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三大联盟的学校,很多学生都是只笔试,没有机会参加面试就被淘汰了。
2.由于教育部的影响,各个自主招生联盟的组织正在协调中,会比去年开始的晚一些。
1.高中2年半的大考试成绩,要求学校教务处盖章。
3.奖状,获奖证书(如果有的话)复印,网络报名表打印。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必须参加高考(07年起上海地区考生通过复旦、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选拔后,高考成绩可仅作参考),在高考录取时可获得20分或不等的优惠。自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申请方式分为“校荐”和“自荐”两种。
绝大多数院校同时接受“校荐”和“自荐”。但有少数院校只接受校荐,以2010年的招生简章来看,就有中央财经、同济、北大医学部等。而中国人民更加特殊,指出有“校荐”资格的考生可以任意选择学校提供的专业,但是“自荐”的考生只能在物理学、化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国学)、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党史、美术学专业等5个专业中选择。
据统计,以“校荐”资格申请自主招生获得通过海选的比例远大于以“自荐”方式,“校荐”几乎95%能通过院校的海选,而以“自荐”方式通过海选的比例不超过20%,因此有实力拿到“校荐”资格的考生要尽量争取拿到心仪院校的“校荐”。需要指出的是,“校荐”并不是学校在推荐信上盖了章就算是学校推荐,因为所有考生申请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中学盖章,只有拿到中学的推荐名额才算是学校的校荐。
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情况
2011年,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浙江、西安交大、中国人民这七所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这七所院校组成的联盟俗称“华约”。
2011年,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
清华 2011年,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1000余人入围面试,最终13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过3万人报名,1.8万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有76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中国科技大 2011年,有超过1万人报名考生获得笔试资格,最终有31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南京 2011年有2万余人报名,60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6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浙江 2011年有1.3万余人报名,10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9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万余人报名,1200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中国人大 2011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45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14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1.自主招生过关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学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案例:考生晨晨在自主招生中拿到了外经贸20分的加分,而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成绩具备了冲击人民的实力,这时报考外经贸将万无一失,而放弃人大又心有不甘,于是左右为难。
建议考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太过保守。具体操作时,可以选择2所目标院校,一所是与考生平时实力相当的院校;另一所略高于考生的平日实力,并且通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得着的院校。
申请材料一般包括申请表(报名表)、个人陈述、推荐资料及附属材料。
(1)申请材料所覆盖的内容一般有:
有的高校需要很详细的从高一至高三期中和期末的成绩以及年级排名;
只要在高中阶段获奖的都可以为自主招生初审通过增加;
好的作品将是申请材料的亮点;如果没有什么作品的话,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独特见解,如对教育公平等热点话题的看法等;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面试中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以及应对策略。当面试陷入僵局,比如冷场或者无话可说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准备应对策略。除此之外,礼仪也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在面试中,我们应该保持微笑,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避免过于强势地抢话。
在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考生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例如,因为准备自主招生考试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未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或未获得最高级别的加分而感到失落;拿到自主招生加分后过于自满,放松了学习,最终导致成绩下滑。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平衡,不要因一时的得失而影响到整个学习计划。
关于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的报名和录取情况,那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年份。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等七所高水平共同举办了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俗称“AAA”测试。那一年,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人数较多的考点分布在各个主要城市。联考测试科目包括阅读与写作、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等。
各的报名和录取情况也十分引人关注。例如,清华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上海交大报名人数也超过了3万。很多院校的报名人数和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那么,高考自主招生的报名时间是什么时候呢?高校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在招生简章中公布。招生简章公布后,符合自主招生选拔条件的高中生可以提出申请。申请流程包括报名、提交材料、考核、入选、参加高考并达到同批次录取分数线等步骤。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们需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并在学校官网进行注册、填写个人信息、上传照片等操作。考生们还需要注意各种细节问题,如填写准确无误的联系方式、按照规定格式递交资料等。
那么,什么是统招,什么是自主招生呢?招生类别指的是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考生所处的分类。大体分为普通统考类、艺术类、体育类和特殊类型招生。特殊类型招生包括自主招生、国防生、保送生等多种类别。从2003年开始,部分高校实行了自主招生政策,自主招生人数不超过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而统招则是指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的学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
无论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还是统招考试,都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还需要了解招生政策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关于国防生制度的调整与相关招生政策的解读
国防部已宣布自2017年5月起,将不再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定向招收国防生,同时亦停止了在校生中的国防生选拔。这一决策标志着国防生制度的终结。
保送生制度则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特殊制度,指的是由特定中等学校推荐的学生,经过相关普通高等学校的考察同意后,可免于参加统一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直接被录取入学。
一、定向招生计划与定向就业招生计划概述
共同点:两者均面向普通高校高考生进行定向招生。
不同点:两者的招生范围及就业方向存在差异。其中,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等都归于定向招生计划范畴,但这些计划的毕业生并不定向就业。
二、专项招生计划的详解
专项计划主要是为农村贫困地区设计的定向招生专项,以本科一批招生计划为主。此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及主要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地方高校共同承担招生与培养任务,录取工作安排在提前批之后、本科一批之前。仅限确定的特殊困难地区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考生报考,考生需具备当地户籍和高中三年学籍。
三、地方专项计划的诠释
地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民族地区、特殊困难地区、革命老区、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市、区)。具有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和高中三年学籍、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报考。例如,四川省的“地方专项计划”设有六个平行第一志愿,每所学校内又有六个专业志愿及专业调配志愿。
四、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阐释
高校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主要是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高校针对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设立的。学生需在上述地区的中学连续三年具有学籍并实际就读,同时具有农村户籍,其家庭须在农村。具体实施方案由各招生高校制定并公布。
五、民族班与少数民族预科招生的解析
共通点:两者均面向少数民族考生进行招生。
不同点:两者的录取方式和学习时间存在差异。民族班招生的对象是参加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考生,其录取工作在相应批次内进行,学制与普通本专科相同。而少数民族预科则是在录取批次结束后单独进行,本科预科学习时间为五年,专科预科学习时间为四年。预科主要进行高中文化课的补充学习,第一年结束后,学生需通过学校的考试,再次填报志愿确定专业。民族预科班属于指令性定向就业培养计划,学生毕业后需回生源地区就业,学制较普通本专科多一年。
综上,针对不同的招生及就业政策,我国有着细致且多元化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各领域人才,帮助特定地区及群体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