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一所以“汇聚艺术”为名的培训学校静立于海丰十五路与镜湖东路交汇处。这所成立于2018年的机构,从最初的综合教育转向聚焦艺术培训的历程,折射出县域艺考教育的转型之路。近年来,随着艺考改革深化与文化课权重提升,无棣县的艺考培训生态正经历深刻重构——从单一技能训练转向“专业+文化”的综合赋能,从分散运营走向资源整合,成为鲁北地区艺术人才培养的新兴力量。
无棣县汇聚艺术培训学校的发展轨迹体现了显著的行业适应性。成立之初以“汇聚教育培训”为名,涵盖学科培训、拓展活动等多元业务;2023年1月的关键转型中,正式更名为“无棣县汇聚艺术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同步将经营范围精准定位为“艺术类营利性民办培训机构”,明确排除中小学生学科类培训。这一调整既响应了“双减”政策对学科类培训的严控,也契合了县域市场对专业化艺术培训的需求。
其转型背后是艺考生态的系统性变革。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文化课成绩占比不低于50%”的要求,迫使培训机构重构课程体系。无棣县市场对“专业+文化”一体化服务的需求因此激增,推动本地机构从单纯艺术技能传授转向综合能力培养,与鲁师学校等文化课辅导机构形成合作模式。
在专业布局上,空乘与舞蹈成为核心赛道。空乘方向依托滨州市素质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航空资源,开设形体塑造、礼仪修养、应急处置等特色课程;舞蹈方向则覆盖中国舞、芭蕾舞、流行舞等舞种,注重基本功与即兴能力。这种专业化分工呼应了滨州本地产业需求——山东航空、东方航空在当地的合作项目为空乘学员提供了实习通道,而县域文化展演活动则为舞蹈生创造了实践舞台。
教学管理采用封闭式集训模式。参考滨州市素质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四维一体”管理体系(教学、训练、生活、健康),无棣本地机构引入全封闭管理、低脂营养餐定制、心理疏导工作坊等配套服务。尤其注重文化课协同,通过“双班主任制”(专业+文化课教师)跟踪学习进度,2023年合作学员本科过线率达89%,7人考入中国民航等院校。
县域艺考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价格体系不透明是首要问题:空乘培训费用从数千至数万元不等,但缺乏统一标准;舞蹈艺考辅导收费更因师资差异波动显著。行业恶性竞争亦未根治,部分机构以“考官班”“班”为噱头招生,实则违背教育部严禁高校教师参与艺考培训的规定。
对此,政策监管持续加码。2025年10月,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启动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严查无证办学、人员资质、虚假宣传及未成年人侵害。无棣县机构通过公布教师资质(如注明“滨州无棣地区优秀师资团队”)、签约退费协议等措施回应监管。但深层矛盾在于——县域优质师资稀缺,难以支撑高端专业教学,常需外聘高校教师,进一步推高成本。
无棣县艺考教育的突破点在于区域协同。2021年起,滨州市与重庆市奉节县建立教育帮扶机制,无棣县第三初级中学教师林艳红赴奉节中学示范教学,将沾化二中“五环节目标教学模式”等山东经验引入西部。这种跨省教研互动为无棣本地教师提供了能力提升通道。
校企合作则拓展了实践资源。奉节职教中心与山东交通职业航海联合培养的船舶专业学生中,部分实现高薪就业。这一模式启发无棣机构探索本地化路径:与滨州航空、本地文化企业共建实习基地,为空乘、舞蹈生提供实训场景,弥合县域艺术教育的资源落差。
面对艺考改革的深化,县域机构需在三方面破局:
无棣县的探索揭示了一条县域艺考教育的生存逻辑:在政策合规框架内,通过精准定位(如聚焦空乘、舞蹈等区域优势方向)、资源嫁接(跨省教育协作、校企联合)、管理模式创新(封闭式文化+专业双轨制),实现差异化发展。未来若能进一步构建“地方高校—培训机构—文化企业”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生态圈,将有望打破县域资源壁垒,让更多乡村学子借艺考之光,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