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江西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已形成多层级培养体系,覆盖顶尖公办院校、特色民办高校及专业艺考培训机构。在艺考改革深化与文化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省内教育资源持续优化,构建了“专业教学+实践训练+升学指导” 的完整生态。据2025年最新统计,全省开设播音专业的高校达13所,其中南昌、江西师范稳居省内第一梯队,统考评级均为A类;赣南师范、南昌理工等院校紧随其后,形成差异化培养格局。这一布局不仅满足不同层次考生的升学需求,更为区域传媒行业输送了多元化人才。

院校培养体系

公办本科占据江西播音教育核心地位。南昌作为省内唯一“双一流”高校,其播音专业依托综合性优势,课程设置突出新闻深度报道与视听技术融合,与江西广播电视台共建实践基地,近三年毕业生主流媒体就业率达37%。江西师范则强化师范特色,开设教育口语传播、青少年节目主持等特色课程,为文化馆、中小学及教育培训机构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民办院校以应用型定位填补细分领域。南昌理工聚焦新媒体直播与电商主持,引入虚拟演播、AI语音合成等技术课程;江西应用科技侧重文旅解说与活动策划,与省内5A级景区共建实景解说项目。独立如江西师范科学技术,共享母体师资并独立开设政务解说、企业发布会主持等实务模块,凸显“一校一策”特色。

高职专科层侧重技能速成。南昌工播音专业推行“2+1”学制(2年校训+1年顶岗),联合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开设方言节目制播、基层社区广播等定向班,近年专升本率稳定在25%以上。此类院校与艺考培训班联动紧密,形成“技能培训-证书考取-岗位对接”的职教闭环。

社会培训资源

专业化艺考机构构成重要补充。以南昌“艺梦影视培训基地”为例,提供40课时小班制面授,课程覆盖自备稿件处理、新闻播报纠音、即兴评述逻辑训练,采用模拟考全程录像与高校评委双盲评分机制。其2024年数据显示:85%学员通过本科专业线,30%进入省统考00名。

高校资源下沉拓宽培训路径。赣南师范开设“红话筒”公益集训营,面向农村考生提供免费测评与周末工作坊;南昌暑期举办高中生媒介素养营,优秀营员可获得校考推荐资格。此类项目将高校教学资源前移,缓解了区域艺考培训资源不均衡问题。

艺考政策要点

考试机制呈现“统考主体、校考精减”趋势。2025年江西播音统考科目为作品朗读、新闻播报、话题评述(各100分),采用考评分离模式(现场录制+异地盲评)。校考资格线划定150分,仅浙江传媒等36所院校保留校考,且须先通过省统考。

录取规则强化文化课占比。本科批次采用综合分排序:文化成绩×70% + 专业成绩×30%。文化控制线需达普通类本科线的75%,2025年预估为374分左右(历史类)。提前批校考院校文化门槛更高,如中国传媒要求不低于普通类一本线。

专业建设方向

课程革新响应行业变革。南昌新增智能语音合成技术、短视频直播实务课程;江西师范开设县域融媒体运营、乡村广播实践等特色模块。民办院校更侧重电商直播话术、沉浸式场景解说等新技能训练,课程更新周期缩短至18个月。

技术赋能重构教学场景。省级统考推行AI辅助评分,对语音停顿、情感波动、共鸣强度等23项参数进行数字化分析。实训环节引入虚拟演播厅、全息投影访谈等设备,赣南师范建成江西省首个4K/8K超高清演播教学系统,模拟省级台实战环境。

发展挑战建议

当前体系仍存短板:区域资源分布不均(70%机构集中在南昌)、专科层次产教融合深度不足县域艺培师资缺口超40%。未来需着力:

1. 建立校际师资共享池,推动南昌等优质高校对口支援地方院校

2. 开发赣语文化播客、红色文旅解说等特色课程,强化本土话语体系培养

3. 搭建“培训学校-高校-融媒体中心”三级实践网络,实现实训资源集约化。

江西播音艺考教育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重构。在省统考主导的新生态下,考生需同步提升文化素养(尤其语文、历史科目)与专业适配性,结合院校特色(如公办重理论、民办强应用)精准定位。教育机构则亟待打破“应试速成”惯性,在课程中融入在地文化传播、智能技术应用等长效能力模块,方能在艺考改革与媒体转型的双重变局中培育可持续竞争力。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2689637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