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1. 隋朝的建立及历史意义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的历史发展趋势。

(2)隋文帝的治国措施包括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等。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及其意义

(1)大运河的开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它共分四段,连接了水系,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的统一。但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3.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影响

(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而隋炀帝则创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4. 隋朝的灭亡及原因

(1)隋朝的灭亡源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频繁的战争,导致徭役兵役沉重,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在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隋朝灭亡。

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变迁

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而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

(2)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上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增加考试科目等。这些措施使得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2.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注重文教等。这些措施使得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

(2)“开元盛世”是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标志,唐玄宗的统治为后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消极方面:唐玄宗后期治理不善,朝政混乱,奸臣当道,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农业:耕地扩张,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推广,如曲辕犁和筒车,以及兴修水利,推动了农业发展。

####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造船业等蓬勃发展,尤以蜀锦、越窑青瓷、唐三彩等为代表。

####商业: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出现繁荣的大都市,如长安城。

####吐蕃历史:吐蕃人为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唐太宗时期,吐蕃统一青藏高原,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加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社会风气:充满活力,昂扬进取,积极向上。女子接受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射、打球、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

####诗歌风格:浪漫主义情怀浓厚,诗风淳朴厚重,反映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现实主义精神显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遣唐使的目的和影响: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跟随使节来华的有很多学生和留学僧。他们派出的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等传回日本,对其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贡献与异同:两者都为对外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安史之乱:开元末年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由盛转衰。

####黄巢起义的原因和概况: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困苦,连年灾荒。黄巢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亡。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出现多个政权更迭,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

(二)历史脉络梳理:宋夏和约与金宋对峙时期的历史变迁

一、宋夏和约订立:宋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朝称臣,宋朝给予西夏岁币。此后,宋夏边境贸易繁荣兴旺。女真族统一与金的建立也悄然崭露头角。

二、金灭辽与宋金对峙: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朝无力抵抗,最终辽被金灭亡。南宋建立后,宋金两国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岳飞率领岳家军在郾城大捷,大败金军,但最终被秦桧陷害。南宋向金称臣,并支付岁币,宋金形成对峙局面。其原因在于南方战乱相对较少,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农业和工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其中农业方面包括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等;工业方面则表现为丝织业、制瓷业和造船业的兴盛。特别是造船业,广州、泉州等地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商业方面则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是其中最大的。海外贸易也十分发达,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我国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宋代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原因包括经济、科技、政治等方面。商业都市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达以及的出现都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第10课讲述了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情况。包括蒙古政权的建立、灭西夏和金国的过程以及元朝的建立和对边疆地区的行政划分等。元朝的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性的统一王朝。在制度建设方面包括中书省、枢密院等中央机构的设立以及地方行政体系的调整等。此外元朝还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包括东南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地区以及西藏地区的直接管辖等。在文化艺术方面包括大都市的发展瓦子的兴起杂居的流行传统节日的延续以及词的发展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便于歌唱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称为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他们的作品丰富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生活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概述。

一、元曲与活字印刷术

在宋元时期,元曲作为音乐、歌舞、动作和念白的融合体,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代表人物关汉卿及其作品《窦娥冤》成为了元曲的代表。元曲四大家包括关汉卿、马致远、郑祖光和白朴。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也十分显著。

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由匠人毕升发明,此后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铜活字印刷。这一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传播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地区,再传到波斯和欧洲。指南针的应用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发明之一。

二、军事与航海技术的发展

宋代开始运用指南针于军事领域,并发明了竹管、突等武器。这些技术后来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再传到欧洲,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航海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海外贸易路线覆盖了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地,甚至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三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部分

关于初一历史试卷及答案的部分,这里不再赘述具体题目,仅提供一般性的答题指导。试卷内容可能包括关于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原始农耕时代居民、青铜器精品、商朝暴君、西周分封制等方面的知识。在答题时,需要根据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关于青铜文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分裂、标志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事件、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等知识点的掌握也是答题的关键。

四、思想文化与名人

在思想文化方面,老子的思想最能体现朴素辩证法。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的活动包括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提出“仁”的学说等。秦始皇在历史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采纳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并在实行郡县制。在秦始皇的历史活动中,最不值得肯定的是其暴政行为。

一、历史知识选择题

45. 选项A为修建豪华的宫殿和陵墓,选项B为修筑万里长城。

46. 选项C为焚书坑儒,选项D为将划分为36郡。

47.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8. 选项A涉及连年灾荒导致百姓无法生活,选项B涉及民族矛盾尖锐,选项C为秦统治者的暴政。

以此类推,以下各题均涉及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二、历史现象解析及连线题

58.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诗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现象?

59. 问题(1)需回答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与现象,问题(2)需说明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62. 需要将公元前2070年与秦孝公秦统一六国进行连线。

63. 公元前356年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与相关历史事件进行连线。

三、中考时间及相关信息

73. 河南省中考时间2023年安排在6月26-28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

74. 考试科目涵盖课程方案所规定的所有学科,考试时间通常在六月中旬。除了文化课考试,还有体育考试等。

75. 从2018年起,北京市实行新的中考模式,包括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文化课成绩的组成也有所变化。

76. 除了文化课成绩,还强调了美育成绩的重要性,并逐步将其纳入中考总分。

77. 河南省等地将生物、地理等科目纳入中招考试科目,并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

78. 新的考试方案强调全学全考,取消了高中招生和毕业考试的分离。

79. 体育科目正式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体现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03774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