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的准备过程中,数学的复习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与政治的突击式复习不同,数学的复习需要的是一步一步的积累与深化。数学的复习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基础夯实阶段,时间从3月中旬至7月中旬,约4个月的时间。建议考生在这个阶段将教材作为主要复习资料,认真梳理并熟练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第二阶段为强化训练阶段,时间从7月中旬至10月底,也分为两个半月的学习期和一个多月的复习期。这段时间主要是通过做题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解题能力。
第三阶段为真题与模拟题训练阶段,时间在十一月、十二月这两个月。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钻研历年的真题和高质量的模拟题来提高解题技巧和出题感觉。
第四阶段为冲刺复习阶段,时间从12月份至考前。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模拟考试来保持状态,同时对之前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和查漏补缺。
二、关于英语复习的策略
英语的复习同样重要,尤其是在考研中英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英语基础一般或偏上的同学来说,应该从单词、阅读、语法和写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复习。单词的记忆要循序渐进,不要贪多,同时要将单词的记忆与文章的阅读结合起来,达到灵活记忆、强化记忆的目的。在阅读方面,不必读懂全部内容,只需抓住最关键的几个点。在真题方面,历年的真题是必备的“秘密武器”,要通过研究真题来掌握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三、关于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专业课同样是提分的一门科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复习方法也不同。但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专业课的复习要抓住一切时间来复习所有知识点,尤其是前两遍的复习,不要追求所谓的重点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找到更适于自己的方法。
四、我的考研经历分享
在考研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数学的四个阶段、英语的全面复习和专业课的重难点突破。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眼高手低的不妥,各种方法不仅要挂在嘴上,更要付诸于实践。我通过系统的复习和不断的练习,最终成功考上了心仪的院校。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一些启示和帮助。
考研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只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掌握正确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希望同学们能够抓住重点,分阶段进行复习,同时注重英语和专业课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我的专业课复习规划
我于大三下学期开始专业课的复习,跨越专业进行学习。课本内容部分与数学相似,计算量较大,上手较快。
一、复习时间安排
1) 3月初至8月15日:研读课本,完成课后习题两遍。对于各个知识点已基本掌握,能熟练解答。
2) 8月15日至10月9日:再次翻阅课本,感觉课后习题量适中且较为简单。我着手完成与课本对应的习题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 10月9日至11月10日:再次翻阅课本,主要目的是构建知识框架,融会贯通。做完后对专业课充满信心。
4) 11月10日至12月11日:进行历年真题的练习。边做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通过练习,我找到了真题的出题规律。
5) 12月11日至考试:考前准备阶段,进行知识总结和文章撰写,对考点进行预测。之后再次翻阅真题、课本、课后题和总结的东西。进入考场前,专业课已无大碍。
二、建议与注意事项
1. 尽早开始:建议同学们尽早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为后期政治的复习留出充足的时间。不同专业,分数没有可比性。要对自己的目标有清晰的认识。
2. 重视基础:无论是课本、课后题还是习题集,都要重视基础,细究每一个知识点,不可粗心大意。
3. 真题的重要性:历年真题是复习的重点,要反复练习,研究出题规律。
4. 政治与英语复习:
- 政治复习不必过早,但要注意把握节奏,一鼓作气。推荐在八九月份开始政治的大致框架和知识点的熟悉。
- 英语复习要注意各部分题型的特点和技巧,特别是阅读部分的新题型要重点关注。从主客观两方面来看,考研英语二比考研英语一要简单些。
三、其他注意事项
在考研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也要注意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考研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意志和耐力的考验。
四、考研英语历年考试阅读部分题型
考研英语的阅读部分通常包括多种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具体到part B部分,常见的题型有选6选5段落标题选择题、5选5排序、7选5选段子填空等。在备考时,要注意各种题型的练习和技巧的掌握。
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用心去走,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做到!自2005年考研题型改革以来,新题型主要包括三种备选题型。第一种是7选5题型,实际是一种特殊的完型填空题,文章中的五个地方会被挖空,考生需要从给出的六七段文字中选择能放进文章中的五段。这类题目阅读难度大,一个空填错可能会影响其他空的选择。
第二种是5选5排序题,要求考生将一篇约500词的文章的原有顺序打乱,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重新排序。其中有两到三个段落的位置已经给出。排序题的阅读量比阅读理解A节长一些,并且各段落没有按顺序排列,给阅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第三种是6选5段落标题选择题,文章中有六七段文字或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阐述或举例。考生需要根据文章内容,从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五个标题或文字填入文章的空白处。这一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区分论点、论据的能力,把握论点论据一致性的能力。
了解考研文章的两大结构模式对于解题至关重要。一种是三段论,这是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全文结构模式。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经常遵循相同的结构:引出问题或现象,然后进行分析或讨论原因,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另一种是总分法,这是说明文和议论文在段落拓展上的共性。大多数情况下,段落的首句是主题句。
在解题过程中,把握主题和段落、句子的连贯性是关键。考生需要精读重点部分,迅速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并精读选项,做好笔记。根据线索,将选项与文章融合,选出答案。最后全文检查,确保文章前后连贯,所选选项与文章主旨相符。
常见文章逻辑关系主要有并列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释关系、例证关系、定义关系等。其中,四种考的最多的逻辑关系词是:并列递进关系的标志词汇、转折关系的标志词、因果关系的标志词汇、解释关系的标志词汇。
5. 词汇重现策略。这一策略涵盖简单重复和高雅重复。简单重复指的是直接使用原文中的词汇,而高雅重复则通过使用同义词或上下义词来扩大或缩小范畴。当选项中与文章核心词汇或相近意思的词汇频繁重现时,这些选项更有可能成为正确答案。
6. 排除无关选项策略。在做7选5填空时,如果遇到文章未涉及的话题,建议采用排除法,先不选择,将其搁置。这样可以从易到难地解题。而在5选5排序题中,只需答对四道题目,最后的答案自然会水到渠成。
7. 结构并列与对比对称原则。若选项与原文的句式和结构保持一致,如出现排比、对称等关系,或位置结构相近,则这些选项为优先选项。需要熟悉一些比较类词汇,如same, identical, as, equal, such, similar, different, other, otherwise, else等。例如,2006年考研英语的第42题中,选项中的"such evidence"即是解题关键。
8. 排序题应对策略。当面临时间不足或无法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时,需采用一种称为“下下策”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在五个题目全部不确定的情况下,将所有题目选择同一个答案,至少能答对一道。同样,如果有1个、2个或3个确定的答案,剩余题目也选择同一个选项,以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在考试过程中,若遇到难题,建议先跳过,按自己的节奏答题,不必按照题目的顺序。每一分在考研中都极为宝贵,不可浪费。
希望这些策略与原则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