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中考成绩公布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
陕西2023年中考成绩公布时间定于7月15日。具体公布时间段为7月16日至7月18日和7月19日至7月21日。城六区包括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和雁塔区,而五区二县则包括阎良区、临潼区、高陵区、长安区等。
对于考生而言,填报志愿是一个重要环节。考生需在7月13日8:00至7月15日18:00期间登录宝鸡市教育云平台中考志愿填报系统,在“第一批次志愿”栏目填报宝鸡中学。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组织,依据学校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中考成绩,同时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考生需根据录取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到宝鸡中学办理报名手续,逾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查询成绩后,考生和家长可领取《2023年西安市中考招生指南》,也可登录西安市教育局门户网站查询各学校招生计划,做好志愿填报准备。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既要考虑自己的中考成绩,也要了解相关学校的招生计划、近几年录取分数线及教育质量等。建议考生及家长尽量将志愿填满,并注意学校梯度,科学填报,避免盲目跟风,以防出现高分低投、滑档等现象。志愿填报完成后,请记得确认提交,一旦提交不可更改。
考生应妥善保管个人登录密码,防止被他人欺骗或限制志愿填报。如密码错误或丢失,考生及家长可及时到属地区县招办重置密码,并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
不同市区的中考成绩公布时间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在7月15日左右均可查询。考生和家长可登录各市教育局官网或到毕业学校、所在区县招办查询中考成绩。查询时需注意,网站和网页在成绩刚公布时可能会因大量用户同时访问而出现无法打开的现象,此时请考生和家长不要着急,稍等后再进行查询。
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生和家长了解。比如,考生成绩由文化课考试成绩、体育考试成绩和按有关政策的加减分三部分组成。考生查询分数后,不仅要关注总分,还要关注一分一段表,明确自己的区排名。如果对分数有疑问,需要尽快与学校取得联系,决定是否去查分。所有学生查到的都是真实的成绩,包括往届生。但按今年中考政策,符合报名、报考条件的往届生在参加中招文化课考试后,要按参加文化课考试科目每科减1分(总共减5分)再进行录取。
二、陕西省蓝田县中考学校代码
蓝田县的中考学校代码是每位考生在选择志愿时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通知学生成绩后,由毕业学校和报名点组织学生在线填报升学志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按不同的录取批次填报各类学校志愿。
中考结束后,每位学生(报考类别为“参加毕业考试不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除外)可领取一张《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提前录取志愿卡》。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凭此卡参加中职类学校、民办普通高中的提前招生录取。需要注意的是,此卡一经上交录取学校,所填报的以后各批次升学志愿将自动失效。
学生及家长在选择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志愿信息一经填报提交,不得更改。凡填报有需要进行面试的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志愿的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面试。报考公安、护士、刑事司法专业的学生是否进行面试由招生学校自行决定。面试结果应向学生公布,并在录取时作为参考。录取时,将从面试合格的学生中按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学校择优录取。
报考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招办进行报名,并参加体育科目考试。对于主城区的普通高中录取工作,由市招考办统一组织,采取“分段投档,段内志愿优先”的方式进行,严格遵守市教育局下达的招生计划。而各郊区(县、县级市)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录取工作,则由当地招委和教育局负责实施。
对于未完成录取计划的学校,市招考办将公布剩余计划,并统一组织网上补报志愿和录取。未能录取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市招考办组织的网上补报志愿,或自主选择合适的未满额学校,然后到学校所在地的招考办办理录取手续。值得注意的是,各学校不得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录取已参加中考的应届学生,每位学生只能拥有一个学位,避免重复录取。
关于蓝田县2023年中考生人数,共有9313名考生。考生在获取准考证后,应仔细阅读背面的考试须知,熟悉相关考务规定和要求,确保掌握准确的考试时间和地点。考前准备方面,考生需备好准考证、透明文具袋、不带套的橡皮、尺子、圆规、黑色0.5mm签字笔(多备几支)和2B铅笔等,建议到正规文具店购买。除考试须知规定的用品外,其他物品禁止带入考场,特别是手机等电子智能设备,一旦发现即视为作弊。
考生进入考点时,必须通过安检门和金属探测仪的检查,严禁携带手机进入考点,以免被视为违纪并取消全部科目考试成绩。由于天气炎热,考生可携带透明饮用水瓶进入考场,但瓶身不得有字迹,也不能放置于桌面以防损坏答题卡。考生可携带纯指针式手表,但不能是带有液晶显示屏幕的手表。
考试期间,考场将启用视频监控、无线电屏蔽仪、金属探测仪等设备来辅助管理。考生在进入考场前需自行检查,妥善存放违规物品。建议考生不要佩戴首饰,避免穿着带有金属饰物的衣服,以免影响入场考试。考生入场还需进行身份识别,通过身份认证通道后方可进入。
已加大考试违规违纪的处罚力度,考生应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诚信应考、安全应考。关于考试疫情防控工作,将按照新型冠状病毒“乙类乙管”的要求执行。考生需自行监测身体健康状况,考试期间可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口罩。最后提醒广大考生不聚集、不扎堆,做好自身健康防疫工作。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