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一、自我背景与选择

我是一个来自南方的学子,我的本科院校也是南方的一所211高校。虽然我曾向往在北方的大雪纷飞中求学,但考虑到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未来工作城市选择等因素,我最终确定了四所学校作为备选,分别是上海交通、湖南、哈尔滨工业(湖南校区)以及厦门。我之所以继续选择建筑学专业,是因为专业性质的特殊性。经过对这四所学校的综合评估,我最终决定报考湖南。湖南这个城市也深深吸引了我。

二、湖南招生情况与备考建议

湖南建筑学专业的统考招生人数一般在13至15人左右。今年学校新开设了国际设计,有扩招的可能。湖南与本部的考试使用统一卷子,也是统一划线,这为考生提供了一定的优势。在备考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导师的选择,我会在录取后根据自身兴趣再决定研究方向,目前有三个方向可供选择:设计方向、技术方向以及历史方向。

三、英语备考经验

我备考英语的主要方法是先通过学习朱伟的《恋练有词》视频课程,同时配合书籍做笔记。考前一个月,我利用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进行集中背诵,并每天通过手机APP进行200个单词的背诵。对于真题的复习,我推荐购买《考研真相》这本书,它对每一个句子长难句都有详细的解析。

四、政治备考策略

考研政治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科目,不会有太大的分差。考前进行一次大题的训练即可,更多的精力应该放在选择题的刷题中。选择题是主要的拉分点,大题可以相信肖八和肖四。如果有时间,可以从九月开始看视频进行预习。

五、建筑学专业理论备考

湖南建筑学理论主要考察四个方面: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建筑构造以及建筑素养。在备考过程中,我特别注重知识的整理和记忆,如整理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导图。对于建筑史的学习,我建议从整体框架开始,再慢慢填充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六、快题设计备考

快题设计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我主要将快题设计的复习分为春季、暑期和秋季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我都会定下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改图。我还特别注重实际建筑案例素材的积累,通过存储优秀的建筑图片,多次翻看和学习,提升自己的快题设计能力。

七、复习计划与心态调整

在漫长的复习过程中,制定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计划一定要切合自己的进度,不要好高骛远。在复习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有焦虑和想放弃的念头出现,这时一定要及时消化负面情绪,做计划和积极执行就是面对消极情绪最好的方法。

考研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我们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20、最后初试我是380分+,在同学中算中等偏上吧,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但是复试应该不出大问题影响不大了。最后复试由于发挥比较好,排在专业2/15成功上岸。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复试比较特殊,湖南采取的线上复试,开视频会议。具体流程很复杂,反正会有提前一天排练,一定听从老师安排。最后复试最重要是自信,回答老师问题要礼貌自信干脆,时间有限所以老师应该不会完整听着你讲完。所以一定让自己从容,一慌就会让老师看出来你专业或者底子不太行了

21、动力和动机的问题要尽早解决,比如我一战时就没细想,等到中后期了才突然开始想我为什么考研,这非常打击心态,影响学习效率,所以最好在一开始就想清考研的目的。不要觉得没关系,没有目的也不影响,总会有一天你会看到这个问题出现在公众号也好,微博也罢,总之他总会出现的。(就是总有一些人多管闲事,散播焦虑,你都开始备考了才问你为什么要考研)

22、另外你的动机最好足够坚定,现在散播焦虑的人和媒体真的很多,如果考研对你来说可有可无的话,会很容易被动摇的,虽然大家都会说考研不是唯一的道路,但也正是因为他有价值,才这么卷不是吗?做决定前一定要想清楚,然后就坚定地出发吧!

23、在备考的漫长岁月里,总会遇到很多心情不好的时候,比如发现知识掌握的不好,比如这道题明明很简单我却想不到思路,比如发现研友比我进度快等等。我曾经是一个深受其害的人,每一次心情不好就要花几个小时来调整,如果不调整好心态,那我接下来的学习都是非常低效的,甚至完全没有效率。所以真的非常非常耽误时间,尤其后期,后期又很容易心态出问题,慢慢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24、二战中我很注意这一点,在慢慢探索中发现把坏心情和情绪写下来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有一些情绪不适合跟任何人讲,我也认为朋友并不是坏情绪的垃圾桶,写下来就会轻松很多,大家可以一试~

25、每个人大概都在一定程度上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人,就像小时候书上读到,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但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尽管没有一模一样的我,但我依然是普通且平凡的芸芸众生,不会一目十行,不会过目不忘,事实上我今天背的书明天就会忘。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不到和做不好才是平常,不要丧气~大家都是普通人,你有做不好的事,别人也会有,没必要因为一次或几次达不到预期而摆烂的!

26、对我来说,正向反馈比自我苛责更有效!考研是一件很需要韧性和耐心的事,而最初的动力和动机是很难持续不断地一直激励到我,所以我开始建立正向反馈机制,我的理解是如果做一件事长期没有正向反馈,即看不到任何进步或成果,就会慢慢失去激情,所以需要自己建立一些正向反馈,比如每日的任务完成度,某模块知识的掌握度等等,并且可以及时奖励自己,但一定注意奖励要适度!每个人的正向反馈应当都是要结合个人喜好和特点的,大家可以自己慢慢探索~

27、⑤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不要过度攀比或对标

28、虽然知识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吸收记忆知识的进度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我有位朋友背书只需要三四遍,但每遍都很细致,耗费的时间相对长些,而我一般先粗略过,再细致地背,通常要背五六遍。所以大家的策略和进度安排存在差异,适用的学习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不用盲目跟别人比较,也不用过度因为别人进度快就焦虑,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按计划学就好了!

29、找个可爱的研友是很有用的!我初试是孤军奋战,虽说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但很多问题很难跟他们说,研友就什么难处都可以聊了,毕竟你们经历相同,有不懂的题也可以互相问询,有一些整理工作和资料也可以共享,总的来说好处很多~有个人陪伴着一起努力至少心态上不会那么孤独和脆弱

在十月,我结束了阅读阶段后,开始根据湖大的型整理背诵资料,并尝试自己写论述题。针对简答题和论述题,我发现它们虽然有所区别,但在答题方向上其实是相似的。这两类题目还分为考史论和时事热点两个方向。对于史论类的论述题,我建议先自己作答,再参考书籍优化答案,并找人批改,优化论点和表达。直接背诵参考书的答案虽然也是一种方法,但取得高分的机会可能不大。

在背诵方面,我重点背了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刚开始写论述题时,我感到有些吃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论点和案例的运用上逐渐得心应手,最后论述题的得分也相当可观。考前,我特意加强了对画图题的练习,复习了之前写过的论述题,然后走进了考场。

在此,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备考经验:

1. 一定要看书,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书籍能够更快地帮助你建立系统认知。

2. 分析院校型,整理需要背诵的资料,如名词解释、填空题等。

3. 对于史论类的论述题,需要先自行作答,再结合参考书完善答案。

4. 结合时事热点,分板块整理论述题的语料,完善论点和案例,多写多练,最好找人批改。

5. 不要过早开始背诵,否则容易忘记。前期可以只背名词解释和填空题;自己写了一些论述题之后,后期可以提取答题框架进行背诵。

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我从9月份开始,先学习语法长难句,看了刘小燕的语法基础,再学习唐迟老师的长难句逻辑。因为考研英语的阅读都是针对长难句出题,所以掌握了长难句,文章理解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在开始做阅读前,我学习了唐迟老师的阅读方法。他的方法为我提供了很好的阅读和解题思路。我首先刷了05-09年的真题,配合唐迟老师的阅读精讲,进行实战和复习。唐老师的精讲很值得一听,而且我建议大家在做题的同时总结自己的逻辑漏洞和各种出题陷阱。

因为记性不好,我觉得背单词性价比不高,所以没用太多时间在这方面。但是听了唐老师的课后,我也总结了一些方法保证阅读的高正确率。如果能够坚持背单词,再加上解题技巧,英语成绩会更好。

临考时,一定要留6-8套卷子模拟考试,注意生词、长难句和做题节奏。在这过程中需要不断训练,识别出题目中的陷阱。

关于政治备考,我从7月开始,使用徐涛核心考案和强化课学习马原、史纲部分,配合1000题巩固知识点。9-12月,我将核心考案上的标记内容转移到腿姐背诵手册上,不断重复做题,标记错题。后期则着重于选择题练习,巩固背诵手册上的知识点。肖四出来之后,我使用红果研的代背资料,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对于材料题,马原的各个原理都需要背诵,肖四只涵盖了一部分,其他部分可直接背诵肖四。

在备考过程中,还可以与研友共享信息、互相学习、互相督促。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找到有用的信息也很重要。同时要学会释放压力、调整好心态。最后提醒一点:选择很重要,行动更重要。不要过于纠结方法的好坏、题目的质量以及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只要付出行动,就能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至于湖南研究生城乡规划快题是否需要上色,答案是肯定的。快题是建筑类(含城市规划)考研的专业课考试,规定时间内需根据题目要求完成项目设计,且必须是当场独立完成。湖南的城乡规划快题设计是需要上色的,以突出设计效果和细节表现。方案阶段通常包括平面图、主立面、空间透视和版面设计等内容,这些都是确定一个方案的最主要的图面内容。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应获得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的专业素质、人文修养和身心素质,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需要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所需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工具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知识,并具备系统思维、公正处理、认知分析和综合表达等专业基本能力以及前瞻预测、创新设计、共识构建和共同行动等专业职业能力。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01754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