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习指导
1. 认真看书,归纳前四单元基础知识,可参考下面提纲,要求每个知识点内容必须准确理解记忆。
2. 注重分块知识点的落实,尽快熟悉型,争取第一次大考取得好成绩。
3. 期中要求题题过关,同时要求进行审题、信息提取、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
#### 物质的分类
1.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例:洁净的空气、天然水、过氧化氢溶液、石灰水、碘盐等。
2.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例如:水、纯净水、蒸馏水。
3.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 金属单质:铜Cu、汞Hg等。
- 非金属单质:氧气O2、氮气N2、氢气H2、Cl2、金刚石C、硅Si等。
- 稀有气体: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4.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MgO、KMnO4、Ca(OH)2、NaCl等。
5. 氧化物:由一种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例:水H2O、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等。
####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1. 宏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微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H2O、氧气O2、氮气N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
-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刚石C、石墨C、硅Si、金属(如:汞Hg)。
-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Na+和Cl-)。
3.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元素符号。例:H、O、Fe、S等。
4.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表示方法:化学式。
-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水分子,不是氧原子和氢原子。
-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5.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 阳离子带正电荷如钠离子Na+,钙离子Ca2+,镁离子Mg2+,铝离子Al3+,铵根离子NH4+;
- 阴离子带负电荷,如氯离子Cl-,硫离子S2-,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碳酸根离子CO32-等。
6.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7. 地壳里、生命细胞中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8.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或说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或说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还决定元素分类。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等。
2.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溶解、蒸发、沉淀等。
3.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对热稳定性等。
4.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溶解度)、挥发性、吸水性等。
#### 空气的成分和用途
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 氧气的用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潜水、宇宙航行、燃料燃烧、炼钢、金属切割、气焊等。
3. 氮气的用途:保护气、冷冻剂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气、电光源等。
#### 环境污染与保护
1. 目前计入大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
硫在普通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妙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则会呈现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释放热量并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磷则呈现出激烈的燃烧,伴随着黄色火焰,释放热量并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碳剧烈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释放热量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当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溅并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固体物质。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呈现淡蓝色的火焰,同时释放热量,烧杯内壁会出现无色的液滴。
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和铝箔之前,通常需要在集气瓶底放置少量的水或细沙,以防止熔融物溅落并可能导致的瓶底破裂。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也需要在集气瓶底添加水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排放污染环境。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纯度检测。具体的检测方法包括用拇指封住充满氢气的试管口,然后靠近火焰移开拇指进行点火。如果听到“噗”的一声,说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出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
电解水实验显示,无色的液体产生两种无色的气体,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这表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水和天然水有所不同。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其构成粒子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天然水(如矿泉水、河水、海水等)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天然水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去除杂质变为纯水,如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
文中还涉及了过滤操作的具体要点和过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及检验方法,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水资源的保护措施等。文章还介绍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取用、称量、量取滴加、物质的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仪器的装备等相关知识。还介绍了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以及常见事故的处理等内容。
对于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大多数学校会在第一至第四单元的内容中出题。由于每个学校的教学进度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会有所不同,但大致范围是一致的。考试后,学生需要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并制定下一步计划。无论成绩如何,提高才是最重要的。考试后的反思与总结同样重要,找出失败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落实到行动中去,鼓励自己并坚定必胜信念。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目标!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