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1. 教育部最新动态:

2023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将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并着重强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与美育紧密相关的内容包括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以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特别是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标志着美育在中考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 推行情况:

根据最近的文件和通知,目前已有8个省份全面推行艺术类科目进中考,包括江苏、湖南、云南等省份。还有山西、内蒙古等6省份的8个地市已经开始实施或即将实施艺术类科目中考。考试分数因地区而异,显示出对美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3. 具体实施方案与反馈:

以江苏省为例,该省已经发布通知,具体举措包括小学每周开设2节音乐课和美术课,并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初中每周开设1节音乐课和美术课,同时稳步推进艺术中考。四川省绵阳市已经率先实施艺术中考,其他如宜宾、资阳等地也已启动。反馈显示,教师努力、学校支持、学生乐意、家长满意,表明了艺术类科目进中考的积极效果。

4. 思考与问题:

随着政策的推进与落实,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的具体内容、考试方式以及中小学美育课程的衔接成为我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课程是美育的基础,完善美育课程体系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保障美育课程的实施、转变教育观念、与德育体育等融合、课程评价加强、美育教师的配备和培养等方面也是关键所在。

5. 学校与社会的应对:

对于学校而言,如何确保美育课程的开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艺术学习的机会、确保艺术课程的质量以及应对艺术中考的挑战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随着艺术科目的加入,中小学阶段的美育课程衔接问题也受到关注。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可能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

6. 专家观点:

周晓天(衢州高级中学党委书记)认为,完善美育课程体系要在丰富艺术课程和做好各学段美育衔接上下功夫。他也提到了当前美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课程落地难、美育课程与德育体育等融合不足、教师配备不足等问题。他认为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美育教师的培养,将美育与各科教学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艺术课程的纵横问题与解决策略

对于艺术课程而言,首先要理解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体育学科等并列。没有哪个学科一定最重要,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艺术学校不仅要重视自身学科建设与发展,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与衔接。

从横向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一问题视为“学科融合”或艺术学科的综合学习。这样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避免将艺术学科孤立于其他学科和学习之外。

而从纵向来看,艺术学科的衔接问题则涉及到不同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方法策略衔接以及考核测评衔接。在艺术课程的内容上,从自然与生活中的艺术感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与表达,包罗万象。而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策略,如感知体验、习作、创作、思辩等。在考核测评方面,需要特别重视,确保依据课程标准和多种形式进行公正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类学生作品创作比赛中,“中学生比不过小学生”的现象引人深思。这背后可能涉及到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无论如何,艺术课程始终离不开“五育并举”的大背景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需要将艺术课程置于整体人才培养结构中去思考,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当下的艺术教育,确保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落实,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目标。

二、河南省中考时间及相关政策

河南省的中考时间定于6月26-28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重要考试,也是初中发放的必要条件。

考试科目包括课程方案所规定的所有学科,考试时间一般在六月中旬,而体育水平考试则在3-4月份举行。从2018年起,北京市实施了新的中考模式,语数外为必考科目,其他科目实行选考。

从2020年起,河南将生物、地理纳入中招考试科目。而2021年起,北京市将正式实施全新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生物考试安排在初二年级进行。体育科目也正式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三、美育在中考中的考察内容与重要性

美育在中考中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歌曲、乐曲作品和美术作品。不同班级会按比例提取考题进行阶段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其中,中外音乐作品、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和中外美术作品、民族民间工艺作品都占据一定比例。

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它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现实和历史,还能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育还能调剂学生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2553652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