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英语和数学的时间分配策略
对于考研英语,阅读新题型、翻译和作文是重点部分。其中,阅读新题型分为排序、填标题等,翻译也是重要环节,作文则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考试总时长为180分钟,建议考生按照以下时间分配来完成各部分考题:阅读理解110-115分钟,新题型20分钟,翻译20-25分钟,作文50分钟。题量共计23道题目,其中选择题8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9道。
对于数学,不同科目的复习时间分配也是关键。高等数学是数学一和数学三的重点,占据较大比例,概率论和线性代数也是重要部分。根据考生的经验,建议复习时高等数学应占据更多的时间。单词和语法的复习也是英语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考研数学复习时间规划
考研数学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考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复习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课本的复习,这是基础。复习任务还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复习。
复习的总天数大约为183天,其中包括高等数学的主要复习阶段以及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复习。英语单词及词组、阅读名著等任务也需要按时完成。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还需要注重作息安排,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复习。
数学的复习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考生应该专心学习,不要分心。集中学习比细水长流更有效。例如,一天背200个单词比一天背50个更有效。同样,数学的复习也应该注重集中学习,一天复习一本书而不是一章。
在复习过程中,考生还需要避免使用太厚的书,这样可以减轻每天背负的负担。考生还需要注意避免受到他人的影响,按照自己的步伐进行复习。上网和玩游戏等活动也应该尽量减少,等到考上研究生后再去享受这些娱乐。
对于数学的复习,建立扎实的数学框架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考生可以通过多轮复习和做题来达到这个目标。例如,第一轮复习可以着重看课本和做课后题,第二轮复习可以着重做《复习指南》和《数学大纲解析》,第三轮复习可以做一些题型集粹,提高计算能力。通过这样的复习计划,考生可以建立数学框架体系,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数学学习顺利与否取决于策略与时间安排。对于即将参加数学考试的学生来说,精心规划每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是取得佳绩的关键。以下是我总结的一种学习策略和时间规划方法,供参考:
在课程开始前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如三月初至暑假前),专注于课本的学习,配合课后习题和复习指导书的练习。李永乐、陈文登等数学名家的书籍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需要选择使用。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掌握各个知识点和大纲的基本要求。
接下来,暑假期间至九月一日开学,再次复习指导书籍,旨在初步建立知识框架体系。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发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了质的飞跃。
九月至十一月初,应开始大量的习题练习,如找一本习题集进行练习,同时再次复习指导书籍或课本。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进入十一月初至考前一周,集中进行模拟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这个阶段是为了与考研接轨,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也要注意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每一阶段的复习结束后,都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看看这一阶段与上一阶段相比有哪些进步和提升。
关于书籍推荐,陈文登的《复习指南》和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都是不错的选择。前者将不少知识模块化,条理清晰,解题步骤明了;后者知识点划分更为精细,应用方法更为基础。《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也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籍。
关于时间分配,考研数学的复习应占据重要位置。例如,在3月至12月的复习期间,可以高等数学为主,分阶段融入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复习。也不能忽视英语单词、词组、语法和阅读等方面的练习。
学习计划安排及学习技巧分享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例如,从七月至九月末,我们需要阅读并学习24篇名著及其单词,并随时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最终完成任务的截止日期是十月十五日。我们每天需要学习并复习至少210个单词或词组,至九月底,我们将掌握至少6178个单词及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
关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建议如下:上午8:30至11:30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时段。为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一、坚持性:要坚持每天完成计划内的学习任务,即使有时任务量较大也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今天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完成。
二、专注力:学习时要专心,不要在学习的时候做其他事情,特别是看一些与学习无关的flash视频等。
三、集中学习:不要采取细水长流的学习方式,像背单词一样,一天背50个,第二天再背50个,这样很容易遗忘。建议一天集中学习200个单词或知识点,连续五天就能记住很多。同理,复习时也不要一天只复习一章,而是一天复习一本。
四、合理选用教材:学习时不建议使用过厚的书籍,因为背着很累,而且如果长时间看不到进度的话,会打击信心。如果非要使用厚书,可以将其拆分成几本,每天学习一本,这样可以获得成就感。
五、付出努力:成功没有捷径,必须付出努力。不要害怕累,考研的成功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
六、积极心态:避免使用消极的词汇如郁闷,因为郁闷往往只是偷懒不想干活的借口。
七、理性看待辅导班:不要盲目相信考研辅导班的宣传,比如押题、猜题等。自己按照自己的计划复习,不要被外界干扰。
八、控制上网和娱乐时间:尽量减少上网和玩游戏的时间,等到考上研究生后再去享受这些娱乐。
关于数学学习的要点:数学是考研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高分考生往往数学分数也高,因此数学是提升总分的关键科目。学习数学的要点是掌握基本概念和定理,并多动手做题。本人的数学复习分为六轮进行,包括课本学习、复习指导书的反复学习、习题集和模拟题的练习等。最终目的是建立数学框架体系,掌握各种题型的解法和大纲要求,提高计算能力,并通过模拟题和真题的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对于其他考生,也可以参考此路径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考研需要坚持和努力,遵循一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希望以上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备考过程中的深度思考与资料选择
每次学习后,都需要进行一次深入的反思。思考这一轮的学习与上一轮有何不同,若有所得,应立即记录下来。若无明显变化,则应反思是否学习方法或策略需要调整。
一、陈文登《复习指南》评析
强烈推荐该书。其优点在于将复杂内容模式化,条理清晰,解题步骤详尽,尤其是在高数部分的讲解上,堪称经典。由于变化快速的题型更新未能跟上节奏,特别是线性代数的部分。在复习线代时,可以考虑其他资源。总体而言,此书仍为上乘之作。
二、李永乐《复习全书》评价
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与陈文登的《复习指南》常常被大家对比。普遍认为李的书较为简洁,而陈的书则较为复杂。但这并不能单纯地以难易来衡量两本书的价值。李的书知识点划分得更为细致,方法更加基础和实用。在做400题时更能明显体验到这一优势。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因过于详细,有些许繁琐。总体上仍是一本科普读物中的优秀之作。
三、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推荐
强烈推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尽管未亲自翻阅此书,但众多使用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此书正好弥补了陈文登《复习指南》在题型和难度上的不足。其优点在于题型全面、方法经典且归纳得当。虽然有时过于基础,但作为复习的辅助材料仍十分合适。
四、《考研数学大纲解析》的参考价值
此书适合作为参考,虽然上面存在一些错误解法的讲解,但关键时刻仍可一读。对于那些与指导书不同的地方,可以以此书为准。
五、陈文登《题型精粹》简介
当前市面上同类型的习题书并不多见,因此陈文登的《题型精粹》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内容与复习指南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难度更大一些。该书对于题型的总结和练习也是可圈可点的。
六、李永乐《400题》的独特之处
李永乐的《400题》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集,风格与陈的书有所不同。在完成陈的复习指南后,再行此书练习,效果极佳。做题的重点不在于分数高低,而在于从每一套题中能够学到什么,找到哪些知识点掌握不牢。这样在复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比考试时发现更为有利。
七、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的解析
李永乐的《历年试题解析》虽然有些许不足,但仍是真题书中较为不错的选择。其优点在于有错误解答方法的分析和相对详细的解析。选择真题书时一定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周全,尽量选择“厚重”的书籍。做真题时尤其要注意03年前后的题型变化,因为这之后的题型往往更为重要。
作者结语: 考研之路虽充满挑战,但只要走得稳、走得正,不走弯路便是捷径。经过一年的备考经历,我深感学习方法与资料选择的重要性。为此,我特此总结了上述方法与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在考研路上前行的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顺利达成深造的梦想。本文是五篇备考文章的集结之作,目的在于尽我所能为考研学子提供最大帮助。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