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设计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利用者,他们以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工程语言(图纸和技术文件)指导飞机的制造、试验和使用。他们的主要职责包括:
1. 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总体设计,如设计飞行器的外形、结构、系统等。
2. 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部件设计,如机翼、发动机等部分的设计。
飞行器设计师还需掌握飞行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分析方法,具备飞行器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他们需要有优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飞行器设计方面,已经成功解决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如大型洲际旅客机、洲际导弹等的设计制造。
二、为何有人对飞行器设计专业的未来持保留态度
这个问题涉及到国内航空工程类高校的培养机制以及国内航空工程院所的分工。对于飞行器设计专业,本科阶段属于大类培养,第一年及第二年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第三年开始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四年则进行专业选修课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专业方向。
在这种模式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较为泛泛,更专业的工程知识需要进入单位后才能学到。研究生教育和工程实践也有所不同,研究生主要是在细分领域中学习一些科研技能。
对于国内中航工业旗下的各大主机设计研究所/院,基本上也是按专业进行划分的。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使进入到总体所工作,也不过是普通的工程师而已,未来能否成长为总设计师也尚未可知。
近些年随着神州系列载人飞船和嫦娥的成功,航天成了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与航天相关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也逐渐受到关注。航空与航天有着较大的区别,航空研究的是在大气层内的飞行器,如飞机等,而航天研究的是太空中的航行活动,如宇宙飞船、卫星等。
关于就业方向,许多人觉得选择范围较窄,但我个人认为就业途径其实相当多元。就业方向主要分为两大块:航天和航空。
航天方向的主要就业领域是航天院所。从航天一院到航天十院,每个航天院下还设有众多的研究所和工厂。实际上,我们常听到的“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各研究院、所、事业部,就是中国航天的主要科研力量。也就是说,大部分航天型号产品都是这些机构研发出来的。
在航空方面,如果你学业优秀,你可以到各大航空制造厂或飞机部件制造厂从事研究、设计、生产工作,如哈飞、沈飞、西飞、成飞、贵飞等。你也可以选择去军工厂参与飞机生产,或者在部队从事地勤工作。你还可以选择进入民航公司,在各大航空公司从事地勤工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机务。飞机维修公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厦门太古等。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更多地倾向于进入研究型单位,如研究所、研究院、设计局。而飞行器制造工程的就业方向则更多偏向于飞机制造厂、航空公司机务等。飞行器动力工程的毕业生则部分进入研究所、机场从事机务工作,也有较多人选择进入航空发动机制造厂。
由于航空航天技术的许多成果已经应用到民用生产中,特别是在通信、气象、电子、汽车、空调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公司也倾向于招聘航空航天专业的毕业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我将所有的航空、航天院所及研究单位进行了汇总,交给了事事懂教育。这些单位有数百个,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联系他们了解更多信息。
这类专业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本科生通常会被国有企业录用,硕士和博士则有机会进入研究所。待遇方面,要看具体的工作单位所在地,不同地方和不同岗位的薪资都有所不同。但因为国企较多,虽然工资不是最高的,但福利待遇可观。
国内航空航天企业的一线企业薪资较高,本科生月薪普遍在四五千以上,研究生入职时的年薪在8万到10万之间,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薪资会有所提升。二线企业的工资可能没有那么高,但福利待遇也不错。
就业率通常都很高,只要学业有所成就,接近100%的就业率是有可能的。以我们班为例,大部分同学都签约了中航集团或解放军的一些工厂。在我们讨论这个专业时,还包括了西工大、哈工大、南航等学校的一大帮朋友,所以这些学校的就业率也大致都知道,基本上都在90%以上。
在我看来,这类专业的前景非常好。看看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的进展,如航空的大飞机项目,航天的载人探月发展,以及未来对太空资源的争夺可能会更加激烈,甚至未来的战争都可能涉及到空天一体。已经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肯定会需要这方面的高水平人才。
至于推荐,我推荐的是两北两工大加南航,也就是西工大、哈工大、北航、南航四个,再加上北理工。这类专业的清华北大等虽然名气更响亮,但在业内看来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北航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吸引了很多优秀生源,但分数较高。西工大虽然地理位置不佳,但有着深厚的师资力量和业内公认度。哈工大的博士硕士流动站数量很多,南航在东南沿海省份的认证率较高。至于具体哪个更好,可以根据个人意向进行咨询。
最后提醒一点,航空航天虽然是一个高大上的职业,但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很多人也会成为航空公司机务,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行业,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报考前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这个行业并不是短期就能看到成果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投入。西工大材料系毕业,和飞行器设计相关专业相似!毕业后就业的企业大致相当!但是他们一般去到企业的设计部门,我们一般去的是制造部门!我们工作相对艰苦,他们相对高端一点!但是毕业几年后的机会反而制造部门相对多一些!其实这类专业能进国内几个大型国有企业收入1万元左右(毕业5年),随着工龄增长其实收入增长微乎其微!人家互联网,计算机,房地产,营销,策划等相关专业,随着工龄的增长!收入可以有大幅度增长!然而我们这类专业!苦逼一个!
如果认为这是坑,那么很多理工类专业,但凡基础专业都是坑。可是我们要搞应用型专业吗?本科的所谓应用专业,真能应用吗?
这样的专业很有发展潜力,怎么成了坑呐?!真不知道从哪得到结论!
不知道你所谓的坑从何而来?是毕业后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还是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果可以,请详细说一下,我也涨个见识!
据我所知,将飞行器设计所属专业类来讲,航空航天类无论是军工国防,还是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坑从何来?
从美国对华实体清单高校可以看出,13所高校无一不是力学,机械,控制,计算机,航空航天等专业在排名绝对靠前的高校,这些专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端人才,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的基础学科!这些专业从字面上看可能与飞行器设计无关,但他与飞行器设计的后续环节密不可分!飞行器设计的后续专业如此重要,为何作为最前端的设计会是个坑?
北京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专业考研分享
相信每一个选择飞行器设计专业的考生,心中都有一个航空报国的梦想,对于我们而言,蓝天白云之上才是浪漫!北航的航空类专业是数一数二的,而去北航读书也是我从初中开始就有的梦想。
21年对我来说是艰难但又非常有意义的一年。我本科的学校是合肥的一所211,相对而言我的起点算是比较好一点的,当时由于成绩刚好卡在保研守门员上,所以一边准备保研,一边准备考研。在上半年准备保研的时候,我参加了国际工程力学竞赛并取得了亚洲赛区一等奖的好成绩,也参加了周培源力学竞赛,并取得了三等奖的成绩。
可惜这两个奖来的太晚,没能为保研加分,最后保研失败,但现在回想起来,或许这就是命运。所以我真正准备考研是在去年6月21号那一天,从那天开始我决心要去拼一下,不管结果会怎么样。首先我去北航研招网上搜集了一些往届考研的分数情况以及报考人数和报录比,北航的航空无论专硕还是学硕,考的都是数一英一,所以公共课难度自然是最大的。以一个上岸人的经历来看,历年来飞行器设计学硕是录取分数最高的,报录比也是在8;1到10;1之间,前些年基本都在340分左右,但是去年由于报考人数较多,录取最低分在352分,所以想要报这个专业的话还是需要综合考虑自身实力。
另外北航会在确认报名之前公布每个专业的预报名人数,这个一定要时刻关注着,不然到时候某个专业扎堆了,除非有能考400多的信心,否则就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其他专业,比如机械专硕。现在考研越来越难,人数也是逐年上涨,所以相对而言像北航这样能提前公布预报名人数的学校已经是很公平的了。
1. 英语备考:我个人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在一战的时候就是因为英语没过线导致没考上,所以二战的时候,我的重心主要放在英语方面。各位学习学妹们,如果你们的基础和我一样不是很好,建议今年你们一定要早点开始准备英语。首先是词汇,一战的时候我是听的朱伟老师的词汇课,因为我是八月初才开始准备考研,所以基本上听完课就没啥时间准备阅读什么的了,所以在这里只推荐备考时间充足的考生听这个课,尤其是记忆力不太好的学弟学妹们,这个词汇课的效果比死记硬背好很多。
二战的时候有了一战词汇课的基础,我就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的去年的词汇书,总共背了五六遍的样子吧。其次是长难句和翻译方面,我是听的刘晓燕老师的长难句班,老师讲的非常仔细,课上认真做笔记,课后坚持每天练习翻译一两个句子,到后期就会发现自己拆分句子主干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强烈推荐。在阅读和新题型方面,我看的是唐迟老师阅读的逻辑。在这里尤其推荐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和能看懂文字但就是做不对题目的同学看跟唐迟老师。
唐迟老师的逻辑阅读法真的风靡考研界,就比如,考研阅读读懂文章不是关键,关键是从文章中找出题目的答案。英语作文我背的是自己准备的模版,准备了环境保护、道德素质、心理态度、社会现象等十几个模版,足以应付考场上的英语作文了。
还要提醒大家,如果你对自己的考研英语没信心,不如多刷几遍英语真题,我整个二战的备考期间,总共把考研英语刷了四遍,这对理解出题人思路很有帮助。
2. 政治备考:在考研政治方面,学长我因为有一战的基础,所以是从十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
接下来想和大家谈谈关于专业课备考的复习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你们有所收获。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复习书目可能并不多,但考研之路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那些跨专业考试的同学。面对陌生的专业课书本,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深邃、逻辑性强。我们需要多次重复阅读,逐渐深入理解。
我建议在专业课复习上,首先要多背、多理解,然后反复阅读。最好能预留出大约三个月的复习时间。这个时间并非硬性规定,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对于本专业且基础较好的同学,复习时间可以相对缩短;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尤其是跨专业考试的同学,复习时间则需要适当延长。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努力复习,我们还需要重视一些关键的方面。首先要看个人能力,有的同学本科阶段专业课学习较好,备考阶段会相对轻松。联系学校的学长学姐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他们可以提供宝贵的复习资料和经验。通过他们的帮助,我的专业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也要提醒各位,无论报考哪所学校哪个专业,都会有大量的学长学姐售卖专业课的课程与资料。这是一个方便的途径,但需要注意辨别真伪。如果在备考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考虑报一个辅导班,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从八月开始看课本并搭配网课进行学习的,同时记录笔记以便日后复习。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掌握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随后的一轮复习中,我确保至少刷两遍课本习题,并记录下做错的知识点和原因。二轮复习则主要维持做题手感,避免临场紧张。
特别提醒,专业课考试通常是初试的最后一门,即使前面的考试不太理想,也不要放弃。因为专业课的得分往往能够弥补之前的不足。
我今年的复试是线下进行,北京航空航天在复试前会有详细的宣讲会,解答考生们的疑惑。复试内容主要围绕专业课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多积累和学习。对于考研,最重要的是坚持学下去,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三战,都要全力以赴。
考研期间可能会受到各种诱惑和影响,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耐住寂寞、勤奋踏实是关键。希望这些建议对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祝大家都能顺利上岸北京航空航天。考研路上难免会有焦虑,尤其是报考名校的同学。但请记住,焦虑不能解决问题,行动才是最实在的。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