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江苏省高二合格性考试时间及报名事项
高二学生需统一在合格性考试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1月5日至7日。
报名资格审核的对象包括:
1. 普通高中二、三年级在校学生。
2. 其他高中阶段二、三年级在校学生。
3. 持有2020年及以前的初中毕(结)业证书的往届生和社会人员。
4. 持有高中毕(结)业证书的往届生。
高一及以下年级的学生不得报考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所有考生在报名开始前需经过专人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网上报名,考生需交验身份证和户口簿。其他学校在校学生还需提供录取证明,往届生和社会人员须提供毕(结)业证等相关证件。
报名流程如下:
1. 普通高中二、三年级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并集中网上报名。
2. 其他高中阶段学校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手续。
3. 往届生、社会人员及江苏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手续。对于江苏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考生,需提供外省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
考生在提交报名信息后,系统保留信息,考生只有网上足额成功支付考试费后,报考信息才能确认入库。信息技术科目考试费为20元/门,其他科目考试费为15元/门。
二、江苏新高考起始时间及改革内容
江苏新高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具体改革如下:
1. 江苏高考综合改革于2018年启动,并于2021年正式实施。
2. 教育部明确江苏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时间为2018年,并要求于2018年6月底前公布改革方案。
3. 根据这一要求,江苏省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适用于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并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
4. 实施“3+3”模式,选考科目由“6选2”调整为“6选3”。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选考科目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三、江苏高考制度改革历程
截止至2019年,江苏高考制度改革共经历了五次改革:
1. 2000-2001年:实行“3+小综合”模式。所有考生考语文、数学、英语,“小综合”指文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文理分科仍然实行。
2. “3+大综合”模式在江苏仅实行一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考生还需做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的大综合试卷。
3. 2003-2007年:“3+1+1”模式。保留语文、数学、英语3门必考科目的前提下,另外两门由考生自由选择。这一模式打破了文理分科,学生可跨文理课界限选择考试科目。
4. 2008-至今:“学业考+综合素质评价”。其中包括必选测试科目和必修测试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计分,“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多个方面。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根据安排,江苏省自2018年开始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即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并于普通高考中正式实施改革方案。新的高考模式中,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试采取“3+1+2”模式。其中“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1个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所选择的2个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每门15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100分。其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以等级分计入总分。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组成部分,其成绩纳入统高考总分。合格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1月份,考试成绩长期有效。选择性考试每年1次,安排在6月份,与统一高考科目同期进行,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江苏小高考是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信息技术,考试时间是3月18日到3月19日。江苏小高考一共7门,分别是:文科:选修科目:物理、化学,必修科目:生物、历史、政治、地理、信息技术;理科:选修科目:历史、化学,必修科目:物理、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术。文理分班的时候,如果是文科生必选历史,理科生必选物理,另外再选择一门,这两门和语数英到最后高考的时候都是要考的。小高考是你高二时候就参加的,就是把你高考时候不考的那几门都考了,相当于是结业考试。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