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艺术中等教育以专业性和多元化为核心,形成了以独立艺术中专为主体、高职附设艺术部为补充的体系。在“美育入中考”的政策背景下,广西虽尚未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计分体系,但区域内艺术中专已成为初中毕业生专业发展的重要通道。这些学校兼具文化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双重职能,既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质生源,也为地方文艺团体培养实用型人才。以下从学校类型、专业布局、招考机制及政策环境四方面展开分析。
广西艺术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作为区域龙头,具有鲜明的示范性。该校创建于1958年,是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教育部现代化示范学校。依托广西艺术的资源优势,学校共享部的教学设施,包括专业琴房70间、舞蹈练功房10间及现代化剧场,教学设备总值超1300万元。师资队伍中28.99%为硕士学历,26.09%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的教学团队。2025年招生涵盖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两大方向,采用“专业面试+文化课成绩审核”模式,文化科目直接认可初三上学期语数英期末考试成绩。
南宁艺炫艺术职业技术学校与南宁民族歌舞艺术职业技术学校则突出职业化培养。艺炫学校(原南宁现代舞蹈学校)以表演实践见长,曾参与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演出,获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5项。该校采用分层办学模式,设高中部、中专部及短期培训部,专业覆盖舞蹈表演、戏曲表演、艺术幼师等。南宁民族歌舞学校则聚焦民族艺术传承,课程融入壮族歌舞、器乐等非遗内容,与旅游景区合作开展实景演出,强化学生舞台经验。
传统艺术与现代专业并重。以广西艺术学校(非广艺附中)为例,其专业设置兼具传统性与前沿性:戏曲表演、杂技与魔术表演为自治区级示范专业,同时开设数字媒体相关的播音主持、艺术设计等新兴方向。该校采用“校企合作+升学导向”双轨模式,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达95%以上。
课程设计对接升学与就业需求。专业课程普遍采用“基础训练+舞台实践+文化素养”三维框架。如广艺附中要求学生每日基本功训练时长不低于3小时,每学期参与2场以上公开演出;文化课则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确保学生具备高考竞争力。南宁艺炫学校与电视台、文旅集团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定期参与商业演出,积累职业经验。
统考与校考相结合。2025年广西艺术中专招生主要分为两类:
1. 全区统考专业:涵盖音乐、舞蹈、表(导)演等7大类。考生需在高考报名时选择艺术加试类别,通过全区统考合格线方可投档。例如舞蹈类统考科目包括基本功、剧目表演和即兴创作,总分≥145分为合格。
2. 校考专业:广艺附中等校在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2025年报名时间为3月3日-4月17日,需提交《思想品德证明》及文化成绩单。考试注重专业潜能评估,如舞蹈专业需测试身体条件(身高比例、软开度)、节奏感及剧目表现力。
录取规则强调专业优先。广艺附中明确“按专业总分分男女排名择优录取”,文化课仅需达标;南宁艺炫学校则对学前教育等复合型专业增设面试答辩环节,考察学生综合素养。
中考改革与艺术地位提升。尽管广西尚未将艺术纳入中考计分,但教育部提出“2023年美育中考全覆盖”目标,多地试点分值达10-40分。广西2024年已调整艺术统考科类,新增表(导)演类、戏曲类,反映出艺术教育系统性强化趋势。
升学路径拓宽。艺术中专学生可通过三条路径升学:
1. 参加普通高考艺术类统考,报考本科院校;
2. 通过校考进入独立设置艺术院校(如广西艺术音乐表演专业具备校考资格);
3. 职教高考对接艺术高职院校。2024年起广西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改革,技能成绩占比不低于50%,为艺术生提供更灵活通道。
广西艺术中专教育以专业化培养为核心,形成广艺附中、南宁艺炫等标杆学校,通过特色课程与严格训练平衡艺术素养与文化基础。在政策层面,艺术类统考科类细化、“职教高考”改革及中考美育试点推广,持续拓宽学生发展路径。
未来需关注两方向:
1. 区域均衡化:目前优质资源集中于南宁,建议在桂林、柳州等地增设艺术中专分校或实训基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如桂林山水实景演出)构建实践网络;
2. 课程标准化:建立全区统一的艺术中专专业教学标准,尤其在非遗传承(如壮族歌舞)与数字艺术(如新媒体设计)领域,推动课程与产业需求对接。
对考生而言,选择艺术中专应综合考虑专业优势(如广艺附中的升学率、艺炫学校的实践平台)、个人特长及文化基础,并提前备考专业统考科目。艺术培训学校如金鹰艺术专修学校、戴氏教育等可提供针对性强化训练,但需注意甄别机构资质,避免应试化培训削弱艺术创造力。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