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
据了解,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定于8月26日至28日进行。其中,考试的第一天(8月26日)为星期五。综合阶段考试则安排在8月27日。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两部分。
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的查询会在考试结束后的两个月左右进行。根据过去的经验,注册会计师成绩通常在每年的12月份公布。
每科注册会计师考试均采用百分制,60分及以上即为成绩合格。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合格成绩在5年内有效。而综合阶段考试的合格成绩则没有时间限制。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共有六门,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考生可以选择同时报考所有科目,也可以选择部分科目进行报考。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则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两卷合计60分即为合格。
二、近年来注会考试时间分析
近年来,注会考试时间有所变动。从近几年数据来看,注会考试通常在每年的8月份进行专业阶段考试,而在之前的年份,考试多在10月份进行。可以预测2023年的注会考试也将在8月份举行,但具体的考试时间仍需以当年度中注协官网发布的考试信息为准。
历年的专业阶段考试时间也有所不同,有年份是在8月份,也有年份是在10月份。而综合阶段考试的时间则相对固定。对于零基础的考生来说,自学通过考试的难度很大,建议跟着辅导课程学习,以找准学习思路,明确目标,提升学习效率。教材是cpa备考的根本,考生可利用前一年度的教材预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注册会计师考试相关信息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阶段考试一般在10月份进行,而综合阶段考试通常在8月份进行。比如2019年的考试时间安排为:8月某日的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以及10月份的某些科目考试如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
CPA报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注册并填写报名信息、资格审核和缴费。应届毕业生首次报考需先交费后进行资格审核。每年新教材发布后,考生应使用新教材备考,因为CPA考试内容会有新的增加和调整。每年专业阶段准考证打印在国庆期间会暂停,考生最好在国庆前完成打印工作。CPA的缺考人数较多,因此前期备考效果直接影响最终是否走上考场。
关于备考时间规划,对于尚未进入备考状态的考生来说,如果每天能备考3个小时左右,那么从现在开始到考试前的时间足以完成基础阶段的备考工作。基础阶段的复习结束后,考生需要进行二轮复习和强化阶段的复习,分别侧重于对知识点的巩固和对真题的理解与掌握。在国庆期间是最佳的冲刺时间,考生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最后的补充和强化,并熟悉考试模式。
对于科目搭配方面,建议考生选择报考两到三科以提高通过率。如会计和审计或会计和税法等科目的搭配方式可供参考。会计和审计是CPA考试中的核心科目,学好这两科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对于首次备考的考生来说,可以选择联系紧密的科目搭配以降低学习难度并提高备考效率。关于CPA科目备考的策略性建议
21、在CPA的考试科目中,经济法以其相对较小的难度和与其他学科较少的联系度,成为了较为轻松的科目。搭配上难度较大的审计科目,可以在时间分配上更为合理,从而减轻备考压力。
22、财管与战略是CPA六科中关系紧密的科目。它们都涉及风险管理这一核心概念,因此联合复习效果更佳。其中,战略的难度相对较低,而财管则需要大量练习来记忆和理解公式,这有助于在备考过程中分散压力。
23、若要三科搭配备考,建议首选会计、税法与经济法。这样的组合在时间分配和科目联系上都是较为合理的。会计、税法和经济法的难度相对较小,为会计的备考腾出更多时间。这三科均偏向理解和法律应用,相互之间的备考可以相辅相成。对于基础较薄弱的考生来说,这一组合无疑是最佳选择。
24、针对每个科目的特性,考生在备考时需注意不同的要点。特别是首次备考的考生,方向正确是掌握正确备考方法的关键。
25、会计作为CPA六科的基础,掌握好会计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近年来,会计科目的考察更加侧重于基础知识,因此考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不可忽视。
26、对于许多未从事过审计工作的考生而言,审计科目的难度较大。审计的逻辑性较强,书本内容较为深奥。建议考生结合审计案例,用审计思维去理解背后的知识点和思路,并通过真题进行巩固。
27、财管科目的特点在于公式众多,计算量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不断探索如何理解并记忆公式,完成大量题目。推导一遍每个公式将对后续的理解和应用大有裨益。
28、经济法是一门纯文科性质的科目,主要依靠背诵和做题来巩固。背诵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既有利于记忆,也有利于做题时的应用。
29、除了财管外,税法也是需要大量计算的科目。税法中还包括一些税收优惠的特殊政策,都需要考生多记多背。计算和背诵是税法备考中需注意的两个要点。
30、战略科目在CPA六科中难度相对较小,备考压力也相对较小。若时间不够充裕,考生可在理解框架的基础上,重点记忆知识,并通过几套真题进行巩固。按照这样的方法备考,达到及格线是不成问题的。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