出转向人才生态构建。

陕西齐越艺考培训学校的成功,源于对“专业为本、实践赋能”理念的坚守。其教研成果与人才输出,不仅印证了陕西省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更为西北地区艺培行业提供了可复范本。未来,如何在政策变革中保持创新锐度、在技术浪潮中深化育人本质,将是其从“精英工厂”迈向“艺术教育生态引领者”的关键命题。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2414348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