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职的公安民警是可以报考消防工程师考试的,但需满足相应的报考条件。
2. 报考条件详解:
- 取得消防工程专业中专学历,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满3年或相关专业的中专学历,从事该工作满4年。
- 取得消防工程专业专科学历,从事该工作满2年或相关专业的专科学历,从事该工作满3年。
- 取得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该工作满1年或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该工作满2年。
- 其他专业的人员,其从事消防安全技术工作年限需相应增加。
已取得一级或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并希望注册的人员,需受聘于一个经批准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通过聘用单位提交注册申请材料。
二、如何备考警察考试
笔试内容主要涉及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和公安基础知识,有的地方可能会只考其中两门。公共基础知识包括哲学、法律、行政管理等,而公安基础知识则更侧重于公安业务知识。
在通过笔试后,考生需进行体能测试和面试。体能测试包括摸高、4x10米折返跑和长跑等项目。面试则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
根据总成绩和报考的职位类别,会按照拟录用职位名额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下一环节的人员。体检和政审也是招录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报考警察的基本条件包括: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公安工作、身体条件符合录用标准等。而一些严重违法乱纪、道德败坏的人员则不得报考。
三、如何报考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考试
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逐级晋升。对人民警察执法资格等级证书有明确的管理办法和规定。
所有公安机关在职人民警察均应取得相应岗位的执法资格。未通过岗位执法资格认证的民警,不得独立执行主办、审核、审批案件等执法活动和任务。但可以在取得资格的民警指导下协助参与工作。
岗位执法资格分为综合执法、刑事执法、行政执法和交通执法四类,适用于不同部门的民警。无论是否取得岗位执法资格,遇到紧急情况都应依法履行人民警察职责。
该规定适用于在等部门从事交通管理执法工作的民警,以及其他在公安部门从事执法工作的民警。这些民警可以参加岗位执法资格认证,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执法能力。
各部门综合管理岗位的民警可以选择参加本部门岗位执法资格认证,也可选择参加综合执法类岗位执法资格认证。而其他综合管理机构民警则可以在四类岗位执法资格中自主选择申报一个类别参加认证。
如果民警实际从事的岗位工作内容和业务性质归属其他部门岗位执法资格类别范围,经申报同意后,可以直接报名参加相应类别岗位执法资格认证。鼓励民警在取得本岗位执法资格认证后,报名参加其他警种岗位执法资格认证。
岗位执法资格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逐级晋升。想要晋升到下一等级,必须取得下一等级资格满一年。
岗位执法资格认证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考核两个部分。理论考试主要考查民警对岗位所要求的法律业务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则主要考查民警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工作绩效和具体执法数量、质量等。
各级公安政工、法制部门负责岗位执法资格认证管理工作,其他各部门共同参与。其中,政工部门负责资格审查、考试组织和工作绩效评定等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负责考试纪律、违法违纪和重大执法问题的查证等工作;教育训练部门负责师资整合、教材审议、学习培训等工作;法制部门负责建立库、编制考卷、执法办案情况评定等工作。
在参加岗位执法资格等级认证理论考试前,应当组织学习培训。培训和考试的内容、学习大纲由市局在省厅要求的基础上统一编制。学习培训和考试工作结合执法质量考评每半年组织一次。其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七天,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允许并鼓励民警提前报名参加可晋升的下一等级岗位执法资格认证理论考试,考试成绩保留三年。市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岗位执法资格等级化认证管理工作,县级公安机关负责本地岗位执法资格初级认证管理工作。
对于表现优秀的民警,如果一年内没有违反相关纪律和规定,并通过相应的岗位执法资格考试,可以授予相应的岗位执法资格。鼓励民警参加司法考试,通过考试的应当予以奖励。
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的民警,可以免于初级和中级岗位执法资格考试,直接授予相应的岗位执法资格。申报高级岗位执法资格等级认证的条件和要求,按照省厅的有关规定执行。
取得岗位执法资格的民警,需要定期进行资格审验考试和日常动态考核。资格审验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日常动态考核则参照资格认证考核标准执行。如果考核不达标,将降低一级资格或取消资格。
被降低或取消岗位执法资格的民警,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晋升岗位执法资格。对于已经取得岗位执法资格的民警,如果更换执法勤务岗位,原等级予以保留,可以通过新类别相应等级岗位执法资格审验考试后转为相应等级的新岗位执法资格。
《关于执法数量与质量的基准值规定》
第46条,市局将针对各执法勤务岗位的执法工作性质和特点,另行制定执法数量和质量的基准值。
具体来说,市局将综合考虑各岗位的执法工作内容、难度、复杂性以及工作效率等因素,确定每个岗位的基准值。这些基准值将作为评估执法工作的重要依据,以保障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市局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基准值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与执法工作的实际需求相匹配。这一规定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执法工作的整体水平,保障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