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2025年高考前夕,教育部一则严打艺考作弊的通报引发社会震动。在河北廊坊,名为“菁英轶程”的艺考培训机构陷入舆论漩涡——其宣传页面充斥“名师押题”“协议”等敏感词汇,而同期教育部通报的多起作弊案件中,正有考生通过培训机构传递试题答案的犯罪链条。这并非孤例:近年来从湖北高考手机作弊案到研究生考试泄题案,作弊手段不断升级,折射出艺术类考试监管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当教育公平的基石被侵蚀,我们不得不追问:艺考舞弊的病灶何在?根治之道又在哪里?

艺考作弊的典型手段与演变

技术化作弊成为新威胁。从菁英轶程贴吧中提及的“上镜技巧特训”,到2021年高考生用手机拍摄数学题上传网络的案件,作弊手段已从传统夹带升级为智能设备协同作案。教育部通报的案例显示,有团伙甚至建立“试题拍摄-场外解题-通讯传输”的完整链条:考生在考场用藏匿的手机拍摄试题,通过聊天软件传给培训机构“”,再将答案发回考场。这种模式在艺考中更为隐蔽,尤其在面试环节,微型耳机、伪装成纽扣的摄像头等设备极易规避常规安检。

“承诺”背后的灰色产业链。菁英轶程官网宣称“15年高过线率”“高校名师亲身授课”,此类宣传与教育部点名的“押题骗局”高度吻合。不法机构利用家长焦虑心理,以“AI押题”“内部资源”为噱头收取高额费用。事实上,教育部已明确强调,近年高考命题突出“反套路”导向,押中真题的可能性极低。更甚者,部分机构与考场工作人员勾结,如湘潭市教育考试院招考科科长周文胜曾窃取考研试卷转卖,最终被判刑6年。

监管体系的漏洞与挑战

考评机制存在薄弱环节。虽然教育部要求落实考评人员回避和“黑名单”制度,但实践中仍难杜绝利益输送。例如某些艺术校考中,评委与培训机构存在隐性关联:曾有高校教师私下参与考前辅导,将评审标准泄露给合作机构。省级统考虽已覆盖7大科类,但面试评分主观性较强,为“人情分”“关系分”留下操作空间。

技术防控与违法成本的失衡。尽管教育部要求考点配备智能安检门、集中保管手机,但2025年新政前,多地艺考考场仍依赖人工安检。更关键的是,法律惩戒力度不足:组织作弊罪最高判7年,但实际案例中主犯平均刑期仅3-4年。相较于作弊带来的升学利益,违法成本显得微不足道,这也是菁英轶程等机构敢于铤而走险的深层动因。

艺考改革下的治理新方向

制度重构:省级统考与录取机制改革。2024年起,艺考改革全面落地——除戏曲类外,所有专业均需通过省级统考,并依据“文化成绩+专业成绩”的综合分录取。此举大幅压缩了校考空间,减少人为干预环节。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推行也降低了“定向录取”的可能性。值得关注的是,菁英轶程所在的河北省已实行播音主持类省级统考,其学员若依赖作弊通过考试,将在文化课折算环节暴露真实水平。

技术赋能:AI评分与全流程追溯。教育部在2025年部署中特别强调“严把三关”(入口关、组织关、评分关),部分地区开始试点“AI辅助评分系统”。例如在美术类考试中,系统可对比考生作品与历史试卷库,标记异常风格相似度;声乐考试则通过声纹分析检测。从命题、试卷流转到考场监控的全流程电子留痕,使作弊行为更易追溯,破解了以往取证难的困局。

构建公平选拔的长效机制

压实主体责任与跨部门协同。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党委承担艺考招生主要责任,重大决策须经党委常委会审定。在菁英轶程案例中,若查实其与高校存在利益勾连,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党政同责”追责。公安、网信、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已成常态:2024年吉林省公安厅曾打掉9个考研作弊团伙,查获作弊器材千余套;市场监管部门也对虚假宣传机构实施联合惩戒。

诚信教育与社会监督并重。教育部连续多年发布高考预警,以“考生携带手机即认定作弊”“各科成绩无效”等警示强化规则意识。河北多所艺术院校在2025年招生简章中增设《诚信考试承诺书》,要求考生与家长共同签署。拓宽监督渠道至关重要——正如教育部呼吁:“对违规行为要露头就打,形成‘零容忍’社会共识”。

艺考作弊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对社会公平底线的挑战。菁英轶程事件所暴露的,正是培训机构利用制度漏洞、技术差异与人性焦虑构建的灰色利益网。教育部2025年新规通过省级统考全覆盖、文化课权重提升、智能安检强化等手段,已为艺考公平筑起新防线,但根治顽疾仍需深层变革:

一须推动立法升级,提高组织作弊罪量刑标准,将“售卖作弊器材”纳入刑事打击范围;

二须建立艺考评委库,实行随机双盲抽选,切断地域性利益链;

三须重构培训行业生态,将师资合规性审查与高校招考资格挂钩,彻底铲除“协议”的生存土壤。

唯有如此,才能让艺术选拔回归才华与努力的衡量本位,使每一个梦想的绽放都沐浴在公平的阳光下。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2118011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