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在期末考试周期间,如何同时保证考研复习的顺利进行?这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以下为2019年考研考生提供一些复习建议。
二、各阶段复习策略
1. 基础阶段(3月~6月份)
基础阶段主要是为考研初试打下基础,需要全面复习。在这个阶段,各科目的复习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后续的强化提高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主要学习教材,可借助复习全书类参考书,课后题必须亲自动手做,并深入理解大纲考点及基础题型的解法。
英语:主要复习单词,要打牢单词基础。开始阅读理解练习,如阅读Economics等杂志的选材,保持对阅读的不陌生感。
专业课:若考本专业,则暂不用复习专业课。跨专业的同学需熟悉所考专业课的知识点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政治:此阶段不用特别复习政治。
2. 第二轮复习(7月~8月)
暑假阶段给予了备考的同学自由的时间去突击复习。此时需要坚定信念,克服酷暑的困扰。数学和英语是此阶段的重点复习科目。
数学:对课本和辅导书进行第二次复习,集中练习并掌握做过的每道题。
英语:转移重心到长难句和阅读理解上,利用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和分析。
专业课和政治则根据具体情况开始初步的复习。
3. 第三轮及冲刺阶段(9月~考前)
这一阶段要求高质量、高效率的复习。具体到各科目:数学需注重方法和坚韧,以真题和模拟题为中心;英语则继续研究真题,尤其是近几年的真题,同时注意作文的练习;专业课回顾笔记,把握出题方向;政治则进入边做题边看书的巩固复习阶段。
三、考研期间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一、概述
考研期间,合理安排时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建议:
二、具体实施策略
1. 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确保每天都有具体任务可执行。
2. 科目时间分配:根据科目难易程度和个人优势,合理分配时间给不同科目。重点科目可多分配时间,但不要忽视其他科目的复习。
3. 制定优先级:根据科目的重要性和难度,确定每个科目的优先级,优先复习重要的科目。
4. 合理安排休息:每天安排固定的休息时间或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短暂的休息,以恢复精力和提高学习效率。
5. 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使用番茄钟等时间管理工具,集中精力进行学习,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6. 坚持每日复习:每天都要进行复习,巩固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7. 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除了学习外,还要安排一些放松的活动如运动、看电影等,以缓解压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遵循以上策略和建议,相信你在考研期间一定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取得优异的成绩!考研期间合理安排时间是关键。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分配时间给不同科目,制定优先级,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坚持每天复习,以及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活动,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三、生在准备考研的时候,应该怎么合理安排时间
1. 生如果立志要考研,首先建议在大一、大二时学好英语和专业课,尽可能过了英语4级和6级。
2. 一般建议是大三后半学期开始冲刺,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太长容易疲劳,坚持不下来。太短学习时间不够用。
3. 考研一般考生科目是:英语100分,政治100分,数学150分,专业课150分。
4. 进入复试有单科(政治、英语)要求,专业课要求。总分要求。缺一不可。
5. 由于考研只能报考一个院校(或科研院所),所以选报哪一所院校的什么专业也是你学习的一部分,要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对比。才能做出较好的选择。建议考生花上一周左右的时间做好分析。
6. 2020年报考生人数377万,招生计划也就是110万左右。有260万左右的同学注定要成为炮灰。有的400分都进不了第一志愿的复试,很内卷。
7. 所以建议在刚开始时如果考生不好确定准确的院校时先复习公共科目。因为有的院校在中途有更改初试参考科目的情况,每个推免生人数也不好提前确认,所以先学习政治、英语、数学也可。但是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考研目标,中途不建议更换院校。
8. 先期可以先听听网课。确实有某一门公共课学习困难,可以选报个辅导班,数学、英语以小班为宜,政治要报就报个大班即可。你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去收集、整理一年来的重大新闻与时事。
9. 时间安排上:英语、政治要求你过关即可。(当然高分是最好的)。真正的提分科目是数学与专业课。所以在这两门功课上下的时间应该多一些,不能自己喜欢英语就多学英语,这是错误的做法。
10. 到了10月份左右,数学、专业课一点要开始做真题,并且要控制时间。看在规定的时间内你可以做到多少分了。专业课的学习全靠自己,实在不会的可以请教老师、师哥、师姐、同学、网络、查阅资料。除非有真正的特训班,一般不建议报班,意义不大。
11. 政治平时上上课,最后两个月突击一般是可以拿下的。
12. 肖老师的政治复习资料还是很有经验的。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