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一、基础知识(共26分)

1. 读音节,找词语朋友。(共10分)

2. 读一读,加点字念什么,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横线”。(共4分)

如:镌刻(juān),抚摩(mó),扁舟(biān),阻挠(náo)。

其他字如:塑料(sù),挫折(cuò),归宿(sù),瘦削(xuē)。

解析:这道题主要是考察同学们对于多音字的掌握情况,需要同学们平时多加练习,熟练掌握常见多音字的读音。

3. 为“肖”字加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在空格内。(共4分)

如:陡峭的悬崖,胜利的消息,俊俏的姑娘,削好的铅笔等。

4. 按要求填空。(共4分)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X),再查音节(xiàng)。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笔画数)画。能组成的词语是(大街小巷)。

二、积累运用(共20分)

1. 成语填空。(每空1分)

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可以用成语“高山流水”来比喻;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以用成语“巧夺天工”;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妙笔生花”。

其他常用成语如:鲁迅先生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无信不立”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

(1)闰土回家了,我依然深深地思念着他。(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即使闰土回家了,我仍然深深地思念着他。)

(3)“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好朋友。”改为陈述句:“这山中的一切的确是我的好朋友。”

三、阅读理解与表达(共21分)

四、描述小伙伴的介绍(共3分)

请你选择你的一位小伙伴,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突出小伙伴的性格特点。如:我的小伙伴小明,他是个活泼开朗的人,总是面带微笑,与人相处融洽。他喜欢运动,尤其是篮球,每次放学后都会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打球。他的身材魁梧,给人一种安全感,而且他的真诚和热情让人感到舒适和温暖。

五、词语解析与运用(共3分)

以下词语的解释和造句:

陶醉:形容被某种事物深深吸引,完全沉浸在其中。造句:他陶醉在音乐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凝重:形容气氛、神情等严肃沉重。造句:会议的气氛凝重,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听着。

挽联:悼念死者的一种对联。造句:在墓前,我们献上了挽联,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恩赐:指天赐的恩惠或给予的优待。造句:这份工作机会是公司对我的恩赐,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囫囵吞枣:形容读书不细,不求甚解。造句:他看书总是囫囵吞枣,没有深入思考。

滋润:形容皮肤或事物充满水分,看起来饱满有光泽。造句:她的皮肤被保养得很好,看起来非常滋润。

魁梧:形容身材高大、强壮。造句:他魁梧的身材让人感到很有安全感。

真挚:形容感情真实、深沉。造句:他们的友谊建立在真挚的基础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勉励:鼓励别人努力向上。造句:老师经常勉励我们努力学习,不要放弃。

解析:这道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也涉及了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以及组词等方面的知识。为了全面而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学生需要广泛学习和深入实践。

对于汉字“漫”的解析,其在字典中的含义包括:水过满而向外流,到处都是,以及不受约束、随便。在提供的语境中,(1)中的“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对应的字意为③不受约束、随便;(2)中的“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对应的字意为①水过满而向外流。对于剩余的义项,可以组成词语如“漫山遍野”。

接下来是对成语的考察。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雅俗共赏”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形容其“妙笔生花”。此类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还有关于古诗文名句补充的题目。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古诗文及名言警句的积累量才能完成此类题目。还有关于关联词、间接引语、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换、扩句、拟人和写景文章阅读等方面的考察。

关于错别字和拼音的考察也是常见的题型。学生需要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文章中也涉及到了对人物描写的要求,需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来刻画其性格特点。文章还强调了中心突出和内容有新意的重要性。

读经典,需要用心去感受,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书中人物的悲喜,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作品留下的艺术空间,领悟作品的意境,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使用“望”字组成五个词语填入句中。

1.我热切地想要弄明白:人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2.我们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期望。

3.忙碌了一年,农民都期盼今年会有好收成。

4.流星划过天空时,我赶紧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

5.他那个人恐怕是无法指望完成了。

五、精彩判断。在正确说法后面画“√”,错误画“×”。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宋代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中的名句。 (√)

2.大约是在11世纪的宋朝,人们开始玩一种叫“蹴鞠”的游戏。(√)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的是春末黄昏时的美景。(×)

4.“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比喻句。(√)

5.巴金先生说读名著至少要读三遍。(√)

6.“奉公守法”这则成语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不能因为权贵而放弃原则。(√)

接下来是一些问题的答案: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后两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的题目是《绝句》,作者是唐代的杜甫。

2.你会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劝告贪玩的弟弟。

3.如果有人以大事是领导的事情为理由,劝你不需要操那么多心,你可以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教育他。

4.你会用“功勋卓越、功绩彪炳”来赞颂一个人的丰功伟绩。

5.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表达意思相反的一副对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接下来是一篇文章的赏析:

《爷爷的芦笛》片段赏析:

### (3)暴雨如注:犹如巨大的珠帘从天空倾泻而下,铺天盖地,世界仿佛被笼罩在一片水雾中。

### (1)我捧着那两本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新书,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 接下来的部分描述了我内心的激动。我心潮澎湃,跳动不止,犹如激荡的浪潮,无法平息。

### 第一段(概述):我获得新书,沉浸在书香世界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无限可能。

### 第二段(描绘心境):我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对新知识的渴求燃烧起来,我心灵深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 第三段(描述细节):描述在书店挑选书籍的过程,对知识的敬畏和追求之心。我在浩瀚的书海中探寻宝藏,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食粮。这些书籍是我心灵的庇护所,是我智慧的源泉。

### 作者站在书架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这里的“渺小”并非指身材或身体方面的微小,而是指在知识的海洋中,个体的存在显得微不足道。这种渺小感体现了知识的无穷无尽和个人的有限认知之间的对比。这种对比让人更加谦逊和敬畏知识。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436230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