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三学子面对考试波动怎么办
在追求学业的道路上,每一个高三学子都可能遇到考试的波折。对此,王金战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应对。
成长之路充满起伏,一时的失利并不代表永远。面对孩子的成绩起伏,家长应首先理解和接受这种正常现象。失败并非坏事,它是发现问题、更快进步的机会。
记得那个寒假,我女儿数学只考了108分,看似糟糕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机会。她没有因为失败而沮丧,反而通过这次考试找到了自己的弱点所在。我们共同分析试卷,针对失分点投入学习。寒假过后,她在数学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考试中的失分是一种无声的警告,提醒我们要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如果我们忽视这些反馈信息,那么下一次的考试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打击。我们要学会在失败中寻找机会,从中汲取经验,为下一次的挑战做好准备。
王老师的复读班曾有一个学生,三次模拟考试都是全班第四名,但高考时却落榜了。这是因为她过于平稳的表现掩盖了问题所在。在高考的压力下,这些问题暴露无遗。我们应该接受成绩的波动,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刻苦拼搏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成绩依然无法提高。对此我想说: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以我自己为例,高中时我体育很差,但在清华的努力锻炼下,我不仅成功通过了体育考试还突破了自我极限。这就是潜力的力量。
接着上文的话题,我们永远不能自满于自己的付出。那么,我们该如何努力呢?我在高中时听过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也向他人介绍过自己的学习方法。但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如何深入学习知识。
在二年级时,我们有一门叫做《模拟电子线路》的课程,难度极高。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个关键的方法:“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其他学科都有一个共同的窍门,那就是题海战术。”当时我对这个观点有些困惑,因为从小到大,老师都强调要讲方法,不要盲目做题。后来通过几件事情,我逐渐理解了这八个字的意义。
我们班有一个山东的高考状元,他的高考分数高达713分(满分750分)。我向他请教学习秘诀时,他说:“我在高中阶段做了几乎所有能买到的习题集。”
如果觉得状元离我们太远,还有一个例子是河南省高考排名第76名的同学。他的智商并不一定比大家高,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努力。他说他至少做了五遍高考的六大主科的题典。
我认为高文焕院士的话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有效方法。我个人的体验也是如此。比如,当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是做不好。于是,在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练习。之后,在英语考试中,我的短文改错几乎没出错。大家可能会觉得生很少做题,但我可以说,在清华,每年做的题甚至比高三时还要多。
那么,如何安排时间进行题海战术呢?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时间问题。我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在清华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受启发。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读书,学校全体住校,每年只有几天假期。他们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这也导致他们的基础比我们扎实得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清华更愿意在湖北扩招而非河北。当我回想起自己的高中时光,我深感后悔。如果当时我能像南方的同学那样珍惜时间,我或许也能成为状元。
在此我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步伐应该更快一些。我看到的是大家悠闲地走着,说着笑着。但如果我们骑车飞快、走路小跑,就可以节省更多时间用于学习。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我直到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这十分钟,我们每天可以挤出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再有就是尽量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我在高中时每天都看电视,主要是出于面子心理,看体育比赛、晚间新闻与他人交谈的资本。但现在我认为被人说成“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最愚蠢的。不管你的智商如何,如果你把太多精力用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在清华,许多同学高中时几乎不看电视,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现在我们学校每个寝室都有电视,但我们的电视几乎从来不开。大家考试后没有休息放松,而是准备下一学期的课程,或者学习一些实用的技术。所有人都在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对,但我们很难坚持,最多只能维持三分钟热度。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让自己的热情持续下去。
《关于三模考试的自招意义探讨》
三模考试对于自主招生来说,其意义已经微乎其微。虽然其考试难度相对较为简单,但其作用也仅限于帮生认清自身能力,在考前给予一定的信心鼓舞。因为到了三模考试的时候,高考往往已经迫在眉睫,此时的同学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心态稳定。相对来说,三模的难度是最小的,因为它更侧重于检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而非知识掌握程度。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应过分依赖三模考试的成绩,而是要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