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江苏高考一分一段表的发布时间
据报道,备受关注的2023年江苏高考一分一段表将于6月24日发布。一分一段表是统计获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的表格,以“1分”为阶梯单位。这样的表格可以让考生清晰了解每个分数段的人数,确定自己在高考中的位置,有助于精准定位自己的目标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一分一段表也为决策部门提供了支持,方便他们统筹规划,确定各批次的录取分数线。
二、江苏省高考考试时间表及考试建议
江苏省高考的物理/历史科目将在上午9点到10点15进行,考试时间为75分钟。思想政治科目的考试时间为下午2点半到3点45。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有一些建议供参考:
1. 避免与同学核对答案,以免受到不良心理影响。
2. 保证充足的睡眠,确保精神饱满。
3. 注意营养补充,但避免过于油腻。
4. 坚决杜绝抄袭行为,诚信应考。
5. 做题顺序应先易后难,合理分配时间。
三、江苏省高考制度及历史变迁
江苏省的高考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以2007年为例,当时的高考制度包括五门科目,俗称“3+2”,每门科目满分均为150分,总计750分。但到了2008年,新的高考方案出台,引起了广泛关注。新方案强调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包括“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其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等七门。语文和数学还设有附加题,考察附加题的考生需要增加30分钟的考试时间。命题原则坚持科学性、创新性和公平性。
文本一:
语文、数学考试涵盖新课程下的必修与选修内容。数学必做题基于必修系列,附加题则侧重于选修系列2和系列4的内容。语言附加题的题型和考察要求已在《考试说明》中详细公布,外语为中学英语八级考试。
必修科目测试专注于新课程规定的必修学分内容;选修科目测试则包括必修和选修学分所涉及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选修内容的试卷,设计相应的选做题,考生可根据个人选修情况选择作答。
招生制度在统一政策的指导下,统一组织在江苏的招生录取工作。根据不同层次、类型和特点的高校需求,分层分类组织招生录取。高校根据考生志愿、统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扩大自主招生比例,逐步完善自主录取机制。
各高校的招生章程需根据和省的政策制定,明确学业水平测试科目的等级要求和录取办法。对于面试要求的高校,其招生章程还应明确考核范围和规则等。根据生源质量,对不同录取批次的高校提出相应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规定。按照统考成绩(不含附加题分)规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对首次参加必修和选修科目测试并达到特定条件的考生,给予加分优惠。
考生需在高考科目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和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公布后填报志愿。填报时,需满足一定的必修测试科目和综合素质评价要求。依据各高校的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照总分(含附加题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投档。体育和艺术类专业还需考虑专业成绩。
高考方案的实施需要、有关部门、高校和中学的配合。要采取切实措施,监督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纠正单纯以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的现象,营造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招生考试部门要加强各环节的管理,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安全。中学要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江苏省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为了加强对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向高校提供有效的考生信息。测试科目包括基础性和选择性结合的原则,既有必修科目也有选修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选择不同的考试科目。具体考试时间统一规定为每年的特定日期。学业水平测试采用常模相关一目标参照考试的方式,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科目的测试内容也有所区别。
文本二:
化学学科主要考察必修模块一和二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化学与生活”或“有机化学基础”的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进行深入学习。
生物学科则涵盖必修模块一、二、三的全部内容,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生物学科知识。
技术科目的考察内容则另行规定,以确保全面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水平。
选修科目的水平测试则全面考察该学科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执行《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修I模块开设指导意见》(苏教基〔2005〕33号),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按照理工方向的要求执行。
对于政治学科,学生需要学习必修模块一、二、三的内容,并在“经济学常识”或“和国际组织常识”的选修模块中选择一门进行学习。
历史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必修模块一、二、三的知识,并在“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的选修模块中选择两门进行深入研究。地理学科的学生则需要学习必修模块一、二、三,并在“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的选修模块中选择两门进行探索。
对于物理和化学的选修科目,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必修模块,还需要在相应的选修模块中进行选择。
学生水平测试的题型设置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合理搭配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的比例一般不超过试卷总分的50%。
制定了“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明确了各学科的具体测试内容、题型、试卷结构等。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分为A、B、C、D四个等级,技术科目的测试等级为合格和不合格。必修学科的等级计算方法为各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根据分数区间划分等级。选修学科的等级计算则根据考生成绩按比例折换成相应的等级。
全省的高中生学业水平测试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和管理,各市、县负责实施和管理本地区学业水平测试的具体工作。测试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以确保测试的效度和信度。省考试院还向社会公布了“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对测试内容、试卷构成等进行明确。加强对测试命题各环节的管理,确保试卷质量。测试结果只记录等级,不记录原始分,并且不公开,只通知考生本人。全省的考点、考场设置都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来设置,实行规范管理。江苏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也得以实施,以全面评估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规解读
一、A等级评定标准
凡被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展现出突出的表现,否则将视为无效。具体来说:
在学术方面,获得A等级的学生可表现为: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成绩显著,得到社会公认或权威部门的认可;学习态度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在小型创新项目中有所贡献,并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在省市相关活动中获奖;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在由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
在体育与健康方面,达到A等级的学生情况包括:为三级及以上运动员;在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中获得单项前六名或集体比赛的重要角色,或在市教育部门组织的类似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他表现突出的情形。
在审美与表现方面,获得A等级的学生可能是在校内外大型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或在省教育部门组织的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得高奖项(不包括合唱),或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类似比赛中获奖等。
二、评价工作组织与实施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各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校需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学生评价表采用统一格式,每个学期一张,并形成高中三年的总表,纳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三、学生成长记录与公示
学校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包括各学期的评价表、总表及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材料。学期末和毕业前,学校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及家长评价结果,A等级学生在校园内公示15日以上。如有异议,可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
四、高校招生与评价关系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作为高校招生考生信息之一。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如达不到“合格”,将无法填报高校志愿。而单科达到A级且其他三项合格的学生,在高校录取时可以享受优先待遇。
五、制度保障与监督
为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平公正,实施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与监督措施,包括校长诚信承诺制度、评价项目抽测制度、年度非诚信学校公示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
六、关于新老方案的思考
对于08年的新方案与07年的老方案,虽经历多次改革与争议,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旨在更公平地评价学生。虽然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和不满,如07年物理考试的难度引发的讨论,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公平与发展。无论你是哪里人,都无需过于担心方案的变化,只需专注于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祝愿你学习进步,考上理想的!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