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随班就读学生的深度辅导与关爱工作小结(五篇精选案例)
在我们的每个班集体中,随班就读生群体常常是一大挑战,也是一个充满关怀与关注的特殊群体。虽然他们的数量不多,但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关乎整个班级的学风与班风。在新学期的开始,我对每位学生的学习及家庭背景进行了深入了解。经过一周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例如,王小桐同学不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还有语言和行为的障碍,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没有老师的督促很难自主完成作业。胡家铭同学则是一个带有学习困难的帅气男孩,他有多动症,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学业、行为习惯和生活上的全方位帮助。
针对这些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状况,我制定了富有针对性的“随班就读学生工作计划”,并在教学中采用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有效措施。工作中我始终牢记要细心耐心,真心帮助他们,充满爱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形成学习困难的因素也是多元的,包括家庭、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原因,甚至生理因素。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必须特别关注这些特殊的学生,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
以王小桐同学为例,我总是像母亲一样关心她,了解她的逆反心理,用鼓励与表扬来激励她认真学习。胡家铭的情况也同样如此,尽管他有学习困难,但我始终鼓励他,并经常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方法。一学期下来,我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习惯上也逐渐改善。王小桐的作业本和作业完成情况都很好,苏航也改掉了不写作业的坏习惯,写字速度明显提高。
转化随班就读学生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这些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天空。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坚持“面向每一个儿童”的理念,特别关注残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我校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通班级中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是这一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制定了个性化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启发和鼓励。领导高度重视这一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配备了特教老师,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作。学校还设立了特教老师岗位,负责指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特教老师深入课堂、与学生谈话、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探讨教学策略等问题。学校还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特殊教育的要求的适应能力。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中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尤其是特殊学生,不能歧视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通过加强管理、因材施教、提供合适的教育等措施、我们努力使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他们未来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三、对残疾儿童的认定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和规范化管理。对于经过认定的特殊学生,教师们应保守其隐私,不进行歧视性宣传,而是要更加重视这些学生的个别需求,为他们建立个人档案,整理并归档他们的作业和试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四、我校努力提供适应特殊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让他们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需求的教育,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了加大投入,我们新装修了特教班教室,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如电视等。
五、我们对本校的特教老师进行了业务指导,指导“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并定期进行听课、与学生谈话,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策略和教育补偿等问题。
六、随着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普通教师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我校挑选了一些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我们在学校中开展了全纳性教育,关注特殊儿童和残疾人的教育。
七、我们加强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由校长主管,主任专管,具体落实到特教专管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管理形式。我们加强了心理咨询室和资源教室的管理和运用,每周安排对随班生进行个别辅导,并做好相应记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特殊教育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想了很多办法。的确,做好特教工作非常繁琐,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和智慧。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
我校本学期重视随班就读工作的规范落实,努力让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发展。我们注重将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通过一系列措施,特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为他们未来的自立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对于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和普通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需求,我们十分重视。我们组织了各种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随班就读理念,丰富他们的工作手段。例如,在随班就读教研活动时,我们组织老师学习有关资料,把最新的特教理念和知识传达给老师。开展随班就读研讨活动,让老师们交流个案、学习心得、困惑和解决方案。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求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特殊学生。我们强调因材施教,为特殊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既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又兼顾特殊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并补救其缺陷部分。同时重视家校联合形成合力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进步我们也非常重视同伴互助让随班就读学生充分融入学校生活实现优势共享发展学校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经过一学期来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特教工作精神大力推进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不断创新开拓新局面特殊儿童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责任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随班就读工作秉持让随班就读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的宗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我校共有随班就读生若干名分布在各年级中我校领导始终把特殊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极大的重视和热切的关注在师资配备上我们精选了业务能力强学历高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已形成制度化并建立了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同伴组成的特教网络一年来我们继续完善随班就读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对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学生及时建档并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将特教教研与普教教研相结合加强对随班就读生的关注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另外为了这些特殊学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学期我们向市局普教科申请了资源教室得到了拨款正在筹备设计过程中我们学校不仅在学习上关心随班生,而且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去年11月,学校进行了“向他们献出一份爱”的帮困结对签约仪式。其中随班就读生小张和王主任签约。小朱同学从小身体非常肥胖(108公斤),上学走路都很困难,教她的语文的两位老师,平时一直非常关心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学习和生活上她们将给予他更多的资助,搀扶他一起走过小学生涯。
为了能使每位随班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我们从细微处入手,给予每位随班生以最大的关心,使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能自食其力打下了基础。
例如,我们在对两个智残学生的辅导工作中,首先将其座位排在前排中央,并在讲课时有意识放大声音,速度稍慢一些,让他看清老师的口形;我们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与健全儿童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我能行”与健全儿童一起生活的快乐,培养了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自我,使他们从孤僻变得开朗,摆脱了寂寞的捆扰,丰富了内心世界。像三年级的小周同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刚转来时,她吐字含糊不清,即使在5米内很大的声音她也只能听到一些,现在,她有的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如“扫地”、“什么”等,我想这是家长的愿望,也是我们让他们进行随班的初衷,对于她来说,这就是成功,他对我们的工作提高了信心。
学校在抓随班就读教育教学工作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合作学习与随班就读课堂教学》、《对随班就读学生情况调查的分析和启示》等文章,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经验,进行了讨论,写下了许多文章,其中谢校长和纪老师的论文在市里的杂志上获奖交流。韦老师的一节课参加市里比赛获得好评。
老师们利用教研活动,研讨教育教学的方法,教育教学中成功的做法和困惑。例如,老师们通过交流,普遍认为,“小先生”的作用大,在我校有随班生的班级中,都有一支品学兼优,有热情,有耐心的“小先生”队伍,他们的任务是:(1)在行为上给予随班生帮助;(2)在学习上给予随班生帮助,包括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帮助随班就读生预习课上新内容,课中帮助他们完成课上的练习作业,课后协助他们完成笔记和作业等。
平时,只要有机会,我们就派老师外出学习。老师们到市里,到外区县听课、学习,把他们的一些好的做法带回来,对我们的工作启发很大。
虽然我校在随班就读工作放取得了一些进展,有了一些体会,但肯定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思考,这对我们来说这仍是一个新课题。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
### 德福考试时间2022国内
1. 2023年德福考试在中国地域场次还是只要3月,7月,11月三场,且全部为纸质考试。
2. 第一场考试:2023年3月26日
报名时间:2021年12月30日- 2022月1月18日
出成绩时间:2023年5月7日
3. 第二场考试:2023年7月2日
报名时间:2023年4月21日- 2023年5月10日
出成绩时间:2023年8月13日
4. 第三场考试:2023年11月5日
报名时间:2023年8月25日- 2023年9月13日
出成绩时间:2023年12月17日
尽管国内仍然是旧题型,但海外德福场次已经开始大力推行机考(digital),说不定后年开始,国内也要换成机考了。习惯于纸质考试的同学,最好抓住明年三场考试的机会。
### 2023年7月德福考试(TestDaF)相关安排的通知
【#德语#导语】从中国教育考试网获悉,2023年7月德福考试(TestDaF)相关安排的通知已公布,4月21日起报名。
经与考试主办方协商,现就2023年7月德福考试(TestDaF)相关安排通知如下:
见本报名网站“考点信息”(开考考点、考点防疫要求、考点联络方式)。
1. 请考生务必在报名前仔细阅读报名步骤、考生须知和常见问题。
2. 进入考点(入校/入场)防疫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