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考行测与申论备考策略及时间分配
申论,即申述与论证的结合,通过简洁、准确、全面的文字表达,展示经过归纳分析后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公考笔试中的核心环节。如果说行测重在考核智商和灵活性,那么申论则侧重于考核思维和成熟度。行测提分相对容易,而申论涨分则较难。
为有效提升申论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1. 勤阅读,多归纳,敢表述,提升自身表达能力。
阅读是根本,每天读一篇4段长度的文章,争取增大阅读量。
精读过程中,注意文章结构,勾划连接词,形成整体构架。
动笔归纳表述,将文章用规定字数归纳出来。
2. 广涉猎,多动脑,深思考,提升自身分析能力。
扩大知识面,学习政治、经济、管理知识,为分析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对社会问题多问为什么,从社会管理者的角度看待事情。
学会深入挖掘问题原因,通过收集资料找出深层次原因。
3. 读报告、集社评、摘对策,提升自身应对能力。
通过读工作报告、十二五规划等了解大政方针。
收集社评、理论面对面等文章,学习其中的对策。
有意识地摘抄对策,形成自己的笔记,增加对策储备。
对于行测,尽管很多人认为其考查智商,无需特别准备,但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并非如此。其实行测完全有考满分的可能,但由于时间、心态、知识面等因素的影响,理想状态难以实现。但考生仍应树立冲刺满分的目标,并有决心为之努力。具体备考建议包括:
1. 养成打草稿的习惯,使做题过程更清晰,减少失误。
2. 与考友分享、学习,掌握最新动态。
3. 历年真题练习,先做旧题感知实力与差距,再将最近两年的真题混入模拟题中做,检测复习效果。
4. 准备题库,挑选图形推理等模块来练习。
5. 找个考友一起行动,激发思考灵感。
在备考过程中,时间分配也至关重要。弱项多一些更容易拿高分,因此要根据备考时间长短来制定策略。
二、关于省考考试地点的安排
省考的考试地点安排因省份而异。多数会根据职位的归属在相应的市进行考试。考生需关注准考证上的具体时间地点。国考考试则在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城市设置考场。考生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参加考试。具体考点选择及安排需参考所报考单位的通知。
三、国考面试的准备及时机
国考面试是考生们的重要一环。以税务局面试为例,成功上岸的秘诀在于不犯错。面试过程中,考生需按照题本要求的规则进行答题和点评,避免犯错如审错题、答题点评顺序出错等。旺黔诚大树职教等教育机构正在开展国考面试教学,针对各系统如税务局、统计局、铁路公安等的面试形式和程序进行针对性教学。考生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面试形式如结构化小组等都有其特定的流程和规则,考生需提前了解和准备。第二、答题阶段(每人回答3道题,依次作答,每题每人作答时间不超过3分钟,总计时间不超过27分钟)
第三、互评阶段(点评每人每次不超过2分钟,回评时间每次不超过2分钟,总计时间不超过24分钟)
注:不要在题本上进行标记、涂改等,不要将题本和笔带出候考室,只需要将备考的草稿纸带入答题室即可,答题室会准备题本和笔提前了解国税面试的答题流程,在我看来还是非常重要的,各位已经在准备国税面试的小伙伴,一定要提前熟悉流程,只有每个环节不犯错失分,才能拿到高分。
税务局面试都是独立命题,有一定的针对性,若考生能够结合税务局工作情况进行回答,往往能够让考官耳目一新。所以建议考生在备考中熟悉税务工作的基本情况,比如办税大厅的工作流程、税务局工作的基本要求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收集与税务有关的热点话题,比如金税三期工程、智能税务、国地税合并等。只有全面了解税务工作情况,才能在考试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胸有成竹。
税务局面试考察的重点灵活多变,很难肯定的说哪类型题必考,要重点复习。因此考生在复习阶段,要摆正心态,不要专攻一类型题,要注意做到全面发展。学习前期要扎实学习各种题型的应对思路及技巧,更重要的是后期的融会贯通,能够跳出题型的界限,从问题出发,运用所学习的方法,灵活处理,而不是一定要设定某一种题型再去思考作答。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两方面的努力:
一是对于每个题型的答题思路和技巧非常熟悉,能够拿到题目后迅速反应,明确题目重点;
二是坚持把答题当成做事,以问题导向的思维,对所学的方法进行整合迁移。
税务局面试中,注重结合工作或者生活场景去展开设问,重点考查学生抓矛盾,劝解说服的能力。而很多应届生由于经验比较欠缺,作答这类型题目总是无法拓展细节,不知道该怎么说。建议大家对于这种题目,学会脑补,将自己代入到题干的场景中,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的想法是什么,我要如何说才能够让对方听得进去,听得舒服,共同把问题解决掉。备考时多做这种联想,能够帮助大家快速找到答题突破口。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贵州国考结构化小组面试的难度,所以对于考察结构化小组的同学要抓紧时间,提前适应结构化小组面试这种操作方式,做到有备无患。
四、国考备考一般要多久
1、国考备考一般至少需要3个月,全职备考。复习阶段时间分配:
2、摸底检测阶段(3天):先找2套往年考试真题,完整做一遍,看行测能得多少分、是否能答完。摸底后,就知道自己下一步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同时了解公考的基本知识。
3、系统学习阶段(30天):把上一阶段发现的难点内容(通常集中在数量、资料分析、逻辑判断以及部分言语题上)学习一遍,跟着视频课、结合着教材学习,梳理考点,打牢基础。
4、专项突破阶段(17天):行测分模块进行刷题,查缺补漏,在分类刷题中持续补齐短板,找出备考的教材或者对应的视频课,针对弱项重新学习。争取在这个阶段熟悉行测各个模块的考察方式。专项突破期,是固强项、补短板。
5、套题训练阶段(20天):对于行测而言一定要通过做成套的真题来检验。许多题目一些同学分类做题的时候是会做的,做套题的时候就不会了,这是因为对知识点还不够熟悉。
6、考前冲刺阶段(20天):把近三年的真题留到在冲刺期的时候做。这个时候需要按照考场时间、用答题纸完整答至少五套真题,模拟考场状态、适应考场氛围。平时练习的时候喜欢在晚上做题的同学要提前训练自己。
7、五个阶段的3个月备考时间仅仅是针对全职备考的建议,具体时间安排需依据自身条件及时调整。
8、了解考情,模块学习:首先了解考试大体情况,查看历年的公告、专业岗位、进面分数线,制定目标。结合复习资料,分阶段分模块学习,把每个模块摸索清楚,了解出题方向,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时评,了解思维,为后期申论作文打基础。
9、集中刷题,提升速度:完成模块学习后要集中去提升做题速度,尤其是行测部分,掐时间做题,规定时间做一组题,到时候马上停止,提升做题速度直到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上,借用议种刷题的方式。
10、成套做题,模拟考场:以9月中下旬开始到考前,就可以把之前的积累以套卷的方式来检验。按照考试的时间,上午行测,下车申论。及时研究摸索,查漏补缺,模拟和总结交替进行。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