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永清一中的历史与现状 永清县第一中学,简称“永中”,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始建于1905年。其前身私立存实学堂在197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近年来,学校发展迅速,从原先的占地50亩扩大到355亩,拥有142个教学班,教职工588人,学生也由当初的不足百人到现在的9226名。 永清一中历史悠久,其办学可追溯到公元1905年。学校前身私立存实学堂于1908年由华北会主教鄂方智和当地士绅朱玖聃等人创建。存实中学以“博文约礼、敬业乐群”为校训,治学严谨。当时所设科目包括国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 学校占地35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拥有完备的教学设施,如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学校还非常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多篇论文在级、省级、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永清一中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在廊坊市连续夺冠,高考本科入线率在82.5%以上。学校还培养了众多优秀学生,获得过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 永清一中是一所历史悠久、业绩辉煌的学校,先后获得县级以上荣誉60多项。1989年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成绩显著学校
1990年教改先进集体、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改实验课题组教学效果一等奖、施行《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
1994年普教系统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1996年落实体育工作条例评估先进集体
2005河北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1990年德育先进学校、“推标”工作先进单位
1993年在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比中文、理两科双第一
1994年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小学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1996年先进基层党组织、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2002市重点中学比赛男子组第四名、女子组第六名
2003廊坊市教育系统防非工作先进集体
2004市重点中学篮球赛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第四名
2005廊坊市八运会篮球比赛优秀代表队
1991年教育教学工作显著、文明单位、优秀党校、先进党总支
1994年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全市夺魁
1998年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红旗党支部
1999年高考成绩获全市第一名、先进党支部
2000年教学成绩突出单位、实绩突出单位
2003普通高考全市重点中学大专以上上线率第一名
2004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高中组第一名
2004永清县“推普”工作先进集体
永清一中,有一部被广大干部师生称作“法宝”的《教育教学规程》,可以说是一部较为完善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2005年,校长张润国到任永清一中,他明确提出了各项优惠条件向一线教师倾斜的指导思想,在永清一中《教育教学规程》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完善,又先后制定出《永清一中基础年级考核奖励办法》、《永清一中毕业班考核奖励办法》、《永清一中末位淘汰制实施细则》、《永清一中关于“向课堂要质量”的指导意见》等几十项规章制度。由此广泛地引入了激励、竞争机制,使得每名教师肩上都有了压力,人人比学习、人人比工作、人人比奉献的“比、学、赶、超”之前高涨。
近年来,永清一中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坚持“育人德为先,育德促育人”的宗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纪律教育,积极推进德育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对、对社会有用的良才。
为确保德育工作做到实处,学校一方面将德育工作列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激励引导全体教职工增强德育意识;一方面创新载体,丰富活动,把德育有效融入学生教育管理之中。利用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及历史、美术等学科,向学生进行分层次、系统的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并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及《孝经》中有现实意义的内容编印成册下发全体学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材,并由专业教师授课,通过讲解、分析、讨论、背诵、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弘扬传统美德。学校长期开展“四JING”(即安静、干净、尊敬、竞争)“六爱”(爱祖国、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孝敬父母标兵、百名孝星”评选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植根于学生头脑之中,落实在日常言行细微之处。学校始终坚持升旗制度,唱国歌、升国旗,深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了创建文明、节约型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春雨助学募捐、法制宣传月等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图片展,聆听胡春航事迹报告会,播放洪战辉艰辛求学感人事迹。学校加强传统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国防教育,对新生组织两周军训,并安排学生听法制报告,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每年的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哀悼先烈、庄严宣誓,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在高中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课,从河北师大聘任两名心理教育专业教师,开办了心理咨询处,校园心理咨询热线,创办《心理导航》心理健康教育专刊,保证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每学期分年级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制度要求和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总体的通报和个别的沟通,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永清一中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爱党、爱国意识,激发学生不断进步,搭建成长的平台,每年都与县直工委一起组织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并在入党积极分子中择优发展预备党员。据统计,近三年来,学校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986名,其中189名同学加入了中国。
漫步于永清一中校区,楼群鳞次栉比在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永清县发生了拳匪事件(又称义和团事件)。事件平息后,英国要求永清县支付巨额罚款。这笔款项由时任华北辖境会长鄂方智负责处理,他希望能让永清县人民从这笔罚款中受益,于是决定创办存实学校。罚款的部分用途包括:
1. 抚恤因误会受到驻军扰乱的答儿乡民众。
2. 赔偿因德军队而受害的永清县百姓。
3. 赔偿受拳匪危害的教士和百姓。这里的赔偿特指用于抚恤受难的教友。两名英国教师被杀,他们的父母得到了部分罚款作为赔偿损失的费用。
贵阳一中与澳大利亚国际应用教育学会合作的中澳班,以英语教学为主导,重点训练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拓展语言能力,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该班学制三年,除了使用国内教学大纲规定的教科书,还引入了澳大利亚APS组织推荐的英语教材。外籍教师负责口语教学,使优秀学生在毕业时达到雅思5.0的英语水平。
中澳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与外籍教师的交流和参与国外学习项目,学生们受益匪浅。他们还享受到优质高中的教育资源。
日本关西语言位于日本京都市,以其严谨的学风和高效的管理而闻名。该与贵阳一中合作创办中日班,重点培养学生的日语和英语应用能力。课程除教育部规定的高中标准外,还加强日语学习,并从零起点开始。资深日本教师担任主讲,辅以本校优秀教师的协助。教育目标是使学生达到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二级水平。为了使学生顺利通过日本高等院校的入学考试,学校还开设了英语课程。
中新班是贵阳一中与新加坡理工合作的教学班。新加坡理工以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支持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海外学生前往求学。中新班以英语和华语教学为主,侧重于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升。课程采用剑桥“0”水准英语教材,并由资深新加坡教师教授。中外双方教师共同授课,使学生享受国际先进的教育方法。
中外合作学校突出课程的国际化,使学生不出国门便能获得国际教育。中外教师共同授课,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和交际能力。合作学校还举办冬令营、夏令营活动,让学生到国外考察、学习和交流。
中外合作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享有贵阳一中学生所有权益。除了帮助升入国内普通高校,还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出国留学咨询、帮助和手续办理。学生还有机会获得相应合作机构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资助。
贵阳一中计划在2005级新生中自主招收中澳班、中日班和中新班。平行班是贵阳一中的教学主体,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平行班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选择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贵阳一中金阳新校拥有一流的设施,能满足各类学生的学习和活动需求。学校配备了多功能体育馆、标准体育场、音乐厅等先进设施,还有完整的体育和艺术设施及训练室。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可以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发展。
贵阳实验三中是一所新建的高中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地方。学校以“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为办学宗旨。拥有由贵阳市委、市、市教育局面向公开招聘的优秀教师团队。学校以精细管理抓常规,全面发展重基础为特色。
我校已承接了级、省级、市级以及校级的科研课题共13个,不断推进教育研究和创新。在各类数学竞赛中,我校学生表现出色,如在2004年首届全省高中数学竞赛中,有27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4名;在2005年贵州省第二届高中数学竞赛中,获奖人数更是达到了65人,其中一等奖11人。在2005年“希望杯”数学竞赛和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我校学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创新大赛、科技竞赛以及中小学创新实践能力成果奖评比中,我校学生同样斩获多个奖项。特别是在上学期贵阳市期末统考中,我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贵阳实验三中承载着社会、家长及学生的殷切期望,我们以饱满的激情、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步伐和踏实的作风,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样板学校。我们致力于成为一所“实验型、科研型、学习型”的现代化精品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
只要一个电话
我们免费为您回电