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完成作业总是非常缓慢,相比于其他孩子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为此,家长们向我寻求建议,我给出的最多的一条建议就是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学会时间管理都是一项重要的自我管理任务。许多喜欢拖拉、磨蹭的孩子,仔细观察后会发现,他们之所以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对时间的重视程度不够。
进入小学后,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逐渐增加,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每天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如果孩子能够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那么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同时也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二、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如何抓紧时间。我们自己是否具备清晰的时间观念呢?有一部分人的时间管理确实非常到位,但也有许多人的时间观念是模糊的。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善于管理时间,那么,我们也只能空洞地说教孩子。时间管理的教授并不只是简单的催促孩子“抓紧时间”,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孩子们常常困惑的是,如何才能“抓紧”时间。即使擅长时间管理的人,如何将自己的方法教给孩子也是一个挑战。
时间的概念可以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在我们与孩子的相处中,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冲突尤为明显。比如,孩子在看喜欢的动画片时,两小时都不嫌多;但让他做不喜欢的作业时,半小时都感觉像是一年。这就是心理时间与自然时间的差异。
如此说来,我们所谓的培养时间观念、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培养对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感觉。关于如何做到这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激发孩子的兴趣:人们在做喜欢的事情时,心理时间过得最快,内心感觉也最愉悦。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兴趣是关键。
2. 调整心理预期:心理预期与时间的实际变化通常是相反的。家长与孩子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不要过于急躁。
3. 关注情绪:情绪也在心理时间中扮演重要角色。面对不喜欢的事情,孩子会极力转移注意力。家长需要理解并引导孩子,而非责备。
4. 正强化方式:当孩子有细微进步时,及时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5. 提高自然时间的利用效率:当我们对某件事情不那么热爱时,就需要更加注意对自然时间的把握,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时间管理技巧,让他们更加高效地学习、生活。35、我采用了一个简单的时间管理办法,就是记录下每件事情的起始时间,以及记录下这段时间的工作量,比如“9:03——9:15,看《教育学》,共27页”,这样,一天下来,所有的时间安排都一目了然。
36、每天晚上,我都会分析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然后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了时间管理的数字化。我发现,最开始看一页书需要3分钟,后来只需要一分钟多一点,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
37、这个方法,成就了我人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一次跨越。现在,我仍然坚持记录自己做事的起始时间和工作内容。如果哪天不记,就会效率低下,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天,根本不知道时间浪费在哪里。
38、在帮助孩子进行时间管理方面,我们不要过度苛责孩子。哪怕是成年人,对日常行为所用时间,往往也缺乏觉察。我们可以建议家长用这个方法,悄无声息地帮孩子记录。连续记录一个星期,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孩子会高估了自己的速度,或者低估了作业的难度,或者因为边写边玩耽误了很多时间。
39、这个观察,也会修正我们的判断,孩子的许多问题,不是因为态度不端,而是能力不够。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提示孩子早点开始做,为难题多留出一些时间。还可以监测孩子的单项效率,比如通常做一页练习需要多长时间,最快是多长时间。这样,孩子慢慢就能把握自己的速度了。
40、我们希望用这个方法帮助孩子,而不是苛责孩子,我们要允许孩子的速度有快有慢,因为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千万不要把这个记录当做监工的手段,如果用最高标准要求孩子,总是能找出不足,那样,孩子肯定会苦不堪言。
41、有的孩子喜欢一鼓作气,比如,连续两三个小时做作业,中间不休息。这样看起来似乎非常专注,一口气做完,心里也会有成就感。从用脑卫生的角度来看,我并不赞同这样的方法。
42、我们自己都有这样的体会,开始的时候效率很高,渐渐的就有了疲惫的感觉。只是强迫自己打起精神,这种硬撑的状态效率肯定会大扣,而且这样也会人为拉长心理时间。考研的时候,我始终保持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的节奏,这样频繁地休息效率非常高。
43、对于孩子我一般会建议学习30分钟休息10分钟如果孩子始终保持这个节奏就不会感到特别疲惫。古人所说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非常有道理的。
44、有节奏的休息会让孩子感到有盼头比如到27分钟的时候孩子可能累了但一想到还有3分钟便可自我激励坚持到底。如果孩子觉得一小时内都没机会休息那么他就会主动拖延在做事的过程中用走神、偷懒的方式悄悄给自己“放假”。
45、时间仿佛是有重量的时间越长给人的心理压力越大当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在言语和肢体动作方面就会发生变化比如自言自语、抓耳挠腮、心不在焉、情绪低落。有的家长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最开始会出现效率进一步降低的情况:孩子在30分钟的作业时间内继续偷懒对10分钟的休息却坚决不放过。
46、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会建议家长继续坚持如果孩子偷懒等一会儿仍然没有改变就简单提醒一下比如轻轻敲下桌子或者默默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并不多说什么也不批评如果孩子做得好则及时肯定。一段时间过后孩子30分钟内的效率开始大幅度提高。
47、小学生的时间管理也非常重要从幼儿园跨到小学孩子会从一个较松散的上课方式进入到一个非常结构的上课方式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就变得更重要了。父母在孩子快上小学前可以让孩子逐渐进入到小学的时间节奏。
48、例如练习在早自习时到校开始拉长孩子能够坐在位子的时间因为小学一堂课大约持续三十至四十分钟让他感觉一下下课十分钟有多长这段时间足够做哪些事?上厕所时间够不够?玩多久上课钟声响起?
49、时间管理很糟的孩子通常有一个状况就是花很多时间在找东西永远找不到作业本在哪里或是联络簿老是忘了带回家。
50、为了避免孩子整天花时间找东西要开始教导孩子把东西做好收纳包括孩子的书包、课本、餐盒、文具、雨衣等都有固定摆放的地方这是时间管理上的基本训练。一旦减少了找东西的时间生活可以过得悠闲许多。
51、孩子上了小学可以开始和他一起做计划表刚开始可以粗略、有弹性一点。孩子刚放学回家时建议父母陪他轻松聊聊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聊完后可以和孩子讨论接下来要做什么。
52、你们可以一起看看学校联络簿确认每日回家的功课或需准备的事项。然后让孩子自己安排接下来他要花多少时间写功课或其他活动你只需要给他一个简单的提示例如八点钟你要签联络簿功课要在那之前完成。或是功课写完才能看电视之类。从计划一日功课开始慢慢的可以让孩子安排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学期的计划。
53、可以给孩子一个专属的月历在学期的开始教他在重要的日子做上记号例如他自己的生日、期中考、期末考、校庆、比赛、运动会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