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重点考点知识点归纳

#### 一、基本物理概念

1. 温度的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量程:指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和最低温度范围。

3. 分度值:指温度计上每一个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 使用温度计需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 二、摄氏温度

1. 符号为t,单位符号为℃。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2. 0℃至100℃之间被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摄氏度。

#### 三、体温计的特点及使用

1. 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管。水银收缩时,缩口水银会自动断开,直管内的水银无法退回玻璃泡内。使用前需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

2. 体温计的量程为35℃至42℃,分度值为0.1℃。

#### 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触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2. 等待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3.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应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需要注意的是,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而普通温度计则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进行读数。

#### 五、熔化和凝固

1.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称为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例如,冰化为水属于熔化,水结为冰属于凝固。需注意的是,熔化和溶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表示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后者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过程。

2.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如海波、冰、石英等;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如松香、玻璃等。

3. 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和凝固温度(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 六、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性

1. 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熔点)不变。熔化条件包括:达到熔点并持续吸热。

2. 非晶体熔化特性: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3. 晶体凝固特性:凝固过程放热,温度(凝固点)保持不变。条件包括:达到凝固点并持续放热。非晶体凝固特性则是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一、辞典的重要性

辞典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众多词汇的含义。它收录了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等丰富的词汇,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方式。

二、风筝的魅力

风筝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玩具,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它在世界各地都备受喜爱,尤其是孩子们的最爱。虽然风筝的起源尚不清楚,但大多数人认为它最早诞生于中国,已经有超过2600年的历史。

古代的风筝,有的作为武器而设计,如历史上曾有成功的风筝载人飞行。而在飞机发明以前,载人的大风筝在东方尤为流行。欧洲的风筝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有的细长如龙,有的则小巧玲珑。

风筝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还具有多种实用价值。例如,气象学将箱式风筝作为一种运载工具,将仪器送上千米的高空。在二战期间,甚至有德国的潜艇用风筝载人升到高空,侦察敌方舰船的动向。

近年来,风筝已经发展成为软式翼伞,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如钓鱼、滑水等业余文娱活动。

三、选择题解析

1.【答案】C

理由:文章中提到历史上首次成功的风筝载人飞行是出于中国,而不是欧洲。

2.【答案】B

理由:文章并未提及中外风筝都具有较大的升力和较好的稳定性,这是错误的比较。

3.【答案】A

理由:文中并未提到箱式翼伞型的风筝可以载人跨越大洋的能力。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

1.【答案】B

解析:“恶”在这里的意思是“忌恨”,而非“厌恶、讨厌”。

2.【答案】C

解析:根据文中“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的断句方式,正确的断句应该是C选项。

3.【答案】B

解析:文章并非告诉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要懂得拒绝,而是告诉人们要如何正确面对这些诱惑。

4.【答案】现代汉语翻译:我的俸禄越厚,我施舍得越广。这样可以免于患难吗?

五、补充题目及答案解析

四、填空题及答案解析

(1)答案:诗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出自王维的《使至塞上》。

(2)答案: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示他最喜欢在湖东行走,尤其是绿杨成荫的白沙堤上。

(3)答案:这句话出自《富贵不能淫》,完整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诱惑和挑战时,都应该保持自己的节操和原则。

词典作为知识的宝库,具有巨大的价值。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查询和理解大量词汇的含义。不论是常见的人名、地名,还是制度、成语和典故等词汇,都可以在词典中轻松找到答案。这些词汇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掌握好词典的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关于弟弟不努力读书,虚度青春的理由

1. 弟弟认为学校环境差,没有学习的动力。他可能觉得学校教学质量低,老师不负责任,或者同学间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导致他缺乏上进心。

2. 他可能受到“素质教育”的影响,认为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对学习态度散漫,认为可以轻松地度过青春时光。

3. 家庭环境也可能对弟弟产生影响,父母可能对他的学习压力不够或者对他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他缺乏目标和动力。

二、姐姐在信中对弟弟的期待

1. 姐姐希望弟弟能改变对待学习的态度,珍惜时间,努力拼搏,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2. 姐姐希望弟弟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只满足于现状,要有进取心和责任感。

3. 姐姐写这封信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弟弟能理解她的关心和期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能从中得到启示,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动力。

三、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这些句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关心和期望。例如,“你所谓的理由,不过是为你想要逃避这一段艰苦学习的岁月,所做的最拙劣的注脚。”这句话用“注脚”来形容弟弟逃避学习的理由的肤浅和不足取。又如,“我所要求的,不是你能考上哪一所,我只是希望,在你十八岁之前,能有那么一段意气风发、勇于拼搏的岁月。”这句话表达了姐姐对弟弟青春时光的珍惜和对他的期望。

四、关于姐姐的话是否太无情

姐姐的话并不是无情,而是希望弟弟能明白人生的责任和担当。她希望弟弟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不依赖他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这是对弟弟的一种鞭策和激励,希望他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班刊策划书内容

1. 确定班刊的主题和定位,如文化、时事、文学等。

2. 策划班刊的栏目设置,如特稿、时事评论、文学作品、学生心得等。

3. 确定班刊的编辑和发行人员,制定编辑和发行计划。

六、调查问卷问题

1. 你平时阅读班刊的频率是怎样的?你认为班刊的哪些方面可以改进?

2. 你对班刊中的哪些内容比较感兴趣?你认为班刊应该增加哪些内容?

七、文章写作

根据所给材料,可以围绕“梦想与追求”的主题进行写作。可以从材料的引述出发,谈到人们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以及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收获。可以结合个人的经历和感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八、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试卷相关问题回答

1. 右图导致了清朝这一时期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列强的商品倾销和输入导致的贸易逆差。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清朝不得不降低进口货物的税率(关税)。

2. 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台湾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公告(如《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军告同胞书》),反映了台湾军民为保卫家园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3.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该事件发生在1900年(庚子年),外国列强联合入侵北京城。这段文字叙述的是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事件。

4. 两人共同点是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一位可能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如李鸿章等),另一位可能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如张謇等)。

5. 在这里梁启超着重强调了引进外资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缺乏资本(资金),而利用外资可以推动中国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因此他主张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一、选择题

1. 关于传统儒家思想和维新变法思想。

8. 梁启超在纪念某运动时提到,当前依赖感情冲动作用,而感情瞬息万变,缺乏持续性,特别是群众中更为明显。他认为青年应该致力于文化运动,从中孕育出有效的未来。他所评述的是关于哪一事件的观点?

9.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强调了重新建立革命基础,成立理想上的革命军,并致力于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是哪一项事业?

10. 从欧洲借来的不仅仅是机器和宗教,更重要的是共产主义。它借助技术和灵活性,使一位病入膏肓的起死回生。最能体现“灵活性”的是哪一项?

D. 通过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1. 一位记者赞叹数万工农红军完成的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指的是什么事件?

12. 抗战老兵张步风回忆,1940年他们在正太铁路附近进行了一系列战斗行动,包括拔电杆、拆铁轨和清除据点等。他所回忆的是哪一次历史事件?

13. 某校举办“中国的奋斗历程”图片展,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正确领导地位的是哪一项?A. 南湖游船启航 B. 八一枪声建立军队 C. 遵义会议扭转乾坤 D. 井冈会师创新路。

二、非选择题

18. 小明是一个热爱历史和旅游的学生,他通过历史课上关于地名的描述决定进行旅游。他去了上海这个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在上海,他看到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见证了中国的变化和发展。请回答关于上海的相关问题。(答案略)

关于第三站的问题:材料三中提到了某事件及其后的中国人民的探索。请说明该事件并指出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探索?以及在哪次战役期间,该地点获得了和平解放?(答案略)小明采取了实地考察的学习方法,请列举其他学习历史的方法。(答案略)

(2)关于南京的重要事件:民国成立、南京国民成立、南京大屠杀等,每一事件得一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得一分,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得两分,平津战役得一分。

(4)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任意两点得两分,言之有理即可获得相应分数。(2分)

19.(1)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的爆发,得一分。

(2)红军、西安事变、彭德怀以及七大的重要性,其中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得一分。

(3)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和台儿庄战役的相关要点,各得一分。

(4)关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内容,得两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内容可酌情给1-2分。

20.(1)①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义和团运动,每个事件得一分。

(2)①上海轮船招商局改为福州船政局、②将封建统治改为封建帝制、③将自由改为科学,每个改变得一分。

(3)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的重要性、井冈山会师以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策略,各得一分。

(4)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前提,而富强和人民富裕是目标。与此相关的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试卷相关文章包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等等。

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八年级上册历史的期末复习和测试,涵盖了多个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相关的分析和理解。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文章链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11707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