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入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
掌握计算机系统核心构造及关键组件工作原理,如CPU和存储器构造、性能与工作机制,熟悉各类I/O设备和通信设备的性能及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内存体系及多级存储机制等知识。
2. 扎实掌握操作系统及程序设计语言知识
掌握操作系统的核心要素与特性,理解其对于处理进程和线程的机制以及并发管理、存取控制和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对常见的程序设计语言有深入了解,包括汇编语言、编译语言等,理解其基本组成和主要特点。
3. 精通常用数据结构和算法
熟悉各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如线性表、树、图等结构的定义、存储和操作,并掌握算法与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理解算法的效率、设计及其描述方式。
4. 掌握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基础
理解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概念及任务,包括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主要的软件开发方法,如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等有所掌握。需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有足够了解。
5. 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原理
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架构,了解网络体系结构、传输介质和技术、网络协议等知识,对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有基本认识。
6. 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技术
熟悉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级映射概念,理解数据库模型和关系模型的构成要素。掌握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能够进行数据定义和数据操作。同时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有深入了解,包括事务管理、用户视图以及数据独立性的保障等。
7. 掌握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技术
熟练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包括数据库的创建、维护、优化以及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的基础知识。
8. 了解信息技术标准及安全技术
对常用的信息技术标准和安全性有所了解,包括信息安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同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基本认识。
9. 信息化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了解信息化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10.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以适应国际交流和技术文档的阅读需求。
(1)信息系统知识考试,时长为150分钟,形式为笔试;
(2)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长同样为150分钟,形式为笔试。
一、计算机体系结构与主要部件
1.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I/O设备和通信设备的性能与工作原理
3. 多处理机与并行处理技术
4. 虚拟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多级存储体系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
1. 常见的数据结构及操作方法
2. 排序与查找算法的原理及应用场景
3. 递归算法及图的相关算法介绍
4.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关系及其效率评估方法
三、操作系统与程序设计语言知识要点
1. 操作系统的类型、特征及内核管理机制等知识点概述。
2. 进程与线程的概念及其管理方法。
3. 汇编语言及编译系统的基础知识与工作原理。
4. 主要程序设计语言的特性和适用场景分析。
......(其余部分知识点可参照上文样式进行列举及详述)一、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
1. 结构化设计工具
系统流程图、HIPO图、控制流程图等工具用于系统整体架构的规划与实施。
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包括总体布局设计、设计原则制定、模块结构设计、数据存取设计以及系统配置方案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3. 系统详细设计
此阶段涉及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以及处理过程设计等,为系统的具体实施打下基础。
4. 程序设计理念与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及可视化程序设计等方法的应用,以提升程序的质量和效率。
5. 程序设计语言与风格
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并形成统一的编程风格,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二、系统测试与安全管理
1. 系统测试的种类与目的
通过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等方法,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测试设计与管理
包括错误曲线的分析、错误排除、收敛性测试、注入故障测试以及测试用例的设计等,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安全性基本概念与措施
包括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标准化与信息化战略
1. 标准化意识与发展
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性,推动标准化的发展,规范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制定过程。
2. 标准化知识基础
包括国际标准、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标准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3. 软件开发规范与文档标准
制定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以及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等,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效率。
四、数据库系统设计与管理
1. 新系统数据项与数据流的设计
选择合适的数据项和数据流,为系统的运行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将数据模型转换成DBMS所能接收的数据模型,为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基础。
3. 数据库交互与连接
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Java、Visual Basic、Visual C++、PowerBuilder、Delphi等开发工具与数据库的互连方法。
4. 数据库物理结构的管理与维护
包括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安全性管理以及数据库物理结构的管理等,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五、系统安装与运行计划
1. 系统安装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考虑费用、客户关系、雇员关系、后勤关系和风险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系统安装计划。
2. 系统运行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一、数据管理与分布式数据库
1. 数据分布策略探讨:数据分片与分布透明性
2. 分布式数据库恢复机制:故障应对、恢复流程、两段提交与三段提交技术
3. 分布式数据库的透明性解析:局部、分裂、复制、并发处理与执行机制
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实施
1. 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原则与实施步骤
2. 数据安全级别划分:关键、重要、注意与选择性安全策略
3. 程序访问控制详解:嵌入SQL命令的限制与实现
三、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与ERP
1. 对象结构、对象类、继承与多重继承等概念解析
2. 对象标识、对象包含与嵌套的技术细节探讨
3.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MS)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4. 企业资源计划(ERP)与数据库的关系解析
5. 基本MRP、闭环MRP与ERP的发展历程及其内在联系
6. ERP设计的总体理念:以中心业务为核心,两类业务操作,三条主要工作线
7. 运行数据库与ERP数据模型、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剖析
二、软件工程师考试时间概览
1.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认证及其重要性
2. 软件工程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责解析:软件项目开发的掌舵者,需要具备强烈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技术洞察力
3. 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参与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等,保证项目质量,解决技术难题,协调团队工作等。还需编写各类软件说明书。
4. 考试时间与内容:软件工程师考试时间通常为每年的5月27、28日和11月4日、5日。考试科目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等基础课程。
职业发展路径与进阶方向:
1. 进入大中型企业,从事网络管理工作,可能带来明显的薪资提升。
2. 深化学习,成为更全面的网络工程师。
3. 专注于某一专业领域,如网络存储、网络安全等,成为专业网络工程师。
4. 进阶到专家级别,如IT项目经理、网络主管等,成为行业领军人物。
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时间解析
1.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重要性及其形式
2. 2024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时间:5月25日至28日,采取机考形式。
3. 考试形式详解:科目连考、分批次进行。综合知识科目考试时长150分钟,最短作答时长为120分钟。案例分析和论文两个科目连考,最长作答时长为210分钟。
4. 不同级别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及其对应的职业发展路径,包括高级如系统规划与管理师、中级如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以及初级如网络管理员等。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