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姚工街265-1号,坐落着一所专注艺考生文化课辅导的学校——钧大文化艺术培训学校。自2009年创办以来,它从最初2个班级的规模,一路发展至2012年的16个班级,成为大连地区艺考文化课培训的重要力量。在校长钱秀丽的带领下,钧大以“专家治校、因材施教、诚信办学”为核心理念,直面艺考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习惯欠佳”的痛点,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特色教学,助力数以万计的艺术学子跨越文化课门槛,叩响理想之门。
领航者的实践智慧
校长钱秀丽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深耕一线的教育专家。拥有15年高考英语教学经验和7年艺考生管理经验的她,被学生誉为“英语提分专家”和“思想疏导专家”。她坚持活跃在课堂中,亲自掌握数百名学生的学习状态、座位分布和成绩波动,这种“耳熟能详”的细致观察,源于她对艺考生艰辛历程的深刻共情:“每个孩子走进钧大前都经历了至少12年的寒窗苦读,最后3个月必须全力以赴。”
制度化的严谨管理
钧大的严格管理在业界闻名。课堂零手机、零缺勤、零抄袭的“三零原则”成为常态;周六晚课延至20:30,模拟考试期间午休加课,冲刺阶段英语薄弱生免费加课至22:00——这些举措背后是“尊重源于责任”的教育逻辑。钱秀丽认为:“学生尊重你、信任你,才会服从管理。”这种纪律性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形成钧大独特的校风,也成为其高升学率的重要保障。
专业与基础的双重细分
钧大打破传统“大班混学”模式,首创三级分层体系:按艺术门类独立分班(音乐舞蹈、美术、播音编导),按文化基础分快慢班,再按学习进度分大中小班型。这种设计源于对艺考生差异的洞察:播音生需强化语言表达,美术生侧重逻辑思维,而不同基础的学生对知识吸收速度迥异。
因材施教的动态调整
细分班型让教师能针对性制定教学策略。例如英语A61杜老师将“复杂知识公式化”,总结应试技巧;语文A06姜老师凭借15年经验,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阶梯训练。钱秀丽强调:“只有班型细分,才能避免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薄弱生‘跟不上’,真正实现三个月高效提分。”
全员保分的教学承诺
“全员保英语小分”是钧大的金字招牌。针对艺术生普遍受困于英语单科分数线的问题,学校开发出一套短期提分体系,承诺“零基础学生三个月合格”。其核心在于抓住英语“提分空间大”的学科特性,通过高频训练、技巧归纳和分层辅导实现突破,曾有学生三个月内提升近90分。
文化课与专业的平衡术
在2024年艺考新政背景下,这一策略更具现实意义。随着江苏、安徽等地明确要求文化课占比不低于60%、美术类本科线达普通本科75%,钧大的英语专项优势成为学生应对新政的缓冲垫。钱秀丽指出:“艺考不仅是专业竞争,更是文化课冲刺的效率竞争。”
文化课门槛抬升的冲击
2024年全面落地的艺考改革对钧大模式提出新考验。新政要求省级统考全覆盖、严控校考规模,并大幅提高文化课权重。富阳等地画室已出现生源下滑,部分机构寒假班招生腰斩,反映出投机性考生的退出。钧大虽未公布数据,但同样面临“重专业轻文化”传统模式与新政要求的适配压力。
双轨制教学的行业启示
面对新政,同行探索出可借鉴路径。如北京精华艺考推出“专业+文化”四阶段双轨制:7-9月每日4小时文化课+8小时专业训练;联考前11小时专业冲刺+1小时英语实训。钧大若强化文化课师资(如引入省重点中学教师,参考西安艺大模式),并利用其分层经验细化时间管理,或可化解集训期文化课断层风险。
钧大艺考的十五年历程,折射出中国艺考培训从“升学捷径”向“素养培育”的转型。钱秀丽“用良心教书”的朴素理念,与新政“选拔德艺双馨人才”的目标不谋而合。
未来艺考培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性与文化课的协同提效。钧大需进一步升级师资结构(如引进清美、央美背景教师,参考南京声升),开发文化课动态测评工具(类似精华艺考大数据系统),并探索艺术素养与学科知识的融合课程,方能在“文化课占比提升、省级统考全覆盖”的新生态中持续领航。
> 教育学者于大钧的预在应验:“艺术培养重在‘化’——从知识消化到能力转化。” 当艺考回归人才选拔本质,如钧大般的机构不仅需做“升学摆渡人”,更应成为艺术生终身发展的奠基者。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