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偶像艺人孙亦航(本名黄宇航)考入重庆人文科技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作为易安音乐社成员、前TF家族练习生,以及《青春有你第三季》选手,他未如公众预期选择专业艺术院校,而是进入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这一选择折射出艺术类高考制度的变革与艺人发展路径的多元化趋势。
孙亦航的履历显示,他早在2012年便以实习生身份加入TF家族,2017年以易安音乐社成员身份正式出道,演艺活动贯穿整个青少年时期。2020年至2021年期间,他同时参与选秀节目《青春有你第三季》和影视剧《少年如歌》拍摄,工作强度与学业备考形成显著冲突。
据公开信息,孙亦航最终考入重庆人文科技(非艺术类院校),而非此前粉丝猜测的北京现代音乐或上海戏剧等专业院校。这一选择引发舆论两极评价:部分网友认为普通本科学历对艺人职业助力有限,质疑其“自暴自弃”;而支持者则指出,实践经验和市场曝光才是演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学历背景并非决定性因素。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艺考报名人数超百万,占高考总人数10%,但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60%,低于普通专业。这一背景为孙亦航的选择提供了现实注脚。
孙亦航的升学时间点恰逢中国艺考制度的转折期。2024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正式落地,标志着“省级统考为主体、校考为补充”的新时代开启。核心变革包括:
1. 统考覆盖扩大:音乐、舞蹈、表(导)演等6大科类基本实现省级统考全覆盖,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
2. 文化课门槛提高:综合成绩中文化课占比不低于50%,部分省份进一步上调。例如湖南省2025年规定,音乐类、美术设计类文化线需达普通本科线的80%,表(导)演类需达75%;
3. 校考大幅缩减:仅40所左右“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保留校考资格,其余均采用统考成绩。
这些政策加剧了艺人考生的双重压力。以天津2024年艺术类招生为例,考生需满足“美术统考成绩达总分80%以上,高考成绩不低于普通本科第一批次线,外语单科70分以上”的严苛条件。对行程密集的艺人而言,兼顾专业集训与文化课冲刺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重庆人文科技虽非传统艺术名校,但其教育与艺术学科结合的模式反映了新兴趋势。国内多所综合类院校通过两类路径开设艺术相关专业:
这种路径为艺人提供了灵活性:
1. 时间适配性:普通本科院校对专业实践请假制度更宽松,如孙亦航2023年仍能参与综艺《闪亮的日子夏日歌会》及EP录制;
2. 职业转型铺垫:艺术管理、策展、教育等课程为艺人长远职业规划提供更多可能。研究显示,艺术类毕业生仅30%持续从事表演工作,多数转向相关领域。
孙亦航并非孤例。同期艺人中,林墨(易安音乐社成员)考入上海音乐,遵循传统艺术路径;而IXFORM组合成员更多选择综合类。这种分化反映行业共识:
业界观点也呈现分裂:
孙亦航的“非典型选择”,本质是艺术教育标准化与艺人职业特殊性碰撞的产物。随着艺考文化门槛持续提高,省级统考成为主流,未来艺人可能更倾向两条路径:顶尖专业院校聚焦学术深耕,或普通高校实现“实践+学历”平衡。
这一趋势对行业提出新课题:如何建立更灵活的继续教育机制?例如认可演出经历折算学分、开设艺人定制班等。正如教育部2023年《通知》强调的,高校需“优化艺术类专业结构,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孙亦航们的选择,正在倒逼艺术教育回应真实市场需求,从单一走向多元。
> 行业变迁缩影:
> | 传统模式 | 新兴模式 |
> | 艺考校考为主 | 省级统考为主 |
> | 专业艺术院校 | 综合类 |
> | 全职学习 | 学业与事业并行 |
> | 文化课占比30-40% | 文化课占比50-80% |
> 基于教育部政策与艺人案例对比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