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教育汇

15757356768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由于教育部的影响,各自主招生联盟的组织正在协调中,山东今年的自主招生可能会比去年开始的时间稍晚。对于想要参与山东自主招生的同学们,需要准备以下几项内容:

1. 高中2年半的大考试成绩,需要学校教务处盖章确认。

2. 奖状及获奖证书(如有)。

3. 网络报名表的打印。

自主招生的概述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包含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通过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仍需要参加高考,但高考录取时可享受优惠。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

申请方式及流程

申请方式分为“校荐”和“自荐”两种,绝大多数院校接受两种方式。但部分院校只接受校荐,如2010年的招生简章中的中央财经、同济、北大医学部等。中国人民更为特殊,校荐考生可自由选择专业,而自荐考生选择范围有限。据统计,通过校荐申请自主招生的通过率远高于自荐。有实力拿到校荐资格的考生应尽力争取。

2011年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情况

如“华约”高校联盟,包括清华、上海交通等,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获得初试资格的有6万余人。各校的报名人数、获得笔试及面试资格、最终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均有所增长,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越来越大。

申请材料准备

申请材料一般包括申请表、个人陈述、推荐资料及附属材料。材料应覆盖以下内容:高中成绩及年级排名、各类获奖情况、个人作品或独特见解、特长技能、个人自述及推荐意见等。在准备材料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重点填写高中阶段的表现、材料需加盖学校公章、个人自述及推荐意见篇幅适中、附属材料只需附上能反映自己成绩的材料、本着节约原则印制申请材料。

个人陈述的重要性及建议

个人陈述是申请材料中的重要部分,需务实、突出主次、体现个性,并了解申请院校的文化内涵和性格特点。写作时,要避免空洞的表述,举例说明自己的能力,突出招生老师最欣赏的能力与经历。对热点话题有所了解,开阔视野。了解申请院校的文化氛围和性格特点也很重要,以更好地匹配学校需求。

自主招生考试的准备建议

礼仪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比如微笑待人、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避免过于强势地抢话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社交细节。

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1. 因为准备自主招生考试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

2. 未能通过自主招生考试或未获得最高级别的加分,导致心情失落。

3. 获得自主招生加分后过于自满,放松了学习,最终导致成绩下滑。

关于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的报名和录取情况,以下是详细介绍:

2011年,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浙江、西安交大、中国人民这七所高等院校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这七所高校组成的联盟被称为“华约”。

在2011年,共有超过10万名学生报考,其中6万余人获得了初试资格。各考点的报名人数较多,例如江苏南京考点有6000人,杭州考点5700人,上海考点4300人等。

联考测试科目包括阅读与写作、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等。其中,阅读与写作占200分,中文阅读与写作占100分,英文阅读与写作以及中英文综合应用占100分。数学和自然科学也各占100分,物理占70分,化学占30分。人文与社会中,历史占40分,政治和地理各占30分。

具体到各高校的报名和录取情况,以下是部分学校的详细介绍:

清华在2011年接收了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1000余人入围面试。上海交大也接收了大量报名,其中上海地区报名人数较多。中国科技大、南京、浙江、西安交大、中国人民等也都有相应的报名和录取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招生的过关率保持在5%-8%左右。很多院校的报名人数和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关于自主招生简章,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审批,预计会在11月下旬或12月初公布。对于有意向报名的学生,建议关注本科招生网站。申请后,通过初审的学生一般会在2月参加理论考试,成绩符合要求的会参加面试。每所高校在范围内都有相应的招生名额,具体报名信息和校荐名额可在招生部门查询。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每所中学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存在差距。学生在哪所中学就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外界对其整体素质的评价。由于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所以参加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省重点和地区重点中学。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机会相对较少。但根据高校对中学的要求,学生可以评估自己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在自主招生体系中,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在选拔时不仅会看重学生的平时成绩,还会看重学生在班级或年级的排名。竞赛成绩也是高校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竞赛分为学科竞赛和非学科综合能力竞赛两类。学科竞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生物科学等竞赛;非学科综合能力竞赛则包括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才艺竞赛、辩论赛等。这些竞赛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高校的重视。

北京在2023年招生中,吸引了超过一万人报名。经过筛选,三分之一的考生获得了笔试资格,其中1700余人成功进入面试环节,最终有1700人被授予自主选拔资格。其中,北京地区有283人,江苏114人,浙江和河北分别有109人和96人,上海则有87人成功入选。

香港在2023年的招生中,有超过800人成功进入面试环节。

复旦在江浙沪单考中,共有9000余人参与考试。经过筛选,有1500人获得面试资格,其中包括上海、浙江和江苏的优秀考生。最终,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共有693人,其中上海、江苏和浙江的考生分别占有一定的比例。

北京航空航天在2023年招生中,有5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并最终有478人被授予自主选拔考试资格,其中北京地区有124人。

北京师范在同年招生中,有35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北京地区有98人。

南开则吸引了超过1.1万人报名。经过筛选,4500人获得了笔试资格,而300人则获得了面试资格。还有101名特别优秀的考生免试直接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武汉共有超过2.4万人报名,其中单招省份和联考省份的考生均有所增长。经过层层选拔,有540余人最终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华中科技在单考四省中吸引了近万名考生报考,最终有53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而联考省份的考生中也有部分获得了资格。

中山在联考中,有5800人报名并参加了笔试,经过筛选有600余人获得了面试资格。最终有部分考生获得了A类资格,而B类选拔仅有少数人入围面试。

厦门的招生中,近8000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经过筛选,有超过2600人获得了笔试资格,最终有57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

山东在招生过程中,共有16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和36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而在山东单考中,也有部分考生获得了笔试和面试的资格。

四川则有近万名考生报名,经过筛选后部分考生获得了面试资格。“双特生”也有部分人报名并获得了面试机会。

兰州在2023年的招生中报名人数有所增长,共有超过2600人报名。经过筛选,有部分考生获得了笔试和面试的资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主招生的“校荐”和“自荐”制度。有些院校只接受校荐的方式申请自主招生。从历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校荐”的通过率远高于“自荐”。因此对于考生而言,如果有机会获得“校荐”资格的话应尽量争取。

此外在2011年,“华约”联盟的七所高校:清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浙江、西安交大、中国人民共同举办了“高水平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这些学校每年的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都在不断增加这给裸分考试的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发展空间......(注:原文并未结束这里只列举了部分高校数据后面还有长篇的关于各个学校具体的报名录取数据分析和2021年山东空乘专业联考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关的概念性描述因此此文暂时未结束)。

1. 考试时间:山东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时间为2023年6月10日。

2. 考试形式:这次考试采取电脑考试形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图片说话、对话问答和自由发挥。每个部分的时间和题目数量均根据考点而定,每个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口语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3. 图片说话环节:考官会给考生一个图片,并根据图片提问,要求考生从所看到的图片中得到灵感,进行一到两分钟的自由发言。这个环节考察的是考生的观察与描写能力以及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表达能力。

4. 对话问答环节:考官会向考生提问,要求考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并在回答中展示自己的语法、词汇、表达能力。考试的难度由易到难,第一轮为简单问题,例如“你喜欢哪一种运动?”;第二轮为稍微复杂的问题,例如“你对打算留学的同学有什么建议?”;第三轮为更为抽象或难以回答的问题,例如“钱是万能的吗?”

5. 自由发挥环节:考官会给考生2-3分钟的时间阅读一篇英语短文,并要求考生在5分钟内讲述文章中的主要内容,还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用已有的知识举例证明。这个环节考察的是考生的阅读理解、思维组织和表达能力。

6. 考试难度:山东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是一次考察考生英语口语综合素质的考试,考察范围比较广,难度也较大。如果想要在考试中表现出色,考生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能力,还需要事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练习。

7. 备考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多听和说、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积累口语素材,并且在备考前可以重点练习听力和口语能力,并学会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表达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

8. 考试礼仪:在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自信,注意用正确的文化背景和礼仪行为对待考官,使其对自己的印象更好,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好的成绩。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详情请进入教育汇
  • 已关注:1358677
  • 咨询电话:
相关资料
  • 作者最新文章
  • 在线报名
申请试听课程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