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一、解题关键

时钟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钟面上按“时”分为12大格,按“分”分为60小格。每小时,时针走1大格合5小格,分针走12大格合60小格,时针的转速是分针的,两针速度差是分针的速度的,分针每小时可追及。

####问题解析

1. 二点到三点钟之间,分针与时针什么时候重合?

分析:两点钟的时候,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2,分针在时针后5×2=10(小格)。而分针每分钟可追及1—=(小格),要两针重合,分针必须追上10小格,这样所需要时间应为(10÷)分钟。

解:(5×2)÷(1—)=10÷=10(分)

####二、实例分析

一只挂钟,每小时慢5分钟,标准时间中午12点时,把钟与标准时间对准。现在是标准时间下午5点30分,问,再经过多长时间,该挂钟才能走到5点30分?

在编号为1至100的灯中,每一个灯都配备一个开关。凡是编号为1的倍数的灯反方向拨一次开关,2的倍数再反方向拨一次开关,以此类推。最后为关熄状态的灯的编号规律如下:

1. 对于每一个灯,如果其编号是多个数的公倍数(如2、4、6等),那么它被多次反方向拨动开关。

2. 当一个灯的编号是完全平方数时,由于它被其所有因数(包括自身)多次拨动开关,最终其状态会变为与初始状态相反。

结论:最后为关熄状态的灯,其编号为完全平方数。

二、关于镜子原理问题

想象在镜子前站立,镜中的影像与实际的人像左右颠倒,是因为光线的反射原理造成的。但镜子无法颠倒上下方向,因为我们的视觉认知是基于地球引力的垂直参考系。

三、小学数学时间计算问题

对于时间计算,特别是跨日的时间计算,可以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例如,题目中给出的15日18:40至24:00和16日0时至4:19的时间段,可以分别计算然后相加得到总时间。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15日18:40至24:00的时间差为5小时20分钟。

2. 16日整天的时间计算需从0时开始,至4:19结束,为4小时19分钟。

3. 将两段时间相加,得到总时间9小时39分钟。

四、高考数学考试时间分配建议

高考数学考试时间的分配,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考分钟用于制定整个考试的战略,这五分钟不宜做题,但可以用来预览题目。

2. 审题要仔细,确保理解题意,避免因误解题目而失分。

3. 遇到难题时,可采用迂回战术,先略过,待其他题目完成后,再回头研究。这样能节省时间,避免得不偿失。

4. 选择题可利用排除法、特殊值法等快速求解。

5. 对于填空题和计算题,注意计算步骤和答案的准确性。

6. 利用数学定理、公式进行推理和计算时,要注意公式的正确使用和计算过程的准确性。

7. 做完题目后,要留出时间复查答案,减少因疏忽造成的失分。

五、数学解题技巧和方法

数学解题时,除了基本的计算能力外,还需掌握各种解题技巧和方法。如逆推验证法、代入验证法、作图求解法、递推归纳法等。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能有效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一、关于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

在证明线面位置关系时,一般无需复杂建立坐标系,有更简单的方法。而对于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等问题,以及几何体的高、表面积和体积等,建立坐标系能更好解决。同时要注意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以及钝角和锐角的问题。

二、关于随机试验与概率模型

在进行随机试验时,首先要明确所有基本事件以及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接着要明确是哪种概率模型,应用相应的公式。要牢记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公式。在求概率时,可以采用对立事件的思路,即正难则反,利用p1+p2+...+pn=1的原则。在计数时,可以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技能。还需注意“零散”知识点的应用,如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应用。对于平均分组和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也要特别注意。

三、关于轨迹方程与直线设法

在求轨迹方程时,主要关注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其中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可以直接求解、定义求解、交轨求解、引数求解和待定系数求解。对于直线的设法,一种是有斜率的情况,另一种是无斜率的情况。当知道弦的中点时,常常使用点差法。同时要注意判别式、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整体思路是保住基础分数,争取更高分数。

四、关于导数、极值、最值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首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导数,特别是复合函数的导数。在求单调区间时,一般不能合并,要用“和”或“,”隔开。知道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道单调性,求参数范围要带等号。注意最后一问要应用前面的结论。对于不等式问题,要有构建函数的意识。对于恒成立问题,可以采用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影像与根的分布法以及求函数最值法。整体思路是保住基础分数,争取更高分数。

以上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2084190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