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 高中政治必修四一二单元试题解析

#### 一、(2009年上海,第15题)

关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下列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的是哪一项?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对哲学层面意识现象的理解。其中,“A.民间的‘实惠’思想”和“《本草纲目》的思想”属于具体的思想或观念,而“《老子》的思想”是哲学思想体系的一部分。而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虽然包含数学原理,但通常被视为逻辑和推理的典范,而非纯粹的哲学思想。正确答案是B选项,《老子》的思想。

#### 二、(2009年上海,第14题)“地心说”与“日心说”的对比揭示了什么?

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而哥白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这一转变说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史实与意识的关系。从科学的角度看,“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基于观测和研究的结论,反映了人们对宇宙的不同理解。这说明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正确答案是A选项。

#### 三、(2009年重庆,第31题)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变化

曾经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这说明在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受到______的影响。(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

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

解析:本题考查人们对自然认知的历史变化。在早期阶段,人们可能通过神灵来解释自然现象,这表明当时人们的认知受到宗教和信仰的影响。正确答案是关于人们对自然认知受宗教和信仰影响的选项。

#### 四、(2009年江苏,第25题)“我思故我在”观点的相关选项是哪一项?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哪一项?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选项中只有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其他三项都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C.艺术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动性 D.客观现实是艺术再创造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气象预报的准确度不断提高。72小时的气象预报如今可以和几年前的36小时预报一样可靠。尽管如此,受多种条件限制,气象预报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因此它仍被视为一门不完全精确的科学。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能够做出更准确、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背后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大气运动虽然复杂,但存在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些规律的认识能力不断提升;

③科技发展为预测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

在某地,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了一个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一创意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

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寻找有利因素;

③通过创造和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实现规律、商机和条件的有机结合。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月亮”,一直寄托着中国人的情感和情结。近年来,“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揭示了月球表面的真实面貌,包括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幅图像证明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认为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感知而存在的,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在面对灾难时,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一思想的哲学依据在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并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从而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结果的发生。

我们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寻找适合国情的道路。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即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解放思想,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位科学家通过几十年的经验体会到,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这是因为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文章标题:探索教育与实践的内在联系

1. (2005年天津文综考题)某所高校通过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就业率连续攀升。这一现象反映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A选项)。

2. (2005年广东17题)自95号元素镅开始,后续的20多种元素均属人造,这说明了什么?这一事实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的也要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B选项)。

3. (2005年广东21题)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诗,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选项)的哲理。

4. (2009年北京东城期末检测)在求职大军中,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分歧显示了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差异可能源自于知识结构或立场的不同(B、C选项)。

5. (2009年北京海淀期末检测)以下哪项展现了正确的意识能动性?

答:①党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 ③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策略; ④改革开放的成功道路。这些均体现了正确的意识能动性(B、C、D选项)。

6. (文章新增内容)“山寨”现象解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传媒的兴起,出现了“山寨文化”等多样化的文化现象。这一事实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C选项)。

7. (北京石景山期末检测)对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事件,不同的立场和利益点导致了对该事件的多元认知。这提示我们,不同的利益立足点和立场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C选项)。

8. (北京丰台期末检测)中国传统艺术强调的“意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这充分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A选项)。

9. (石家庄质检一)“神七”任务的成功,体现了精神力量对人们活动的重大影响(B选项)。

10. (唐山一模)跳蚤实验的反思——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该实验者没有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D选项),而过于主观地解释了跳蚤的行为。

一、文稿解读

文稿节选自多地高三哲学校级联考,包含了多道哲学理论类的问题和解答。每一题均以不同的哲学观点和原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题目中,甲说“我在故我思”,反映了个体思考的存在基础;而乙的“我思故我在”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两者的差异代表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前者更强调物质第一性,后者则强调精神作用。

2. 新闻造假与哲学的角度

题目探讨了假新闻的问题,强调了其主观性的特点以及它对客观事实的扭曲和背离,同时分析了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这涉及到了认识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以及认识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3. 创新与意识的作用

北京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创新体现了意识对客观存在的能动作用,通过设计将文化展现给世界,突显了意识在创造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4. 实事求是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乡的致富经验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来分析并采取措施是成功的关键。它体现了“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

5. 唯物论基础的经济政策调整

调整货币政策,尤其是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转变,是基于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原理,体现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的思想。

6.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体现

古代欧洲的诗歌中描述了自然与水的关系,这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即认为水是万物之源。

7. 艺术与哲学的结合

在艺术创作中,公鸡的观点反映了艺术家主动创造材料的过程,突显了哲学中的能动性原则和主动创造性。

8. 人的理性与自然的立法关系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思想探讨了人类理性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的认识基于其心的基本结构而非外在感官刺激所导致,这种认识有意识的主动建构性质。

9. 京剧与文化意识的表达方式

通过京剧脸谱的创造,艺术家们根据现实生活特点进行创作,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脸谱也是基于客观存在的人物性格和品质的艺术想象。

二、高三联考解读

高三联考是一种教育方式,旨在加强各高中间的交流与比较,让学生们有更广阔的考试范围和交流平台。联考通过定期举行阶段性考试来发现备考中的薄弱环节,并制定针对性的复习策略。这种考试形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调整复习策略。对于学校而言,则可以提供一个平台进行学生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在考试之外还常结合其他类型的考试形式,如艺术类专业的校际联考等,以此检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文化课水平。这些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检验,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一次评估。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01912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