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安排详解
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定于8月26日至28日进行,考试科目包括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以及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具体到各科目时间安排如下:
会计(第一场):8月26日08:30-11:30
税法(第一场):8月26日13:00-15:00
经济法(第一场):8月26日17:00-19:00
财务成本管理(第一场):8月27日08:30-11:00
财务成本管理(第二场):8月27日13:00-15:3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8月27日17:00-19:00
会计(第二场)、税法(第二场)、经济法(第二场):8月28日相应时间段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二)则分别在8月27日的8:30-12:00和14:00-17:30进行。
考生应注意以下事项:
1. 考生需携带电子版的准考证,以防丢失或忘记携带无法参加考试。
2. 除了准考证,考生还需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
3. 符合规定的计算器可带入考场。
4. 对于异地考试的考生,需提前熟悉考试地点,建议提前到考场熟悉路线,并预订附近住宿。
5. 主观题题干较长,建议先看问题再读题干,使用机考标记功能,规范答题步骤,尽量写满答题空白处。
### 二、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的历年变化与安排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时间安排如下:
1. 2021年8月27至29日举行了专业阶段科目考试。
2. 2021年8月28日举行了综合阶段考试。
3. 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等。
4. 在CPA的六科中,会计与审计、税法的联系较大,明年这两科的难度可能都会上升,因此会计和税法一起考压力会相对较小。
5. 搭配审计和经济法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为经济法的难度不高。
6. 财管和战略是CPA六科中联系较紧密的两个科目,且战略的难度系数预计会下降,可以为财管的公式复习提供时间。
### 三、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时间安排及其备考策略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时间一般如下:
1. 专业阶段考试一般在10月份,综合阶段考试在8月份。
2. 以2019年为例,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在8月3日的上午进行,下午进行试卷二,次日进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
备考策略如下:
《关于CPA考试备考策略及科目搭配建议》
第18点,对于节后准备报考CPA的考生,建议备考2—3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时间,提高通过率。在科目搭配上,我们为大家提供几种实用的两科和三科搭配方案,供考生们参考。
第19点,会计和审计是CPA考试中的核心科目,难度相对较高,学好会计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没有会计基础的考生来说,如果首次备考能顺利通过这两科,那么拿下证书的希望就大大增加。
第20点,会计和税法是紧密联系的两科。例如,会计科目中的所得税是重要章节,在税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考点。两者交替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理解,加深印象,并节省备考时间。
第21点,经济法作为CPA科目中难度较小的科目,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大。可以搭配难度较大的审计,在时间上进行合理分配,以缓解备考压力。
第22点,财管和战略也是紧密联系的科目,都涉及风险管理相关的知识点。两者结合复习效果更佳。战略的难度相对较小,而财管需要大量的题目练习以理解和记忆公式,因此在时间分配上也能很好地分散压力。
关于三科搭配的建议,第23点推荐的是会计、税法、经济法。这样的搭配在科目联系和备考时间上都是最合理的选择。税法和经济法的难度较小,可以为会计的备考腾出更多时间。这三科都是偏向理解和法律的科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24点,针对不同科目的特点,我们总结出考生在备考时应该注意的不同点。对于首次备考的考生来说,选择正确的备考方向至关重要。
第25点,会计是CPA六科中的基础,学好了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近年来,会计科目的考察越来越偏向基础化,考生在这部分的失分较多,需要特别注意。
第26点,审计对于没有真正做过审计工作的考生来说难度较大。审计的逻辑性较强,书本较为晦涩难懂,考生需要结合审计案例,用审计思维去理解案例背后的知识点和思路,并通过真题进行巩固记忆。
第27点,财管的特点是公式多、计算量大。考生需要理解并记忆公式,摸索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题目。建议每个公式自己推导一遍,有助于之后的理解和运用。
第28点,经济法是纯文科性质的科目,主要靠背诵加做题来巩固。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样记忆和做题的效果都会更好。
第29点,除了财管,税法也是大量计算的科目。一些特殊政策和税收优惠需要多记多背。计算和背诵是税法备考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第30点,战略的难度最小,备考压力也最小。如果时间不够充裕,可以在理解框架的基础上记住重点知识,通过几套真题进行巩固,基本可以通过考试。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