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寒假时间明确,教育部门作出调整
2023年淮安市中小学寒假时间已经确定。全市小学、幼儿园自2023年1月7日起放寒假,其他年级则于1月11日开始寒假。寒假结束时间为2月15日,若无特殊情况,学生需在2月16日返校上课。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门也对此作出了明确回复。
#### 二、寒假安全提示,家长学生需知
在寒假期间,学校提醒学生注意多项安全问题。首先要注意防火、防盗、防触电等家庭安全问题。在寒冷的天气中,学生应注意保暖防冻,避免在结冰的路面玩耍,以防摔跤受伤。还要注意交通安全和防拐骗问题。在外出时,应尽量结伴而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若遇到困难,应寻求警察等可靠人员的帮助。
#### 三、健康饮食,远离不良习惯
在春节期间,学生可能会参加各种聚餐活动。学校提醒学生不要暴饮暴食,更不要醉酒。同时要注意身体健康,不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封建迷信和活动。学生应养成崇尚科学、远离毒品等良好习惯。
#### 四、淮安六年级期末考试安排
根据淮安教育局的安排,小学六年级的期末考试时间定于2023年6月21日至24日。每年的具体考试时间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 五、淮安中考招生简章解读
淮安中考招生工作是每年备受关注的重要事项。今年,市教育局对招生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报名人员需符合一定条件,不得报考的情况也进行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下达,各县区也有具体的招生区域和定向分配政策。对于民办普通高中的招生管理也进行了规范。在招生过程中,学校必须公布《招生章程》,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对于高中阶段招生学校的资格也进行了明确要求。
#### 六、淮安小学各年级期中考试时间及注意事项
关于淮安小学各年级期中考试的时间和内容安排,需根据当年的教师编制考试简章来确定。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各占一部分,具体考试内容和形式需以当年的考试要求为准。
####一、江苏省淮阴中学和清江中学创新人才实验班及国防班的志愿填报
除单独志愿外,考生仅能填报所属招生区域内的普通高中志愿,四星级普通高中志愿数不超过三个。考生可自由选择填报市教育考试院所公布的任何其他类型的计划。
####二、志愿填报流程与细节
志愿填报工作通过网上进行,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可自主上网填报和修改志愿。截止后,各县区招考机构将打印出考生志愿核对表,并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确认工作。考生必须全面了解和把握招生政策,签名确认后不得更改。如有违背考生意愿的情况,可在6月10日到市教育考试院更改。
####三、各类学校招生与考试政策
1. 考试科目及分值:详细列出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目的分值,以及新中考方案下的总分计算方式。
2. 考试时间及形式:明确了各科目的考试时间、考试形式以及特殊科目的考试要求。
3. 考试组织:全市中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及其他相关考试的组织形式、领导机构及实施细节。
4. 升学考试与毕业考试合并进行,既是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四、考试环境与标准
1. 所有考试均在标准化考场进行。
2. 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将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3. 市教育局负责统一组织命题和网上评卷,考试成绩通知单由各县区招考机构打印发放。
####五、学校招生录取原则与细节
1. 未参加2021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的考生无录取资格。任何学校不得在中考录取前通过额外考试方式录取新生。
2. 各类学校的录取依据为考生的志愿、中考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定结果。
3. 学校根据其预先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录取,并负责对未被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问题处理。
####六、特殊招生政策与要求
1. 热点高中学校的录取分多步进行,详细列出了各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2. 对于非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减少10分后参与录取。
3. 公布了各类型学校录取的最低控制线,任何学校不得录取低于这些线的考生。
####七、录取时间与照顾政策
1. 列出了各类学校的录取时间。
2. 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考生,如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将在录取时给予照顾。具体照顾政策和分值也进行了详细说明。
####八、招生考试的重要性与要求
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县区招委会和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招生考试的平稳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招生考试流程顺利进行。各区县、各学校应提升政治意识,实施统一领导,落实属地责任,构建完善的应急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避免重大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确保改革平稳落地。实施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于报名组织混乱、考场纪律松懈、招生混乱以及因地方保护主义和管理不力导致的问题,将依据相关规定严肃处理。教育部门和招生部门需采取有效措施,既要保证学校招生计划的完成,又要严格执行经过审定的招生计划。
(二)强化安全管理,确保万无一失。各区县、各学校需重点关注招生考试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保障考卷安全,严防泄密。二是确保考试过程公正公平,加强诚信考试宣传,从源头上遏制舞弊行为。三是保障考生安全,做好治安、卫生、防疫、交通等方面的保障工作。四是加强信息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各区县招考机构和初中学校需做好信息安全管理,未经审批不得向外部机构和个人提供生源信息。
(三)优化服务,推行“阳光招生”。招生部门和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通过媒体及时公布招生政策、办法、结果等信息。加强监督机制,包括纪检监督和舆论监督,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四)严明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各级学校要严格执行、省、市关于高中阶段招生的文件规定。未获市教育局批准、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和未按规定参加年检的学校不得招生。民办高中必须独立办学,不得混合编班,违规招生学生将无法获得学籍。
(五)细化规定,严格招生流程。根据苏教职〔2016〕10号文件要求,学校不得为其他机构代报招生计划和代办学籍。录取名册需经市教育考试院打印后办理学籍。严禁学校刊播虚假广告、争抢生源、贬低其他学校宣传。考生需收到《中等学校招生报考指南》后方可填报志愿。任何学校不得强迫或误导考生填报志愿,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六)加强监管,严格执行收费和招生计划。各学校需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审定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审批程序。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设区市招生,自主招生办法和拟定人选需报市教育局审核。严禁暗箱操作,擅自录取。录取通知书需经市教育考试院审批后办理新生学籍,并统一印制。
(七)严格保密,严禁炒作考试成绩。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
以上意见请各县区招委会、教育行政部门认真执行,并传达到所有初中学校和招生学校,确保顺利推进招生考试工作。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