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试信息
本次考试为梅州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总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试卷设有附加题,该题得分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总得分不可超过120分。
2. 答题须知
在开始答题前,考生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并用2B铅笔把试室号、座位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选择题答案需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信息点,非选择题答案则需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3. 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得随意涂改。
4. 试卷交回与装订
考试结束后,考生需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试卷不用装订,考完后统一交县招生办(中招办)封存。
5. 题目选录与解析
以下为试卷中的部分题目及其解析:
(略)
标题:梅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题指南
段落一:本文为梅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题指导,旨在帮生熟悉试卷结构,掌握答题技巧,取得优异成绩。
段落二:在开始答题前,考生需认真填写准考证号、姓名等相关信息,并按照规定使用铅笔或钢笔进行答题。保持答题卡整洁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段落三:选择题部分要求考生仔细审题,准确填涂答题卡。对于非选择题部分,考生需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字迹清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作答。在作答过程中,如有需要改动的地方,应使用橡皮擦干净后再进行修改。
7. 词汇理解与运用
本部分考察了考生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例如,“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这句话突出了杨震对公正、廉洁的坚守与执着。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杨震的清正廉洁品质。
8. 文章阅读与理解
在阅读理解部分,通过一篇描述父子之间感情的文章,考察了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文章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让许多读者感同身受,体会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文章标题:探索《客家之子》中的坚韧精神与不灭情怀
这篇文章摘选自一位作者深情撰写的《客家之子》,通过对客家历史的细致描写,展示了客家人的精神风貌与不灭情怀。本篇以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呈现了客家人的辉煌历程和豪情壮志。
题目:通过阅读《客家之子》谈感悟与体验。本文将对其全面分析,并在概括其主要特色的深入探讨写作特点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文章特色的选项包括:A.运用第一人称手法对比,抒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B.描绘父亲背影的细节,展现父子深情;C.浓厚情感色彩下的自然抒情;D.通过对客家历史的深度挖掘,展现客家人的精神风貌。
翻开《客家之子》的篇章,就像走进客家的历史长卷。我在沁人心脾的清香中轻轻翻开书页,仿佛见到了胸怀大志、正气凛然的客家先人。他们的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和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让我深受震撼。他们的思想犹如划破黑夜的闪电,照亮了历史的长河,也点亮了我们心中的梦想。
战火纷飞的宋朝末年,元兵入侵,许多人都选择了屈服。《客家之子》中的文天祥却一身正气,拒绝投降。他艰难困苦,历尽折磨,从容不迫走上刑场,宁死不屈。他的事迹成为了民族的千古绝唱。
读完这本书,我感叹不已。好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展现了文天祥的铮铮铁骨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客家血脉中流淌的民族正气,在历史长河中一脉相承。从谢晋元到丘逢甲,再到黄遵宪,他们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激发了我奋发向前的动力。
《客家之子》不仅是一本历史书籍,更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灵魂之作。它让我认识了众多的客家优秀儿女,如叶剑英、宋湘、张弼士等,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心中的梦想和追求。读这本书,我受到了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了客家人的坚韧精神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轻轻地合上书本,思绪在梅州的山水间徜徉。壮丽的梅州河山养育了优秀的儿女们。“会当再奋十年斗”,叶剑英元帅的话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长潭的碧水中留有一块“血斑石”,诉说着抗清志士的忠诚与信仰。沿着周溪而上,便是黄遵宪的故居——人境庐。客家之子的赤胆忠心感天动地!
注:①任末:人物名。②笈: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23.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含义。(2分)
(1)负笈从师(背着书籍跟随老师学习)
(2)夫人之好学,虽死犹存(一个女子非常热爱学习,即使去世了,她的精神仍然留存)
24.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待翻译的句子)
25. 这篇短文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请简要回答。(2分)
答:这篇短文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学习的热情,因为学习是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文章也表达了对母亲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家庭责任的重视。
(二)赏析诗歌,回答相关问题。(4分)
春天的细雨如丝如酥,滋润着草地。远远望去,草色近看似无,细看似有。这初春的美景真是令人陶醉。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在诗人眼中,春天的美景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时刻。尤其是那满城的皇都烟柳,更是美不胜收。“烟柳满皇都”所描绘的时节是春季。
26.(二)部分还有以下内容未提供完整问题,待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回答。
附录:对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优秀作文进行赏析和点评。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家庭努力工作、艰辛生活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的敬意和对母亲工作的期望。全文情感真挚,描写细腻,结构巧妙。通过对母亲打工前后的对比描写,突出了母亲的勤劳和坚韧品质。文章也表达了对母亲的关爱和对生活的渴望。全文构思巧妙,情节丰富生动,行文流畅自然。在文字的运用上也颇有匠心,尤其是细节的描写让人印象深刻。文章还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母亲与阿姨外貌上的差异,突出了母亲的辛劳与苍老。文章的结尾部分对母亲艰辛生活的缘由进行了揭示,让人更加感动和钦佩母亲的形象。整体上,这篇文章是一篇充满感情、扣人心弦的作品。对于那些在寻找写作灵感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的构思和写作手法都是值得借鉴的。该文章还反映了学生对于家庭生活、家庭责任的理解与感受。文章中还展现出小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爱意和对母亲的期望。这篇作文是一篇情感真挚、刻画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佳作。二、关于和平教招考试的内容将在下文给出具体信息。
关于和平教招考试的内容信息待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回答。1. 笔试形式:采用闭卷形式进行,由县教育系统公开招聘领导小组委托省级相关部门命题、评卷。
2. 笔试时间:2019年7月30日上午9:00--11:30。
3. 笔试地点: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
4. 笔试内容:笔试满分100分,其中教育教学基础(含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法规)占30%;专业知识(含教育技能、教学技能)占70%。笔试分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考试卷。笔试不指定考试指导用书,不指定任何培训机构。
1. 面试对象:根据笔试成绩按顺利到低分的顺序排列,以招聘各学科职数1:1.5的比例,确定面试对象。
2. 面试时间:另行通知(具体面试时间以和平县门户网站公告为准)
3. 面试地点: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
4. 面试方式:聘请异地考官进行面试,考生先集中统一在现场抽签备课(备课时间30分钟),后分组逐一说课。说课时间10分钟内。
三、2012年广东河源中考录取分数线
关于下达2012年市直河源中学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普通高中、初中学校:
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评卷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河源市教育局、河源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下达市直中小学校2012年秋季招生计划的通知》(河教基〔2012〕20号)、河源市教育局《关于下发河源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方案的通知》(河教基〔2012〕26号)和各县区、市直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考试成绩,研究确定2012年河源中学在源城区、市直和各县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
一、在市直、源城区正取生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
河源中学计划招生1500人,其中在源城区、市直计划招生1050人,在各县计划招生150人,在全市范围内招收希望工程班50人,招收择校生250人以内。根据省中招服务平台上第一志愿报读河源中学考生学业考试成绩,确定河源中学在源城区、市直正取生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3分。
二、在各县正取生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
根据省中招服务平台上各县第一志愿报读河源中学考生学业考试成绩和河源中学在各县计划招生人数,参照河源中学在市直、源城区正取生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确定河源中学在各县正取生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
(一)河源中学在紫金县计划招生55人,最低分数线627分,实际录取56人;在连平计划招生23人,最低分数线660分,实际录取24人;在和平县计划招生28人,最低分数线657分,实际录取30人;在龙川县计划招生57人,最低分数线619分,因第一志愿填报河源中学的考生中只有13人在613分以上,实际录取13人;在东源县计划招生30人,最低分数线628分,实际录取30人。
(二)河源中学在龙川县的招生计划数没有完成,根据《关于下发河源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方案的通知》要求,由河源中学在该县自行组织生源进行补录。
(三)以上正取生录取工作,按照要求已经在中招服务平台上全部完成。
根据中招服务平台上有志愿择校就读河源中学的考生学业考试成绩,确定河源中学择校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河源中学择校生在7月10、11日缴费注册。
以上录取信息已通过校讯通发至每一位考生。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