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A目前普通话的考试越来越严格和规范,每年4月、6月、9月、11月统考四次,考试前1个月的月初开始接受报名,考点是设在当地各大高校校区,具体哪一天考试,还要看考试月的准考证通知。

B以上说的是社会上的统考,有时候学校考的人非常多,学校是可以申请加考试,至于加不加,就看你学校是不是组织申请了,跟着学校考最好,我朋友在校时考的才25元,虽然已经是1年前的事儿。

C如果学校不组织或者已经毕业,那么不需要接受培训的话,建议直接自己去当地语委办,50元+照片+身份证复印件什么的,外面的机构一般都是要求培训或多收取服务费。

另外呢,这个考试比较简单,只要考就有证书,只是等级不一样。教材书店里就有,但是没太大意义,考试也不是从教材里出,还是平时注意多练习就是了。

二、简要回答普通话的标调方法

一直以来自我认为普通话还说得不错,所以初高中也参加了很多的演讲、朗诵之类的比赛,那时也没人指导说我普通话有什么问题,刚上的我去校广播台面试时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说的有多烂,现在我已在广播台播音一个学期了,但仍感觉自己的普通话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会在网上找一些关于练普通话的一些方法,顺便贴出来跟想说好普通话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再补充下,其实不管怎样最要紧的还是要知道自己的普通话在哪些字音上有问题,最好找个普通话标准的人让他帮你指导下,因为只有找到后才有针对性的去练习。我当初就是平翘舌不分,把好多平舌读作了翘舌,开始自己还不知道,去广播台面试时才知道的,哈哈,后来我就把所有的平舌音写在本子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不断地自我纠正才改过来。先发现,多练习,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

一、普通话的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语意依托。学好一种语言,首先要学好语音。

学好语音,关键在于发音练习。各个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往往会因为受到方音的干扰,而影响普通话的准确性,这种干扰程度不同地表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我们需要进行语言辩正,改方音为标准音。这就需要下一番苦功,记住汉字的准确读音,多读多练,不断提高自己说普通话的水平。下面,我就把声母、韵母和声调训练中容易混淆的问题罗列如下:

舌尖前音(平舌音)Z、C、S和舌尖后音(翘舌音)zh、ch、sh。

例如:“章”(Zhāng))是翘舌音:由此可类推“樟”,“彰”,“障”,都是翘舌音;“成”(chéng)类推“诚”、“城”;“支”(zhī)类推“枝”、“肢”……以一个记一批。

2、借助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来区别

普通话中ua.uai.uang三个韵母只跟zh、ch、sh拼,不跟z、c、s拼,遇到这些韵母的字,声母肯定是翘舌音。

韵母中容易混淆的前鼻音an、en、in与后鼻音eng、ang、ing。区别前、后鼻音韵母的方法有:

例如:“正”(zhèng)是后鼻音,由此可类推“政”“整”“证”“征”“症”都是后鼻音;“真”(zhēn)是前鼻音,由此可类推“镇”“缜”“慎”等都是前鼻音。

2.借助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区别

普通话中d、t只跟鼻音eng、ing相拼,不跟前鼻音en、in相拼。

汉语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声调区别意义。声调是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同声母,韵母共同构成普通话的音节。在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对话中,声调是最显著的区别特征,也是不同方言区的人们之间理解词义的最大障碍。声调也是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重点和难点。

声调训练要领:阴平调(一声),起音高高一路平;(调值为55调)

阳平调(二声),从中到高往上升;(调值为55调)

上声调(三声),先降后升曲折起;(调值为214调)

去声调(四声),高起猛降最底层。(调值为51调)

标调口诀:a母出现莫放过,无有a母找o,e;

iu、ui两韵标在后,i上让标调把点抹;

单个元音头上画,轻声音节不标调。

在说话的过程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结构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做语流音变。

语小鸡儿 xiǎo jī er手绢儿shǒu juàn er

儿化韵常常带某种特殊的感彩。例如:

他是一位慈祥的老头儿(亲切的语气)

三、普通话词语与方言词的主要差异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方言词语十分复杂,很少有共性的特点,在此只为大家指出方言词语与普通话对比分析的着眼点,提供普通话词语规范运用的思路,有针对性地进习训练、提高。

比如“好孩儿”这个词,在方言中有许多种不同的词形:

这些方言词语中的“小、伢、娃、儿”等语素与普通话“小孩儿”这个词还有一些联系。有些方言词语从词语上很难看出与普通话表示同一意义的词语之间的联系。如“麻雀”一词:

这种类型的方言词最容易产生歧义。比如:

面:普通话指面粉,面条;吴方言专指面粉。

粥:普通话指稀饭;河北涞源话指干饭。

馒头:普通话指发酵的面粉蒸成的无馅的圆形食品,吴方言专指包子。

妈妈:普通话指母亲;上海话指伯母;河北景县等地指。

(三)某些方言语素有特定的构词规律

比如福建永春方言中的“仔”,表示“小”的意思,常跟在名词性语素后面构成方言词语:

对这类方言词语可用类推的方法换成相应的普通话词语。

四、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的主要差异

普通话的量词非常丰富,而有的方言往往是一个量词可以称说多种事物,比如吴方言中“只”:

三只台子(桌子),四只灯张,盏

有些方言恰恰相反,对同一事物可用几个量词来称说。比如广州话的人称量词除“个”以外,还有“支、粒、条、丁”等,使用不同的量词往往带有不同的感彩,如“三两粒人做的也嘢”(三两个人能做得了什么)中的“粒”就含有轻蔑之意。

不少方言的名词重叠后,意义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比如四川仁寿县和甘肃省临洮县方言,往往把普通话中的某些单音节名词,带“子”尾的名词,单音节儿化的名词都变成重叠式,并且读成儿化韵,有的带有“细小”等附加意义:

武汉话的动词重叠,借后缀“神”表示接连不断的样子:眼睛眨眨神(眨个不停),“水开得翻翻神”(不停地沸滚)。

广西南平话形容词AAA式表示程度极深:“白白白”(极白),“瘦瘦瘦”(极瘦),“老老老”(极老)。

比如苏州话的“吃”与固态,液态,气态的可食性质都能搭配,而普通话就必须使用不同的动词与之搭配:

喝汤(水、茶、酒)吃汤(水、茶、酒)

普通话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而有些方言却放在谓语之前:

普通话的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后,而青海西宁话却把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的说法:“你饭吃”,(你吃饭)“你我给”(你给我)。

湖南保靖话表示正在发生,进行的动作时,总是把副词“在”放在句末:“我吃饭在”。(我在吃饭)

(五)某些方言词缀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

客家话的小称,常用后缀“子,里或[∑.1]”表示,后缀多读轻声。

语言文字是主权和尊严的象征。语言和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和民族的象征,是统一团结的纽带,坚持语言文字的统一,对维护主权和尊严都具有重要意义,推广通用的普通话,是社会发展和统一,民族团结的需要,是未来世界的需求,也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青海西宁普通话考试报名时间

1.报名时间为10月16日9时至10月20日14时(逾期不予受理);

2.报名时所填个人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其中个人联系方式为必填信息;(没有工作单位填户口所在地)

3.报名上传照片必须为个人近期免冠照片,像素:390567,格式jpg或jpeg,背景色为蓝色。照片不符合要求或未上传成功的视为无效报名不能参加测试;

4.距上次测试时间间隔达不到3个月的不能参加此次测试;

5.在线报名网址为:,点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州测试站),进行报名。

6.缴费时间:10月21日9时至18时(逾期未缴费视为自愿放弃测试);缴费费用:根据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省财政厅《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费和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工本费临时标准的通知》(青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454315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